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2篇
农学   1篇
  5篇
综合类   54篇
畜牧兽医   82篇
植物保护   1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为明确噻虫嗪种衣剂对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生长发育和繁殖能力的影响,通过室内种群生命表方法分析不同浓度0.5、1、2、4 mL/kg噻虫嗪处理下草地贪夜蛾种群的生命参数。结果表明:草地贪夜蛾幼虫历期和世代周期随着噻虫嗪浓度的增加而延长,1 mL/kg浓度处理下雄成虫寿命为15.40 d,平均单雌产卵量为888.04粒,均显著高于对照和其它浓度处理,而雌成虫产卵前期为3.88 d,显著短于对照和其它浓度处理。噻虫嗪浓度对草地贪夜蛾蛹期和雌成虫寿命无显著影响,但对蛹重有一定影响,0.5、1 mL/kg浓度处理的蛹重与对照无显著差异,2、4 mL/kg浓度处理的蛹重随浓度增加而显著降低;幼虫存活率、化蛹率和羽化率随着噻虫嗪浓度的增加而降低。0.5、1 mL/kg浓度处理后雌成虫繁殖力和最高繁殖值较对照偏高,2、4 mL/kg浓度处理则相反。0.5、1 mL/kg浓度处理的草地贪夜蛾平均世代周期、净增殖率、内禀增长率、周限增长率均与对照无显著差异;2、4 mL/kg浓度处理的平均世代周期随着噻虫嗪浓度的增加而显著增加,净增殖率、内禀增长率、周限增长率则随着浓度的增加而显著下降。表明噻虫嗪种衣剂处理在较高浓度时对当代草地贪夜蛾种群有一定的抑制作用,随着药剂在植株体内的降解,这种抑制作用逐渐降低,低浓度处理对成虫生殖能力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2.
李祥瑞  金红 《畜牧与兽医》1998,30(6):245-247
使用伊氏锥虫可溶性抗原免疫小鼠,研究了同时注射重组牛白细胞介素-2(rBIL-2)对NK细胞杀伤活性及特异性抗体水平的影响。试验鼠随机分为4组:Ag组,rBIL-2组,Ag+rBIL-2组和PBS对照组。以LDH释放法和间接ELISA法分别检测脾NK细胞杀伤活性及抗体水平。结果表明,首次免疫后24d,Ag组NK细胞杀伤活性为31.6%,rBIL-2组为99.66%,Ag+rBIL-2组为98.98%,对照组为19.73%;抗体效价Ag组为24,Ag+rBIL-2组为26。说明rBIL-2可显著提高NK细胞杀伤活性及促进抗体生成,提高宿主免疫力。  相似文献   
63.
堆型艾美球虫感染具有寄生部位特异性,其寄生区位于鸡十二指肠,但造成这种特异性的机制尚不清楚。为研究在球虫侵入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的配体-受体分子,对堆型艾美球虫侵入相关蛋白微线蛋白3(MIC3)的受体分子VAPB进行克隆及表达。从鸡十二指肠中分离获得肠道上皮细胞,提取细胞RNA,利用RT-PCR技术扩增VAPB基因。分析VAPB基因的分子特征,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ET-32a-VAPB,利用大肠杆菌对其进行表达、纯化,并制备大鼠抗重组VAPB蛋白多抗。序列分析揭示了VAPB具有一个完整的开放性阅读框,含有732个碱基对,编码244个氨基酸组成的分子量约为26.8 kD的蛋白,其重组蛋白rVAPB分子量约为45 kD。序列分析表明其等电点约为7.30,无信号肽,含跨膜区、多个O-糖基化位点和磷酸化位点;进化树分析表明鸡的VAPB氨基酸序列与一些动物如Numida meleagris和Coturnix japonica等亲缘关系较近。原核表达、纯化重组蛋白VAPB并获得抗rVAPB大鼠血清。Western blot分析表明鸡十二指肠上皮细胞中的天然VAPB蛋白可被抗rVAPB大鼠血清识别。结果表明:成功制备了重组蛋白VAPB及抗rVAPB大鼠血清,为研究VAPB蛋白在堆型艾美球虫侵入过程的作用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64.
将柔嫩艾美球虫DNA疫苗pcDNA4.0(c)-pEtK2-IL-2以50μg分别对14日龄和21日龄雏鸡进行胸部肌肉注射免疫,28日龄对各未免疫组与免疫组鸡分别口服接种柔嫩艾美球虫、巨型艾美球虫、堆形艾美球虫和毒害艾美球虫孢子化卵囊,36日龄剖杀,分析比较免疫保护效果。结果显示,柔嫩艾美球虫攻毒免疫试验组与柔嫩艾美球虫攻毒未免疫对照组比较,增重、盲肠病变记分、OPG值差异显著(P〈0.05),免疫保护效果明显,抗球虫指数(ACI)达186.50;而巨型艾美球虫、堆形艾美球虫和毒害艾关球虫攻毒免疫试验组的ACI分别为147.85、142.71和153.82,增重、盲肠病变记分、OPG值和ACI与相应的攻毒未免疫对照组比较,均有不同程度改善,免疫保护效果不明显。表明,该DNA疫苗对柔嫩艾美球虫的攻击具有完全免疫保护作用,而对巨型艾美球虫、堆形艾关球虫、毒害艾美球虫的攻击具有部分交叉保护力。  相似文献   
65.
