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2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7篇
林业   5篇
农学   48篇
基础科学   20篇
  1篇
综合类   166篇
农作物   27篇
畜牧兽医   65篇
园艺   39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71.
【目的】探究饲养材料和保幼激素Ⅲ(Juvenile hormoneⅢ,JHIII)对门源蝠蛾(Hepialus menyuanicus)幼虫生长发育的影响,并用通径分析明确饲养材料营养物质和JHIII对幼虫生长发育的直接和间接关系。【方法】以刚蜕皮的3龄幼虫为研究对象,采用双因素试验设计,使用4种饲养材料[J:蕨麻(Potentilla anserina)、H:胡萝卜(Daucus carota)、Z:珠芽蓼(Polygonum viviparum)和D:大黄(Rheum palmatum)]和3个JHIII滴度水平(B1:13.32μg/g、B2:16.56μg/g和B3:22.76μg/g)对幼虫进行饲养(50 d),分析饲养材料和JHIII对幼虫生长发育(头宽、体长、体重、存活率)的影响,进一步分析饲养材料营养物质(粗蛋白、粗纤维、可溶性糖、粗灰分、水分、碳水水合物)与幼虫生长发育的相关性,并进行回归分析和通径分析。【结果】饲养材料和JHIII都能显著影响幼虫的生长发育且具有显著的互作效应(P<0.05)。通...  相似文献   
372.
小花棘豆是广泛分布于内蒙古草原和荒漠区的一种有毒植物,其主要毒性成分为有毒生物碱——苦马豆素(swainsonine,SW),牲畜采食后可引起中毒,甚至死亡,给当地畜牧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本研究旨在探究内蒙古不同小花棘豆种群植株苦马豆素及其与内生真菌关系。采集内蒙古8个样地120株小花棘豆,利用萃取、离心、离子交换层析法提取和纯化植物单株和菌丝体的SW,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检测SW水平,取茎和叶外植体分离培养内生真菌,提取植物和真菌的总DNA,扩增真菌特异序列,利用内生真菌微生物学特征和DNA序列比对进行鉴定。结果显示:8个种群共111株小花棘豆检测出SW,最高水平为369.05 μg·g-1,平均水平32.78 μg·g-1,从38株小花棘豆分离培养出内生真菌,纯培养下菌丝体呈松散白色绒毛状,菌落圆形、隆起、边缘整齐、辐射状生长,颜色逐渐呈现灰色、深灰色或褐色至深褐色,内生真菌均测出SW,其水平为0.83~2 573.24 μg·g-1,经微生物学研究及5.8S rDNA/ITS序列比对分析,在属水平上鉴定该内生真菌为Alternaria。有Alternaria内生真菌的小花棘豆植株含SW,无该内生真菌的植株不含SW,培养的Alternaria内生真菌合成了SW。  相似文献   
373.
<正>新疆是我国重要的葡萄种植区,葡萄面积和产量均居全国首位,同时拥有丰富的葡萄种质资源。在葡萄生产中,主要通过枝蔓扦插、绿枝嫁接等无性繁殖方式繁育苗木,一些小型育苗企业或果农根据自己的意愿随意命名,导致“多品同名”或“同物异名”现象严重,给苗木市场经营和果农生产造成了很大影响,甚至产生了一定的经济损失。新疆葡萄瓜果研究所几十年来不断在全疆开展葡萄种质资源普查、收集与保存工作,目前已收集疆内大多数地方品种资源,现选择6组地方品种资源利用SSR标记对其亲缘关系进行鉴定,  相似文献   
374.
为了筛选宜机收玉米新品种‘豫单132’的适宜种植密度,在长葛和原阳试验基地设置5个不同种植密度处理,分别为60000、64500、67500、72000、75000株/hm2,研究不同种植密度对其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豫单132’的株高和穗位高逐渐增高,茎粗减小;穗长、穗粗、穗行数和行粒数整体呈降低趋势,秃尖长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增大;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籽粒产量表现出先增加后降低,在67500株/hm2时产量表现最高,呈近似抛物线状分布。因此,玉米新品种‘豫单132’的适宜种植密度为67500株/hm2,这为该品种的推广应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375.
【目的】为了得到生物量(干重、鲜重、菌落生长速率)、代谢物质(多糖、粗蛋白、腺苷、甘露醇)综合含量更高的蝙蝠蛾拟青霉(Paecilomyces hepiali)菌株。【方法】将稀释至10-3浓度的YS-01菌株的孢子悬浮液置于UVC紫外灯(30 W)下30 cm处照射40 s进行诱变处理,初步筛选得到20株菌落生长较快、生物量较多、色泽较好、菌落形状较圆的诱变菌株,依次命名为YS-A、YS-B、YS-C、YS-D、YS-E、YS-F、YS-G、YS-H、YS-I、YS-J、YS-K、YS-L、YS-M、YS-N、YS-O、YS-P、YS-Q、YS-R、YS-S、YS-T。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21株菌株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菌丝体干重、鲜重、生长速率和腺苷最优菌株均为YS-A(P<0.05);多糖产量最高菌株为YS-C(P<0.05);腺苷、粗蛋白、甘露醇产量最高菌株均为YS-B(P<0.05)。生物量产量最高菌株为YS-A,代谢物产量和综合产量最高菌株均为YS-B。YS-A菌株10代内干重、鲜重、菌丝体生长速率遗传稳定性良好;YS-C菌株10代...  相似文献   
376.
为筛选出绿色环保且适用于设施菠菜灰霉病防治的生物药剂,特开展了不同生物药剂对设施菠菜灰霉病的防效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生物药剂3亿CFU/g哈茨木霉菌可湿性粉剂对菠菜灰霉病表现出较好的防治速效性、持久性,防效一直为各药剂处理中最高,在第2次施药后14 d,该药剂对灰霉病的防效为67.4%,且该药剂对菠菜生长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