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8篇
林业   29篇
农学   18篇
基础科学   12篇
  8篇
综合类   46篇
农作物   3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28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41.
为了提高森林消防防护器具的安全性能,本文提出了全新的森林消防头盔的设计理念和初步方案。设计方案将红外热成像、无线通信传导、紧急制氧等功能结合在一起,既能满足现阶段消防员的工作安全需求,又符合国内外消防防护头盔的发展趋势。在结构上,采用集成化设计,减轻质量,降低操作难度,更加符合人机工程学要求。并应用计算机三维制作软件,模拟实现了设计方案的仿真模型。   相似文献   
142.
李宏伟  李滨  郑琪  李振声 《作物学报》2010,36(3):449-456
为了研究小麦对强光的响应过程,以小偃54幼苗为试材,检测了强光处理0、1、3、8、24和48 h的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最大光化学效率、抗氧化酶活性及色素结合蛋白基因的表达变化。结果表明,当小麦从低光转入强光后,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变化呈单峰曲线,均在强光8 h达到最大值,而在强光48 h下降至强光处理前的水平;叶绿素b含量降低,叶绿素a/b升高;PSII最大光化学效率降低,热耗散增强;抗氧化酶如SOD、CAT、APX和GR活力诱导增强,均在强光处理48 h达最大值。强光处理8 h后LHCII亚基基因表达受到明显抑制,强光处理48 h降至最低,早期光诱导蛋白基因在强光处理3 h诱导表达,而在强光处理8 h后表达量降低,叶黄素循环的关键酶VDE和ZEP基因的表达也在强光处理48 h降至最低。  相似文献   
143.
3个类核糖核酸基因在磷饥饿条件下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核糖核酸酶(RNases)可以将衰老的植物组织中的核糖核酸降解释放出磷元素,使它能够运送到幼嫩部位被重新利用。许多核糖核酸酶基因的表达受磷饥饿的正调控。利用已有的EST序列,从普通小麦“小偃54”中分离了3个核糖核酸酶基因的cDNA序列。这3个基因预测的氨基酸序列与S-核糖核酸酶和S-like核糖核酸酶(类核糖核酸酶)的氨  相似文献   
144.
分葱组织培养体细胞胚胎发生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分葱茎尖培养成功地诱导了体细胞胚胎发生。具体步骤如下:Ⅰ.在MS+2,4-D1mg/L+BA2.0mg/L培养基上诱导愈伤组织;Ⅱ.在MS+2,4-D0.5mg/L+BA2.0mg/L培养基上进行愈伤组织的继代培养,继代培养3次以后,转变为胚性愈伤组织;Ⅲ.在MS+2,4-D0.25mg/L+BA2.0mg/L培养基上进行胚状体的诱导;Ⅳ.在无任何激素的MS培养基上使胚状体再生植株。切片观察表明,胚状体大多数起源于愈伤组织表层及其以下细胞。  相似文献   
145.
徐磊  李滨 《森林工程》2013,(3):79-82
为了能够准确、实时地对农田温度进行采集和监测,进而提高农业生产的成本和效率,设计一种远距离无线温度监测系统。该系统采用DS18B20单总线数字温度传感器对温度进行测量,通过CC2430芯片实现数据的传输,并通过串口通信发送至服务器,用户端可通过检测软件进行监控和查询,并能够通过互联网完成对温度的远程监测。实验不仅验证了系统的可行性,而且得出数据更新与无线节点测量距离的关系,为精准农业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6.
佟丽丽  李滨辛 《安徽农业科学》2014,(31):10973-10975
多糖几乎存在于所有的动物、植物及微生物体内,参与机体生理代谢。多糖因其重要的生物活性而备受关注,其具有降血糖、降血脂、预防和治疗糖尿病、抗肿瘤、抗氧化等生理功能。综述了近年来多糖生物活性的研究进展,为多糖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7.
