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篇
  免费   0篇
林业   1篇
农学   1篇
  1篇
综合类   5篇
水产渔业   6篇
畜牧兽医   9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猪附红细胞体和猪肺疫混合感染的诊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北省川页平县某小型种猪场,饲养土杂母猪12头、10千克左右仔猪62头。2005年12月28日,猪群中有1头母猪开始发病,逐渐发展到全群,并死亡母猪5头和仔猪32头。曾用庆大霉素、青霉素、安乃近治疗不见好转,仍然有死亡现象。  相似文献   
32.
在养猪业生产中酶制剂添加在饲料中可以提高饲料的营养价值,用于补充猪体内源酶的不足,提高养猪生产性能.酶存在于所有生物体内,特别是细菌、真菌等微生物是各种酶的主要来源.将微生物体内产生的酶提取出来,制成产品就是酶制剂,把这种酶制剂用于养猪生产可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3.
翻开济源养猪的历史:1982年至1992年仅十年的时间,该市的养猪业便经历了三起两落的发展历程,一些群众回忆起由于养猪形势的大起大落所饱受的损失,至今仍心有余悸.  相似文献   
34.
黄芪多糖是中药黄芪的有效成分之一,研究证实黄芪多糖在动物生产中具有提高动物生产性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和抗病力等多方面的作用,而且具有中药添加剂的天然、无毒副作用和不产生抗药性、双向调节等优点,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试验从黄芪中提取多糖成分,并对其性质和结构进行研究,为其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5.
济源市在认真落实集中免疫、疫情监测、检疫监管、疫情报告等综合性防控措施,积极开展春季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同时,严格按照《畜牧法》、《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养殖档案和动物标识管理办法》等法  相似文献   
36.
近年来,人们对中药的研究不断深入,但多数人认为中药取白天然,对机体无害、无残留,而忽略了对中药的不合理应用及药害问题。中药与机体相互作用的结果不仅产生治疗作用,也能产生与治疗作用无关的反应,引起机体的病理变化,造成不良的临床结果。与中药应用有关的不良反应包括中药不良反应和药害。中药不良反应是指合格药物在常规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无关的或意外的有害反应,包括副作用、毒性反应、致癌、致畸等。有资料表明:1915~1990年408种医药学期刊中关于药物不良反应的报道有7062例,而中药不良反应的报道就有2788例,占39.48%。其中1915年~1959年26例,60年代147例,70年代398例,80年代1227例。可见中药不良反应在近50年来有大幅度上升趋势,这不能不引起我们对其严重性的高度关注。近年来,有关中药不良反应的报道也屡见不鲜。1994~1996年,日本报道88名慢性肝炎患因服用小柴胡汤引起间质性肺炎,其中10例死亡;  相似文献   
37.
仔猪大肠杆菌性腹泻主要是由产肠毒素性大肠杆菌(Enterotoxigenic Escherichia coli,ETEC)引起的仔猪的一种常见病,严重影响养猪业的发展。目前对该病的防治除加强综合性预防措施以外,生产上多采用ETEC的多价疫苗和基因工程苗免疫母猪,提高初乳中的抗体水平,以防治哺乳仔猪产肠毒素大肠杆菌性腹泻。然而母乳中的抗体  相似文献   
38.
肉鸡腹水综合征是以幼龄肉鸡腹腔中积聚多量浆液性液体为特征的一种非传染性疾病。中兽医称之为“水胀”。该病最早报道于1958年北美,我国从1986年在肉鸡群中相继发生,给肉鸡业带来巨大损失。1病因与发病机理1.1缺氧在高海拔地区,缺氧是造成本病的主要原因,曾称之为“高海拔病”;在低海拔地区,尤其是集约化饲养的肉鸡,由于气候寒冷,门窗关闭,通风不良,二氧化碳、氨气、尘埃等有害气体浓度增高,造成血液中氧浓度降低,机体缺氧,心搏加快,心脏负担加重,引起心脏功能障碍,致使全身性瘀血,尤其是肝脏瘀血,渗出增多…  相似文献   
39.
脑包虫病是牧区常见的一种寄生虫病,但随着牲畜的流动性的增大,在农区的发病呈现日益增多的趋势,该病容易侵袭1~2岁的绵羊及山羊,绵羊比山羊更为多见,一旦发病,治疗常采用手术治疗,由于受感染部位的不好确定而收不到相应的效果,既使手术成功,但手术后的并发症影响了该治疗方法的效果。笔者根据生产实际,尝试用吡喹酮治疗该病,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现将多例病羊的治疗经验总结如下,以供同行参考:1发病情况石家庄市某羊场于2002年从牧区引进小尾寒羊200多只,其中有2只羊,引入石家庄市后不久发生脑包虫病死亡并深埋处理,直至2004年夏末见新…  相似文献   
40.
加味益母生化栓治疗奶牛子宫内膜炎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奶牛子宫内膜炎是奶牛常见疾病,给奶牛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由于使用抗生素治疗容易产生奶源药物残留,导致耐药菌株不断产生而造成疗效降低。用中药治疗奶牛子宫内膜炎可以克服以上不利因素。所以选用中药治疗奶牛子宫内膜炎能够取得较好的效果。本试验在经典方剂益母生化散的基础上,按照清热利湿、活血祛淤、消炎止痛的原则,组成了“加味益母生化栓”,采用子宫内给药方式。通过测定患子宫内膜炎的奶牛用药前后血清中的一氧化氮、一氧化氮合酶、超氧化物歧化酶、丙二醛的变化和临床治愈情况而判定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