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篇
  免费   1篇
基础科学   2篇
  3篇
综合类   30篇
农作物   3篇
畜牧兽医   27篇
园艺   6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1.
蜜蜂授粉技术在设施农业生产中的应用研究(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鹤  李玉忠  雷耀鹏 《蜜蜂杂志》2008,28(11):37-40
设施农业的发达程度是体现农业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而蜜蜂授粉业又是现代化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下一阶段养蜂业增效的亮点.就设施农业发展的现状及其环境特点,结合蜜蜂生物学特点以及国内外利用蜜蜂为农作物授粉增产的事例,从当前蜜蜂授粉业的发展、制约授粉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及发展蜜蜂授粉业的对策措施等方面作了一些探讨,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设施农业蜜蜂授粉综合配套管理技术,为应用蜜蜂为设施作物授粉并获得满意的授粉效果奠定理论基础,对广大设施农业生产者、农业和生物科技工作者等从事蜜蜂授粉工作具有指导意义,对今后设施农业的快速健康发展和农民增收增效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河西绿洲灌溉农业区发展节水农业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甘肃省河西绿洲灌区主要河流的供水和工农业生产、生活、人畜饮水及生态用水等供需平衡以及发展潜力的研究表明,河西绿洲灌区水资源严重短缺,农牧业生产用水是水的主要消耗产业,达到89.03%,且水的经济效益非常低,但发展节水农业潜力巨大.因此,必须采取树立农民的节水意识,增加节水比较效益,增强发展节水农业的内驱力,调整产业结构,发展节水作物,理顺用水机制,加强政府对节水农业的补助,建立健全发展节水农业法规,保障生态农业规范发展,加大对节水灌溉设备和器材生产企业的扶持力度,加强科技支持力度等措施来发展节水农业.  相似文献   
13.
14.
应用PAC饲用复合酶作用不同饲料原料,通过测定由碳水化合物所分解成的还原糖量,探讨了复合酶制剂对各种饲料原料中淀粉和非淀粉多糖体外降解的影响。结果表明,PAC饲用复合酶对所试原料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15.
毛皮兽养殖是季节性、技术性强和风险性较大的产业,尤其是饲养繁殖和经营管理过程中某一技术环节的失误均会造成全年不可挽回的经济损失。笔者先就养殖皮毛兽的关键环节谈谈自己的粗浅认识。  相似文献   
16.
在大农业中,畜牧业已成为我国农业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而在畜牧业中,养蜂业属于朝阳产业,虽然从业农户的比例小大,但促进农民增收的效果却比较突出,而且相对稳定.一些地方党政部门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把发展养蜂业作为支柱产业来抓.现代养蜂业,是指在传统养蜂业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立足于先进的养蜂科技,营销体系健全,管理科学,资源节约,环境义好、质量安全、持续高效的产业.  相似文献   
17.
六盘山区属典型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中蜂安全越冬足当地养蜂生产的一个难关.为此,笔者对宁夏六盘山区的中蜂安全越冬做了多年的探索,认为要保证其安全越冬,必须根据蜜蜂生物学特性结合当地的蜜粉源、气候特点抓好管理.  相似文献   
18.
2006年6月6日凌晨3点30分左右,四川省南充市西充县仁和乡四村一组发生一起房屋爆炸垮塌事件。一楼一层的砖房、二楼的三面墙被炸垮,屋顶坍塌,正在熟睡的屋主人袁国顺和爱人一起被埋压在重重的水泥板下面,两人生命垂危……“不得了哦!袁家屋的房子爆炸了啊!”西充县政府专职消防队接到报警后,火速赶赴现场。爆炸造成了二楼三面  相似文献   
19.
李玉忠  周敬平 《山东饲料》2014,(17):191+264
通过对房产测绘成果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提出对房产测绘成果进行专项监督检查的重要性及房产测绘成果质量监管的看法。  相似文献   
20.
黄土丘陵区人工造林对不同土壤类型理化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传统的观点认为黄土高原地区除了黄绵土以外,其他两种土壤(红黏土和风化岩沫土)由于营养贫瘠不能维持林木生长发育,不宜进行人工造林。为了拓展黄土丘陵区适宜人工造林的土壤范围,1996-2005年,在陕西省延安市黄土丘陵区开展了土壤类型对人工造林影响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由于人工植被过度消耗土壤水分,黄绵土土壤地类大面积人工造林可能导致土壤水分短缺以及其它潜在的一系列风险。在红黏土和风化岩沫土土壤地类开展人工造林,单一树种的成活率与黄绵土接近、混交林成活率显著高于黄绵土,这两种土壤类型人工造林对土壤水分影响相对较小。因此,在水分条件适中的沟谷两岸,红黏土和风化岩沫土土壤地类具有开展人工造林的良好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