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6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18篇
农学   5篇
基础科学   9篇
  10篇
综合类   66篇
农作物   9篇
水产渔业   27篇
畜牧兽医   26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测定了140头东北梅花鹿5个类型的转铁蛋白(Tf)的多态性。Tf有6种表型,受TfA1、TfA2、TfB1、TfB2、TfC1、TfC26个复等位基因控制。比较了梅花鹿5种类型间Tf基因频率,类型间有较大差异。利用同质度(H·I)、平均杂和性(-H)和有效基因数(Ne)比较5种类型间的遗传变异性,双阳型和伊通型变异性较大,其次是东丰型、抚松型和龙潭型。根据基因频率计算遗传距离,并用类平均法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东丰型与抚松型、双阳型与伊通型的亲缘关系较近,龙潭型与其它四种类型有较大的分化。  相似文献   
102.
李生 《科学养鱼》2005,(4):44-46
笔者从近年广西、广东和海南三地南美白对虾养殖中发现,广西地区养殖成功率明显高于其余两地。其主要原因之一是广西地区放苗密度比其余两地小,广西地区通常每亩普通精养池放苗3万~5万尾。而广东斗门区平均放苗12万尾以上。放苗密度不同,效益也不同。  相似文献   
103.
 甘油作为微生物重要的能量来源及抗逆因子,对其生存具有重要作用。gpd1基因编码甘油-3-磷酸脱氢酶(glycerol-3-phosphate dehydrogenase, G3PDH),是甘油合成代谢途径中关键的限速酶。本研究分析了gpd1基因在柑橘溃疡病菌(Xanthomonas citri subsp. citri, Xcc)致病性中的功能。对Xcc强毒菌株Xcc021和弱毒菌株Xcc049E分别进行了gpd1的缺失突变,发现gpd1缺失仅影响强毒菌株Xcc021在感病柑橘寄主上的毒性以及gpd1缺失影响Xcc在营养贫乏培养基中的生长能力,功能互补子能够恢复毒性和生长能力至野生型水平。其他毒性相关表型显示:与野生型Xcc021相比,gpd1突变体菌体的沉降能力增加,游动性降低,生物膜形成能力增强,功能互补子能够恢复这些表型至野生型水平。这表明gpd1基因在强毒菌株中是重要的毒性因子,其涉及的甘油代谢途径可能在强弱毒菌株对于寄主柑橘的毒性具有不同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4.
 水稻条斑病菌(Xanthomonas oryzae pv. oryzicola, Xoc)侵染水稻,引起细菌性条斑病(bacterial leaf streak, BLS)。Xoc主要依靠hrp基因簇(T3SS基因)编码的III型分泌系统(type III secretion system, T3SS)将效应蛋白注入水稻细胞中,激发寄主水稻的感(抗)病性。为了准确在Xoc中进行T3SS基因表达调控的分析,本研究设计出桥梁载体策略,将目标基因的启动子或者功能片段构建在高拷贝的桥梁载体,获得融合表达元件,通过亚克隆的方式将融合元件转入骨架载体上,获得用于转录表达和蛋白表达分析的载体。为了验证该策略的可行性,选取hrpGhrpXhrcC基因构建了相应的启动子探针载体和蛋白表达载体,将这些载体导入毒性调控子基因trhlrpXzur的突变体中,GUS活性测定、荧光定量PCR以及蛋白免疫杂交结果显示:在trhlrpXzur的突变体中,hrpGhrpXhrcC的转录表达水平、mRNA水平和蛋白表达水平呈现一致。这表明这套桥梁载体策略能够有效应用于T3SS基因转录表达和蛋白表达的分析。综上所述,运用桥梁载体能够克服低拷贝载体DNA遗传操作效率低的缺陷,这一策略也适用于毒性相关基因调控机理的研究,这将为Xoc-水稻互作研究提供高效的工作系统。  相似文献   
105.
