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篇
  免费   1篇
林业   32篇
农学   1篇
  10篇
综合类   38篇
畜牧兽医   6篇
园艺   12篇
植物保护   7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7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 毫秒
71.
木兰围场3种典型林分枯落物及土壤持水能力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为探讨木兰围场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白桦华北落叶松次生林和白桦次生林枯落物和土壤的持水规律。以这3种典型林分的枯落物和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室内浸水法和环刀法分别研究3种林分枯落物和土壤的持水特性。结果表明:3种林分枯落物的蓄积量表现为华北落叶松人工林(18.84t/hm2)白桦华北落叶松次生林(15.28t/hm2)白桦次生林(9.53t/hm2)。白桦华北落叶松次生林的枯落物最大持水量最大,为31.10t/hm2;而白桦次生林最大持水量最小,为21.40t/hm2,枯落物持水量与浸水时间呈对数关系,关系式为Q=aln(t)+b;吸水速率与浸水时间呈幂函数关系,关系式为V=ktn。枯落物在前0.5h内吸水速率最大,在4h左右时下降速度明显减缓,在24h时的吸水速率基本趋于0。3种林分枯落物有效拦蓄量表现为华北落叶松人工林(23.42t/hm2)白桦华北落叶松次生林(20.24t/hm2)白桦次生林(15.51t/hm2)。在0-60cm的土壤层中,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土壤容重均值最大,为1.32g/cm3;白桦华北落叶松次生林最小,为1.10g/cm3。白桦华北落叶松次生林的土壤总孔隙度均值最大,为53.65%;华北落叶松人工林最小,为47.45%。土壤的毛管孔隙度均值呈现出白桦华北落叶松次生林(42.61%)华北落叶松人工林(40.68%)白桦次生林(36.01%)的趋势。白桦次生林的土壤有效持水量最大,为175.99t/hm2,华北落叶松人工林最小,为67.70t/hm2。综合3种林分枯落物层和土壤层的持水能力,可知白桦华北落叶松次生林储水能力强于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和白桦次生林。  相似文献   
72.
采用典型样地调查法,对冀北河北木兰围场自然保护区内天然次生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林和华北落叶松(Larix principis-rupprechtii)人工林植被物种多样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2种林型下灌木层物种数与种类相近,而草本层物种种类有所不同;天然林草本层以菊科(Compositae)植物为主,优势种为小红菊(Dendranthema chanetii);人工林草本层以莎草科(Cyperaceae)等阳性植物为主,优势种为乌苏里苔草(Carex ussuriensis)。同一林型不同海拔样地间草本层的Margalef丰富度指数(RI)、Shannon-Wiener(H)、Si mpson多样性指数(G)和Pielou均匀度指数随海拔高度的增加,在天然林内先减小后增加,人工林内则持续减小;只有Alatalo均匀度指数呈现不同变化趋势。2种林型下同一海拔的样地间各草本α多样性指数均无明显差异(P<0.05)。人工林内样地间草本β多样性指数随海拔的增高而增加;天然林内该指数随着海拔的增高而减小。  相似文献   
73.
森林生态学教学实习的改革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学实习在森林生态学的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为了充分发挥教学实习在培养和锻炼学生科研能力方面的作用,从实习内容、实习过程、实习报告的撰写3个方面对森林生态学教学实习进行了改革,提出“以科学问题为主导”设计教学实习内容的思路,在实习过程中增加了文献调研和方法设计等环节,要求学生按照科技论文的形式撰写实习报告,从而使学生的科研能力、科技论文写作能力等得到了良好的训练,也使学生对森林生态学教学实习的积极性得到了明显提高。 关键词: 高等教育;森林生态学;教学实习,科研能力  相似文献   
74.