明确草地贪夜蛾的寄主偏好性有利于更好地掌握其田间种群发生动态,指导农业防控。本文分别以玉米、小麦及其田间常见的禾本科杂草为测试对象,研究草地贪夜蛾成虫、幼虫对嗜食寄主及禾本科杂草的选择性和初孵幼虫取食不同植物的存活率。结果表明:草地贪夜蛾成虫产卵具有明显的选择性,在玉米上日均产卵量为(315.59±49.87)粒,占在所有供试植物上总产卵数量的71.17%,显著高于其在玉米田禾本科杂草上的日均产卵量,其在玉米田不同种类杂草上的产卵量差异不显著。草地贪夜蛾成虫在小麦上的日均产卵量为(243.40±18.24)粒,占所有供试植物上总产卵数量的46.98%,且显著高于在麦田禾本科杂草上的产卵量。1~2龄幼虫对玉米和马唐的取食选择率无显著差异,但显著高于玉米田其他杂草;1~3龄幼虫对小麦和节节麦的取食选择率无显著差异,但显著高于麦田其他杂草;对供试杂草的取食选择率随龄期增高逐渐降低,对玉米和小麦的选择性随龄期增加而增强;草地贪夜蛾1龄幼虫在玉米及玉米田禾本科杂草上的存活率无显著差异,最低为95.89%;在小麦及麦田禾本科杂草上,以雀麦上的成活率最低,为85.22%,显著低于小麦和其他禾本科杂草。  相似文献   
66.
试验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技术,从鸡脾淋巴细胞中扩增出鸡的α干扰素(ChIFN-α)基因,将包括ChIFN-α编码区的cDNA片段克隆到pMD 18-T载体中,并对该片段进行序列测定,序列分析表明克隆的ChIFN-α基因的开放阅读框(ORF)为582bp,与GenBank内已发表的ChIFN-α序列进行对比,同源性高达98.6%~99.8%。进一步分析各国家和地区上传至GenBank的ChIFN-α基因发现,ORF和编码的氨基酸长度一致,未见地域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67.
以大家畜和小鼠感染试验比较了我国南、北两大疫区伊氏锥虫株及南方疫区动基体株和无动基体株的致病力。结果显示,感染南方疫区动基体株和无动基体株的马属动物和牛的临床及血检变化极为相似,感染后者的小鼠平均存活时间比感染前者的长16h,但两虫株致病力无明显统计学差异。感染北方疫区动基体株小鼠的平均存活时间比感染南方株的长,与感染南方疫区动基体株组间差异显著(P<0.05),与无动基体株组间差异极显著(P<0.01)。提示北方疫区虫株致病力弱于南方疫区虫株。  相似文献   
68.
山羊IL-2基因cDNA的克隆、鉴定及序列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GenBank发表的山羊(Capra hircus)IL-2基因序列,设计了一对引物。以ConA刺激的外周血淋巴细胞为材料用RT-PCR的方法。从总RNA中扩增出山羊IL-2基因。琼脂糖电泳显示扩增片段约为500bp。分离纯化片段,克隆入表达质粒pBV220,经酶切鉴定,测序结果显示,克隆的山羊IL-2基因与GenBank上发表的序列一致。该序列与绵羊(Ovis aries)和牛(Bas taurus)的IL-2基因序列同源性最大,在96%以上,氨基酸和抗原性比较分析认为,山羊IL-2与绵羊及牛的IL-2在这两方面有较大的同源性。  相似文献   
69.
奶牛结肠小袋纤毛虫病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结肠小袋纤毛虫 (Balantidiumcoli )属纤毛虫纲 ,毛口目 ,小袋科 ,小袋属。自 185 7年Masten发现结肠小袋纤毛虫以来 ,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都相继发现了结肠小袋纤毛虫病。结肠小袋纤毛虫主要感染猪和人 ,有时也感染牛和羊 ,轻度感染时不显症状 ,严重感染时有肠炎症状。在临床上 ,猪常见发病 ,牛发病的较少。最近 ,我们在临床上遇到一起奶牛严重发病的案例 ,经过治疗 ,全部恢复。现将有关情况报道如下。1 发病情况某养殖户饲养 2 4头奶牛 ,于 2 0 0 2年 1月份用左旋咪唑或丙硫咪唑进行驱虫 ,3月份又用某研究所的牛津 1…  相似文献   
70.
根据GenBank中的牛IL-2基因序列,设计一对引物Pa和Pd,以牛外周血淋巴细胞为材料,用RT-PCR方法扩增得到牛IL-2 cDNA,测序发现在扩增产物的第240位缺失了一个A碱基。采用重叠延伸剪接术(SOE法)向突变体定点插入该碱基,然后与表达载体连接,获得了正确的表达产物。经RT-PCR检测证明,重组的牛IL-2蛋白具有较好的生物学活性,能诱导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干扰素IFN-γ的产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