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1篇
农学   4篇
  1篇
综合类   13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3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从广西21个县(市)的采集玉米纹枯病标本,经分离纯化后获得126个丝核菌属菌株,其中多核丝核菌121株,双核丝核菌5株。菌丝融合群测试结果表明,多核丝核菌分别属于AG-1-IA(85.17%)、AG-1-IB(1.59%)、AG-4(3.87%)和AG-5(4.76%)融合群,双核丝核菌分别属于AGBb(2.38%)和AGK(1.59%)融合群。首次从玉米上分离到双核丝核菌AGBb融合群。不同融合群对4种供试杀菌剂的敏感程度存在明显的差异。AGB(b)、AG和AG-1-IB对供试杀菌剂多表现为高度的敏感性,AG-4和AG-5融合群则表现为中度的敏感性,而AG-1-IA敏感性最小。  相似文献   
22.
按照“化学农药环境安全评价试验准则”的规定,研究了毒死蜱在土壤中的主要环境行为——吸附性、移动性、挥发性及降解的特性。结果表明,土壤具有较强的吸持毒死蜱农药的能力,吸附常数(Kd)为:壤土213.51,粘土182.82和砂土157.01;毒死蜱属于在壤土、砂土中不易移动,在粘土中不移动的农药品种;毒死蜱在壤土和粘土属难挥发,在砂土属中挥发;毒死蜱在壤土、粘土和砂土中的降解半衰期分别为23.9d、12.6d和9.8d,属于易土壤降解的农药品种。  相似文献   
23.
不同用量高碳基有机肥对烤烟生长及产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高碳基有机肥在贺州烟区大面积推广应用及优质特色烟叶的生产提供参考,以K326为试验材料,采用大田试验方法,以不施用高碳基有机肥为对照,研究不同用量高碳基有机肥对烤烟产质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高碳基有机肥对烤烟的株高和单叶重无显著影响,但可显著提高烤烟的茎粗、有效叶片数和最大叶面积,烤后烟叶的总糖和还原糖含量也有一定幅度的提高;高碳基有机肥显著提高中部叶总氮、粗蛋白及烟碱含量,糖氮比、糖碱比及施木克值更接近优质烟叶的适宜值;施用高碳基有机肥可有效提高烟叶产量、产值及中上等烟比例,烟叶产量较对照分别提高5.15%、26.06%和20.31%,产值增值率分别提高9.90%,25.74%和28.41%。以施用高碳基有机肥750kg/hm~2净增产值最高,综合烟叶化学成分及协调性,施用高碳基有机肥750kg/hm~2的烟叶产量和经济效益均较高。  相似文献   
24.
广西水稻纹枯病菌菌丝融合群鉴定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广西36个县(市)采集水稻纹枯病标样,经分离纯化后获得186个丝核菌菌株。菌丝融合测试结果表明,这186个丝核菌菌株分别属于3菌丝融合群:即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 )的AG-1-IA 和AG-4融合群,双核丝核菌的AGBb融合群,出现的频率分别为96.4%、2.15%和1.62%。不同的菌丝融合群在菌丝生长速率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其中AG1-IA的生长速率最大,AGBb生长速率最小。  相似文献   
25.
采用形态学特征观察和多基因系统进化分析进行病原种类鉴定。结果表明:病原菌在PSA培养基上初生菌丝为白色,逐渐转变成墨绿色至灰黑色,孢子堆为橘红色,分生孢子为单细胞,无色透明,长椭圆形,8.5~17.5μm×3.5~4.5μm,有的含有1~2个油球,萌发产生附着胞;病原菌的ITS序列与果生刺盘孢菌(Colletotrichum fructicola)相似性最高,达99.7%;基于ACT、ITS、CHS-1、GPDH和TUB2基因序列构建的多基因联合系统进化结果显示,病原菌与果生刺盘孢菌的不同分离物聚集在同一个分支上,结合其形态学特征将病原菌鉴定为果生刺盘孢菌。  相似文献   
26.
广西玉米纹枯病菌的菌丝融合群及其对杀菌剂的敏感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广西21个县(市)的采集玉米纹枯病标本,经分离纯化后获得126个丝核菌属菌株,其中多核丝核菌121株,双核丝核菌5株。菌丝融合群测试结果表明,多核丝核菌分别属于AG-1-IA(85.17%)、AG-1-IB(1.59%)、AG-4(3.87%)和AG-5(4.76%)融合群,双核丝核菌分别属于AGBb(2.38%)和AGK(1.59%)融合群。首次从玉米上分离到双核丝核菌AGBb融合群。不同融合群对4种供试杀菌剂的敏感程度存在明显的差异。AGB(b)、AG和AG-1-IB对供试杀菌剂多表现为高度的敏感性,AG-4和AG-5融合群则表现为中度的敏感性,而AG-1-IA敏感性最小。  相似文献   
27.
泛素结合酶E2(ubiquitin-conjugating enzyme, UBC)在植物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参与植物的生长发育、逆境胁迫、免疫响应等生理活动。本课题组前期通过分析桑脉带相关病毒(Mulberry vein banding-associated virus, MVBaV)侵染的桑树品种‘桂桑优62号’(Morus atropurpurea)转录组获得了上调表达的基因MaUBC-C。为探究泛素结合酶MaUBC-C基因的功能,本研究以‘桂桑优62号’桑树为材料,克隆MaUBC-C的CDS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和表达模式分析,并对其进行原核表达获得该蛋白。结果显示,MaUBC-C编码区全长为567 bp,编码蛋白含188个氨基酸,大小为21.03 kDa,属于亲水、酸性、不稳定的核定位蛋白,具有保守的UBC结构域。将其氨基酸序列与其他物种的UBC氨基酸序列进行比对和进化分析,发现MaUBC-C与川桑MnUBC-C的相似性最高为98.40%,且具有最近的进化亲缘关系。荧光定量PCR分析MaUBC-C基因表达模式,结果显示MaUBC-C在桑苗的根、茎、叶中均有表达,其中在根部表达量最高,分别是茎和叶的1.24倍和1.71倍;对外源激素(ABA、GA、MeJA、SA)和非生物胁迫(低温、高温、高盐、干旱)处理均产生响应,且在ABA和MeJA处理下表现出显著上调,在24 h时的表达量分别为正常水平的29.55、9.05倍,推测MaUBC-C在桑树的生长发育中具有广泛的调控作用,参与桑树的激素信号转导和对非生物胁迫的防御反应。利用无缝克隆技术构建MaUBC-C原核表达载体pET-30a-MaUBC-C并转化大肠杆菌BL21,0.5 mmol/L IPTG在37℃条件下进行诱导,获得约为25 kDa的融合蛋白,与预期大小相符,为今后进行MaUBC-C基因功能研究提供了基础材料。本研究为进一步探究桑树泛素蛋白酶体途径的作用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