基于2007、2008年对冀北南山嘴沙荒地的封育区、未封育区植被种类组成和数量特征的调查,通过Shannon-Wiener生态位计算公式和对称α法(Pianka公式)分析了演替初期干扰对种群生态位的影响,研究了短期封育对沙荒地植被恢复的作用。结果表明:短期封育使植被状况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封育区的植被盖度、生物量指标均有42%以上的显著提高。经短期封育,多花胡枝子(Lespedeza floribunda)代替猪毛蒿(Artemisia scoparia)、细野麻(Boehmeria gracilis)、金毛狗尾草(Setaria viridis)等成为群落优势种。短期封育对优势植物种群在总种群中所占比例影响不大,但能够促进优势种间的竞争和共存,使得资源得到更为充分的利用。由于2007年降水少于2008年,优势种群间的生态位重叠值的分布趋势也由2007年的分散分布变为2008年的集中分布;而且由于降水增加,2008年未封育区优势种群的总体竞争水平较2007年有了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75.
目的研究不同坡位黄柳沙障内枯落物持水性能的差异,为沙漠化土地植被恢复技术研究提供技术依据。方法通过野外采样、室内测定的方法对冀北沙荒地3个坡位(坡顶、坡中、坡底)黄柳沙障内枯落物的蓄积量、持水、吸水和拦蓄能力相关指标进行测定分析。结果(1) 不同坡位枯落物蓄积量、自然含水率差异不明显(P>0.05),但不同坡位持水、拦蓄能力相关指标均表现为坡中>坡底>坡顶,且坡顶显著小于坡中和坡底(P < 0.05),枯落物持水性能综合指数也是坡顶最小。坡底吸水率显著高于坡中和坡顶(P < 0.01)。(2)不同坡位枯落物持水、吸水随时间变化趋势相同。枯落物持水率和吸水速率与浸水时间分别满足对数函数和指数函数关系。(3)通过主成分分析确定枯落物持水性能由持蓄水能力和吸水能力两大要素构成,权重分别为0.85和0.15,持蓄水相关指标代表性更强。结论枯落物持水、拦蓄能力是衡量枯落物水源涵养性能的首要因素,其中持水率、最大持水率、最大拦蓄率、有效拦蓄率和蓄积量足以代表枯落物的持蓄水能力。而这几项指标及其枯落物持水性能综合指数均以坡中为最大。坡中是坡面承上启下的关键部位,当地黄柳生物沙障发挥了良好的生态水文作用。   相似文献   
76.
近年来,台湾高等职业教育得到了较好发展,取得了良好成绩,屏东科技大学木材科学与设计系就是成功的典型案例。该系大学部的特色教学可以归纳为木工教育特色教学、设计习作特色教学、产学研的结合与校外职场实习等方面,其中木工教育特色教学最能代表该系的教学特色。根据对台湾屏东科技大学木材科学与设计专业的研究,并针对大陆地区相近专业的实际情况,建议在今后教学中加大专业课在课程体系中的比重;突出木工教育特色教学;推进毕业设计及毕业实习改革。  相似文献   
77.
【目的】研究冀北山区不同植被恢复类型对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特征和多样性影响,探索自然和人工恢复对土壤微生物的作用机制,为该区域植被恢复与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自然恢复的灌草丛、灌木林、次生林以及人工恢复的人工林根面、根际和非根际土为研究对象,通过Illumina Miseq平台对细菌16S rRNA的V3—V4片段进行高通量测序,分析土壤细菌α、β和功能多样性、群落结构组成以及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1)各恢复类型细菌α多样性差异显著(P0.05),次生林土壤细菌丰度和多样性均高于人工林,灌草丛多样性高,丰度最低;灌木林丰度高,多样性最低。不同根际范围土壤细菌α多样性差异不显著(P0.05),整体表现为根面和根际土高于非根际土。2)次生林和人工林土壤细菌群落结构有一定相似性;次生林与灌草丛、灌木林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差异较大。根际土与非根际土细菌群落结构有一定相似性,根面土与根际、非根际土细菌结构差异较大。3)变形菌门、放线菌门、拟杆菌门、酸杆菌门、芽单胞菌门和厚壁菌门为优势类群。各样地有机质分解菌群(变形菌门、放线菌门和拟杆菌门)丰度差异显著,灌草丛和次生林显著高于其他样地,根面和根际土显著高于非根际土。固碳和固氮菌群(芽单胞菌门和厚壁菌门)分布较均匀。4)土壤田间持水量、有机质和全磷、植被分布均匀度、Simpson多样性指数和丰富度指数是影响土壤细菌群落的主要因素。土壤因子(田间持水量、有机质和全磷)对灌木林和灌草丛非根际土细菌影响极显著,对根面和根际土细菌作用较小;植被因子(植被分布均匀度、Simpson多样性指数和丰富度指数)对乔木林(次生林和人工林)不同根际范围土壤细菌群落影响均达到极显著水平。5)新陈代谢功能在KEGG上的编码基因数量最多,是土壤细菌的优势功能。各土样细菌群落KEGG功能基因序列数量和多样性差异显著,说明各植被恢复类型根际土壤中有许多具有各自独特功能的菌种,但土壤和植被不能决定土壤细菌功能多样性。【结论】恢复方式、植被类型和根系对冀北山区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均有影响,其中恢复方式对土壤细菌多样性作用更明显,植被类型对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影响更显著。距离根系越近,土壤细菌多样性越高,土壤细菌群落结构与非根际土差异越大。此外,环境因子如土壤养分、水分含量及植被分布状况等均与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及多样性有关。  相似文献   
78.