陈锋  郑海磊  倪林英  李滨 《安徽农业科学》2014,(29):10131-10133
[目的]研究复方霍山石斛含片是否具有清咽功能。[方法]根据国食药监保化[2012]107号文件清咽功能动物试验要求,采用大鼠棉球植入、大鼠足趾肿胀、小鼠耳廓肿胀3种试验方法。具体将80只健康雄性大鼠、40只健康雄性小鼠按体重随机分2个大组,每个大组按低、中、高和空白对照4个剂量组[0.27、0.53、1.60、0 g/(kg·bw·d)],连续灌胃32 d后分别对不同剂量组进行棉球植入试验(肉芽肿的形成及测定)、足趾肿胀试验及测定、耳肿胀试验及测定。[结果]1.60 g/(kg·bw·d)组肉芽肿净量低于0 g/(kg·bw·d)组;0.53、1.60 g/(kg·bw·d)组1、2、4 h足趾肿胀率均低于0 g/(kg·bw·d)组,1.60 g/(kg·bw·d)组6 h足趾肿胀率低于0g/(kg·bw·d)组;1.60 g/(kg·bw·d)组耳廓肿胀率低于0 g/(kg·bw·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霍山石斛含片清咽功能的动物试验结果为阳性,具有清咽功能。  相似文献   
148.
以上海种植的小偃54和京411及其杂交后代稳定优选株系6号、7号和10号为材料,通过测定抽穗期剑叶的毫秒延迟发光(ms-DLE)和不同生育期倒数第1片功能叶的光合速率(Pn)、叶绿素含量(Chl)、比叶重(SLW)、Fv/Fm、ATP含量和P700还原初始速率来分析其光合特性的动态变化,为小麦育种选择中改善光合性能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途径。结果表明,小麦杂交优选后代6号株系的形态农艺性状近于小偃54,7号株系近于京411,10号株系的变异较大。不同基因型小麦及其杂交优选后代的光合特性与生育时期和衡量指标密切相关,Pn为分蘖期>抽穗期>灌浆期>拔节期,叶绿素含量为灌浆期>抽穗期>分蘖期>拔节期,ATP含量为灌浆期>拔节期>分蘖期>抽穗期,P700还原初始速率为灌浆期>抽穗期>拔节期>分蘖期,各生育期间的Fv/Fm无明显差异。小麦光合特性的超亲优势随生育时期而异,杂交优选后代10号株系的Pn和Chl在灌浆期有超亲优势,ATP含量在抽穗期有超亲优势,SLW和P700还原初始速率介于两亲本间。杂交优选后代株系10号聚合了Pn、Chl和ATP含量的超亲优势,其光合特性优于两亲本,而6号劣于两亲本,7号介于两亲本之间。  相似文献   
149.
长穗偃麦草是一种耐盐碱、耐旱、耐涝的多年生冷季型牧草,已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大面积种植。自1954年起,作为小麦遗传改良的重要资源,在我国长期被用作小麦远缘杂交的亲本。尽管1980-1990年代我国曾引进长穗偃麦草用于防风固沙和牧草生产,但鲜有大面积种植的报道。全世界已审定推广了10个以上的长穗偃麦草品种,而我国目前还没有自主选育的长穗偃麦草品种。2012年起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李振声组先后在北京、曹妃甸、南皮、海兴、东营等地进行多年多点种植试验,再次证实其耐盐碱高产特性。于是,2020年1月李振声提出了利用环渤海盐碱荒地种植耐盐碱牧草(如长穗偃麦草)建立“滨海草带”的设想。为此,需建立适合长穗偃麦草大面积种植的栽培技术、选育耐盐高产新品种。本研究综述了国内外有关长穗偃麦草耐盐碱、耐涝、耐旱等特点及牧草品质、品种选育、栽培技术与长穗偃麦草“滨海草带”方面的研究进展,以期为长穗偃麦草研究利用与示范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0.
从农村村干部、农民2个层面,对农民关于社区建设的意愿、存在问题等方面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超过90%农户赞同在农村进行社区建设,同时对社区建设中农民投入、社区规划、社区生活成本、土地流转及农民就业等问题比较关注。因此,农村开展社区建设应积极借鉴成功经验,多措并举,稳步推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