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1篇
农学   5篇
  2篇
综合类   8篇
农作物   19篇
畜牧兽医   4篇
园艺   7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6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为了解232份主要来自海南的栽培荔枝、半野生荔枝和野生荔枝的遗传多样性及其演化地位,摸清荔枝品种中存在的同名异物和同物异名问题;本研究依据获得的荔枝EST序列和基因组序列开发了一批SSR和InDel标记,利用这些标记对232份荔枝种质资源进行了遗传多样性研究;取6个荔枝品种DNA为模板,筛选出18对SSR引物和12对InDel引物应用于遗传多样性研究,检测到基因位点141个,等位基因变异数范围为2~11个,平均4.70个,多态性位点为139个,多态性位点比率是98.58%。UPGMA聚类分析发现,232份荔枝种质资源的遗传相似系数是0.66~1.00;发现SSR引物的多态性大于InDel引物;在遗传相似系数为0.76处,供试材料分为15类,多数来自海南的荔枝资源能一起聚类,海南11份野生荔枝资源分别聚类在5个类群中,说明海南野生荔枝资源的遗传多样性较丰富。研究将为进一步开展荔枝遗传改良和育种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2.
为了揭示荔枝果实采后能量调控规律及其与衰老的关系,以‘南岛无核’荔枝果实为材料,研究自然能荷水平(清水浸泡30 min,25 ℃贮藏,对照);低能荷水平(2,4–二硝基苯酚,即DNP浸泡30 min,25 ℃贮藏);较高能荷水平(5 ℃低温贮藏)等3种能荷水平状态下果皮衰老变化与能量、能量相关(生成、转运、耗散)基因表达的关系。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DNP处理(低能荷水平)明显促进了荔枝果实衰老,5 ℃低温贮藏(高能荷水平)果实衰老缓慢。DNP处理,LcAOX1在6 h表达量上调,果实在24 h开始大量褐变,LcUCP1的表达受到明显抑制,LcSnRK2的表达水平上调时间提前,表达水平提高。在荔枝果实贮藏后期,对照和DNP处理,果实能荷水平较低,果实衰老严重时,LcAAC1、LcAOX1、LcUCP1表达水平也出现下降。5 ℃低温贮藏,LcAAC1、LcAOX1、LcUCP1和LcSnRK2的表达量均保持在较低水平。荔枝果实采后能荷水平下降是导致果实快速衰老的重要因素之一,LcSnRK2和LcAAC1是荔枝果皮能量变化的敏感基因,对能量匮乏反应快,能荷水平下降可诱导LcSnRK2和LcAAC1表达上调。LcAOX1和LcUCP1表达量上调与荔枝果实衰老同步,它们的表达水平提高可以作为荔枝果实采后开始走向衰老的参考标志。  相似文献   
33.
NaCl、光和温度胁迫对龙眼胚性愈伤组织GPX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龙眼胚性细胞系LC2为材料,初步研究了在NaCl、光和温度胁迫下龙眼胚性愈伤组织GPX酶活性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1)与对照相比,在盐胁迫下短期内GPX酶活性增加,随胁迫时间的延长,低盐胁迫下GPX酶活性先上升后下降,而高盐胁迫下GPX酶活性则呈下降趋势;(2)白光、绿光处理下,随光强的不断加强,GPX活性均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且在同样光强下,白光处理的GPX活性均高于绿光;(3)龙眼EC的GPX活性在低温(高温)处理下,与对照相比,随温度不断降低(升高),GPX活性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以上结果均表明,在一定逆境胁迫下,细胞内GPX可以起到应答外界刺激的作用,且活性呈规律表达,是植物在逆境胁迫下防御ROS伤害的主要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   
34.
对富贵竹顶梢进行不同扦插基质和不同生根剂处理试验,结果表明:施用超大生物有机肥+钙镁磷或单施钙镁磷可以极显著地促使富贵竹扦插提早生根,增加生根数及加快根的伸长;利用生根粉ABD及吲哚丁酸处理能提早扦插生根,增加生根数。  相似文献   
35.