为了揭示密度对冀西北地区金红苹果生长及果实品质的影响规律,以张家口赤城县低山区不同密度金红苹果为对象,对其生长指标及其果实品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密度M5(840株·m~(-2))的金红苹果株高和当年生长量最大,M5单果重最大,果实纵横径、果形指数与果重随密度变化基本一致;密度M4(1 665株·m~(-2))的金红苹果冠幅和地径最大。2)密度M3(2 220株·m~(-2))的硬度最高,密度M5的硬度最低;密度M1(4 170株·m~(-2))的可滴定酸含量最高,密度M5的最低;密度M2(3 330株·m~(-2))的维生素C含量最高,密度M4最低;普遍内膛果实硬度、可滴定酸和维生素C都外围,而密度M5的可还原性糖最高,密度M1的最低,各密度外围含糖量明显内膛;密度M3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最高,密度M2最低。3)通过对各项品质的相关性得出单果重量和果实纵、横径呈正相关的关系,和可滴定酸、硬度是负相关的关系;可滴定酸与硬度呈正相关;通过对不同密度金红苹果果实品质的主成分分析与综合评价得出综合品质排名:M5内膛M5外围M4外围M4内膛M2内膛M2外围M3外围M3内膛M1内膛M1外围,从而为确定最佳密度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9.
光抑制现象普遍存在于自然条件下生长的植物中,为了物种的延续,植物在长期的适应和进化过程中,形成了多种光抑制防御机制。臭柏(Sabina vulgaris Ant.)是毛乌素沙地唯一的天然常绿针叶灌木,在沙漠强光环境下完成更新,其热耗散等光抑制防御机制必然发挥重要作用。通过简要综述植物光抑制现象,以及强光下植物主要的光抑制防御机制,对臭柏光抑制防御机制研究现状进行梳理和展望。总体而言,有关臭柏光抑制防御机制的研究尚属初步探索阶段,臭柏应对光抑制的生理机理和分子机制尚不明确,从分子层面研究毛乌素沙地臭柏抵御光抑制的机制,可揭示臭柏是如何通过光抑制防御机制来适应恶劣的沙漠环境。  相似文献   
80.
侧柏落叶浸提液对自身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不同林龄、不同质量浓度的侧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落叶浸提液对自身种子萌芽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低质量浓度的侧柏落叶浸提液对自身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有促进作用,而高质量浓度的有抑制作用,并随质量浓度增大抑制作用逐渐增强,但50年生的侧柏落叶浸提液在质量浓度小于0.01g&#183;mL^-1时,随着质量浓度的增大逐渐减弱;当大于0.01g&#183;mL^-1时,才随质量浓度的增大而逐渐增强。11年生的侧柏落叶浸提液化感作用较弱,质量浓度大于0.2g&#183;mL^-1时才能明显地抑制自身种子萌芽和幼苗生长,而103年生的在质量浓度为0.01g&#183;mL^-1时就有显著的抑制作用,50年生的在质量浓度大于0.05g&#183;mL^-1时存在显著的抑制作用。质量浓度为0.05g&#183;mL^-1时,不同林龄的侧柏落叶浸提液的抑制作用随着林龄的增大而逐渐增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