 水稻白叶枯病菌(Xanthomonas oryzae pv. oryzae, Xoo)的III型分泌系统(Type III secretion system, T3SS)由hrp基因簇编码,其决定在寄主水稻上的致病性。hrcChrp基因簇中hrpA转录单元仅有的一个基因,推测编码T3SS的核心组分蛋白。在Xoo中,hrcC在致病性中的功能以及受调控的机制仍未明确。本研究构建了hrcC的缺失突变体及其功能互补子,发现hrcC缺失使Xoo丧失了在寄主水稻上的致病性以及在非寄主烟草上激发过敏反应(Hypersensitive response, HR)的能力,功能互补子能够恢复这些表型至野生型水平。启动子GUS活性的定量测定和蛋白免疫杂交试验,证明hrcC的转录表达依赖于主要的hrp调控子HrpG,而不受HrpX调控;HrpG和铁转运家族类调控子(Ferric uptake regulator family)Zur以平行独立的方式正调控hrcC基因的转录表达。异源功能互补、启动子活性和蛋白表达试验发现Xoo和水稻条斑病菌(Xanthomonas oryzae pv. oryzicola, Xoc)的hrcC基因在致病性上的功能具有互置性,以及受HrpG、HrpX和Zur的调控模式也具有相似性。这些研究为进一步解析黄单胞菌的hrp调控网络与全毒性调控网络之间的交叉提供了新的线索。  相似文献   
106.
滇东喀斯特植被恢复演替过程中土壤理化性质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滇东喀斯特地区石漠化后,植被自然恢复演替过程可分为草丛阶段、草灌阶段、灌木林阶段、次生乔木林阶段、滇石栎和高山栎林阶段、麻栎和高山栎林阶段、高山栎林阶段,以"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研究各演替阶段土壤理化性质.结果表明,在滇东喀斯特植被自然恢复演替过程中,土壤容重从草灌阶段开始降低,到麻栎和高山栎林阶段降到最低,在高山栎林阶段有所回升,而空隙度的变化则正好相反;在整个演替过程中,土壤均为弱酸性;土壤中有机质和速效养分含量均从草灌阶段开始增加,到高山栎林阶段达到最大;全氮含量从草灌阶段开始增加,到高山栎林阶段达到最大;全磷含量分阶段增加,两个峰值分别出现在滇石栎和高山栎林阶段、高山栎林阶段;全钾含量随演替进行上升到滇石栎和高山栎林阶段达到最大后逐渐下降.  相似文献   
107.
自中国科技大学朱锡峰教授发明了农作物秸秆气化技术以来,合肥已成为大型秸  相似文献   
108.
干旱胁迫下柚木叶片生理指标的变化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用聚乙二醇-6000(PEG-6000)在室内模拟干旱条件,对1年生柚木苗进行渗透胁迫.在不同胁迫程度下,游离脯氨酸、可溶性糖、超氧化物岐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的表现出明显变化:各处理脯氨酸与可溶性糖含量均随胁迫进程表现“低—高”的变化趋势,且以20%的PEG浓度处理增加最明显;活性氧清除酶(SOD、POD)活性随胁迫进程则表现出“低—高—低”的变化趋势.轻度胁迫随胁迫的进行2种酶活性上升缓慢;而重度胁迫虽上升较快,但下降也极快.由此说明,柚木在干旱胁迫下通过增加渗透调解物质含量,降低水势,加强保水力来提高其抗旱能力;并通过增强抗氧化酶活性,提高抗氧化能力,可减轻干旱胁迫伤害.  相似文献   
109.
肥水又称培水或培养基础饵料生物,它是放虾苗前的极其重要的一个环节,关系到对虾养殖的成败.肥水具有饵料生物繁殖快、培养方法简单、节约成本和效果显著等优点.但有不少虾农对肥水作用认识不足、使用材料不当、肥水方法不对等现象,给对虾养殖带来许多麻烦和不应有的损失,为此谈谈对虾养殖中肥水的作用、时间、使用材料、方法和注意事项,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0.
桂西喀斯特植被恢复演替过程中物种多样性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桂西喀斯特地区石漠化后,植被自然恢复演替过程可分成草丛阶段、草灌阶段、藤刺灌丛阶段、次生乔林阶段和顶级群落阶段。以空间代替时间选取典型样地,分析了各阶段群落的物种组成,应用物种丰富度、Simpson指数、Shannon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分别研究各演替阶段草本层、灌木层、乔木层和群落总体的物种多样性。结果表明:在植被演替过程中,除草本层外,各生活型物种丰富度从草丛阶段开始增加,到次生乔林阶段达到峰值。草本层物种丰富度和Shannon指数略有波动,Simpson指数和均匀度都逐渐下降,到顶级群落阶段达到最低;灌木层、乔木层和群落总体各测度指数均表现为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但各测度指数达到峰值的阶段不同。草丛阶段物种多样性为草本层大于灌木层;进入草灌阶段以后,灌木层多样性上升并逐渐超过草本层;当乔木出现后,乔木层多样性最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