探索荔枝漆酶(LAC)基因家族的数量、结构和进化关系,可以为解析漆酶基因功能提供理论依据,为探索荔枝果皮褐变机制提供基础。本研究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手段,对LAC基因家族成员数量、保守结构域、家族成员的亚细胞定位及染色体位置、系统发育和顺式作用元件,以及基因家族成员在不同组织器官和采后贮藏果皮中的表达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荔枝基因组中共鉴定出61个LAC家族成员,编码的氨基酸残基长度在127~958 aa,分子量在14.07~103.47 Da,等电点在4.42~10.34;亚细胞定位分析表明,有19个LAC家族成员定位在叶绿体中,17个LAC家族成员定位在液泡中,其他成员分别定位在内质网、细胞外基质等。61个荔枝LAC家族成员分别定位在10条染色体上,其中第13号和8号染色体上LAC基因数量最多,且呈簇状分布于染色体一端。系统发育树将荔枝LAC家族分为5个亚组,第Ⅴ亚组最大,有30个家族成员,第Ⅳ亚组最小,仅有8个家族成员。荔枝LAC家族的结构域组织相对保守,具有典型的Cu-oxide漆酶结构域。荔枝LAC基因启动子序列分析发现了大量的顺式作用元件,可能与漆酶家族功能多样性相关。1...  相似文献   
36.
以"妃子笑"荔枝为试材,采用L9(34)正交设计方法,研究不同枝叶还田方式,有机肥、无机肥种类和施用量对荔枝秋梢总长,末次秋梢长度、粗度、复叶数、小叶数、叶面积、比叶重,叶绿素含量及光合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T6和T7处理的秋梢总长、末次秋梢小叶数等性状显著优于其他处理,枝叶还田对秋梢生长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2019年...  相似文献   
37.
为了寻找一种高效的荔枝果实瞬时基因表达方法,本研究以荔枝品种‘新球蜜荔’(Litchi chinensis Sonn. var. ‘Xinqiumili’)为试材,利用农杆菌注射法对荔枝果实组织进行转化,研究了果实发育时期、菌株种类、注射部位、取样时间、菌液浓度等对转化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选择果肉已完全包裹种子的Ⅱb期果实进行连体注射,在果柄、果皮、种子、果肉分别注入OD600值为2.4的农杆菌菌株GV3101,4 d后取样进行检测,4个组织的GUS染色率较高。本研究成功建立了适用于荔枝果实的基因瞬时表达系统,为今后快速鉴定荔枝果实相关基因功能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38.
以金煌和红玉芒果为试材,研究了叶面喷施绿丰源多肽800倍液对芒果糖、酸及类胡萝卜素组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绿丰源多肽800倍液处理能显著提高芒果果糖、葡萄糖、蔗糖及可溶性总糖含量,显著增加堇菜黄素、β-胡萝卜素、叶黄素、番茄红素及类胡萝卜素总含量,显著降低芒果果实苹果酸、柠檬酸及有机酸总含量;金煌和红玉芒果叶面喷施多肽处理的效果相似。  相似文献   
39.
为研究糖代谢在荔枝体胚发生过程中的作用,将‘大丁香’和‘新球蜜荔’胚性愈伤组织接种在TD培养基上,并将‘新球蜜荔’接种在TX培养基上,对比体胚诱导过程中3种胚性培养物之间淀粉、蔗糖等糖组分及其代谢相关酶活性变化,以期从糖代谢方面找出影响荔枝体胚发生效率差异的关键因素。结果表明:在体胚发生过程中,‘新球蜜荔’在2种培养基上的淀粉含量都低于‘大丁香’;三者的葡萄糖与果糖含量变化相似,但‘大丁香’都高于‘新球蜜荔’,而‘新球蜜荔’的蔗糖含量则高于‘大丁香’;‘新球蜜荔’的淀粉酶、β-淀粉酶活性都高于‘大丁香’,而α-淀粉酶活性相似。‘新球蜜荔’的蔗糖合酶及在TD培养基上的酸性转化酶活性高于‘大丁香’,但中性转化酶活性是以‘大丁香’偏高,且‘新球蜜荔’在TX培养基上也以中性转化酶为主。由此‘新球蜜荔’通过淀粉酶、蔗糖合酶及转化酶将淀粉转化成蔗糖为体胚发生提供物质能量,而高活性的中性转化酶与低活性的淀粉酶,使‘大丁香’的蔗糖没有得到积累,使其体胚发生效率低于‘新球蜜荔’。  相似文献   
40.
以紫娘喜、无核荔枝、小丁香等3个海南主栽荔枝品种为试材,研究了室温贮藏过程中果皮褐变与膜脂过氧化及有关酶活性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贮藏时间延长,3个品种果皮都表现出褐变指数上升,丙二醛(MDA)含量升高,质膜透性增大,抗坏血酸氧化酶(APX)活性下降,脂氧合酶(LOX)、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还原酶(GR)活性先升后降。但紫娘喜褐变最慢,无核荔枝褐变最快。耐贮的紫娘喜MDA含量、质膜透性及LOX活性较不耐贮的无核荔枝要低,GR活性较不耐贮藏的无核荔枝高。除GR活性外,无核荔枝其余指标变化幅度大于紫娘喜。不同品种果皮褐变进程差异与LOX活性变化、活性氧清除途径及质膜破坏进程差异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