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2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8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4篇
  3篇
综合类   43篇
农作物   3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138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3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5 毫秒
191.
三十烷醇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农业上应用比较广泛,但在畜禽方面研究较少,且结果亦不一致,而在抵抗畜禽热应激方面的研究尚未见报道.因此,为了研究三十烷醇抗畜禽热应激的效应,作者选用小白鼠做了动物试验,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2.
利用汉普夏公猪与约克夏母猪交配所生二元母猪,再用长白公猪交配产生长汉约三元杂交商品猪。胴体瘦肉率为61.05%,生长肥育猪20-95公斤阶段,日增重826克,每公斤增重耗料3.01公斤。长×汉约初产母猪窝产仔10.3头,经产母猪12.4头,仔猪35日龄断乳个体重8.71公斤  相似文献   
193.
用12种限制性内切酶分析了6个地方绵羊品种线粒体DNA(mtDNA)细胞色素b(cytb)基因的RFLP。结果表明,在71只绵羊个体中,检出的14种限制性态型可归结成4种单倍型,其间的差异主要来源于几个限制性位点的点突变;4种单倍型间和6个绵羊群体间的平均遗传距离(D)分别为0.412%和0.041%,遗传多态程度(π)为0.028%,说明遗传多样性较为贫乏;单倍型聚类结果和群体聚类结果提示,我国地方绵羊品种的起源可能是单一的。  相似文献   
194.
快慢羽基因对坝上长尾鸡早期体重与羽速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坝上长尾鸡快慢羽基因对早期体重与羽速生长的影响,对0~10周龄坝上长尾鸡体重与羽速生长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坝上长尾鸡快羽与慢羽0~10周龄体重差异不显著(P0.05),快羽鸡主翼羽和副翼羽长度在2周龄时显著大于慢羽(P0.05),随着周龄增加差异逐渐减小,育雏期末差异不显著(P0.05),8周龄慢羽鸡主翼羽和副翼羽长度显著大于快羽(P0.05)。快羽鸡1~3周主翼羽与副翼羽差异较小,随着鸡的生长差异增大,慢羽鸡1~4周主翼羽与副翼羽差异较大,随着鸡的生长差异减小,育雏期结束时,主翼羽发育优势体现出来,因此,1~4周翼羽的生长可以作为坝上长尾鸡快慢羽鉴定的辅助方法。快羽鸡在1周龄开始长出尾羽,慢羽鸡在3周龄以后开始长出尾羽,可以根据尾羽的生长情况对坝上长尾鸡进行快慢羽鉴别,鉴定时间最好控制在1~6周。  相似文献   
195.
《生物统计》课程教学心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生物统计课程是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的原理在生命科学中的应用,揭示生命科学中随机现象的规律性。"样本推断总体"是课程的核心,"参数和统计量"是其两个基本点,"统计量和概率分布的关系"是统计分析的主线,"各种假设检验"是主线上的运输工具。围绕统计课程内容采用多种授课方式,其中微机室授课能够充分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教学效果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96.
前黑素小体蛋白基因(premelanosome protein gene,PMEL)可以直接启动黑素小体内纤维的形成,促进黑素小体合成,是调控动物毛色的主要候选基因之一。目前关于北极狐(Vulpes lagopus)毛色差异表达基因的相关研究相对较少,本研究旨在筛选调控北极狐毛色的PMEL基因的启动子核心区域及转录因子。研究通过基因组测序技术,获得了北极狐PMEL基因启动子序列,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其核心启动子区域和转录因子结合位点进行预测;以北极狐基因组DNA为模板,扩增出该基因不同长度的启动子缺失片段,并连接至p GL3-Basic载体,将重组质粒瞬时转染到A375和293T细胞,利用基因检测仪进行活性验证。结果表明,成功构建了8个含有不同长度启动子片段的重组质粒,经双荧光素酶活性检测发现北极狐PMEL基因的-1 162/+8区域为核心启动子区域;生物信息学预测分析发现在北极狐PMEL基因的-1 162/-655区域存在5个转录因子结合位点,分别为Sp1(-966/-952)、Sp1(-912/-900)、Sp1(-750/-736)、NF-1(-712/-699)和NF-1(-682/-673);利用重叠延伸PCR技术成功构建了5个突变载体,经双荧光素酶活性检测发现该5个突变载体活性均显著下降(P0.05),表明这5个转录因子是北极狐PMEL基因转录调控的正调控元件。本研究为探究该基因的表达调控机制提供了科学依据,并为北极狐毛皮品质分子育种和彩色毛皮材料的创制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197.
山羊mtDNA多态性及其起源分化研究   总被引:26,自引:6,他引:20  
本文用14种识别6碱基的限制性内切酶ApaⅠ、BamHⅠ、BglⅠ、BglⅡ、DraⅠ、EcoRⅠ、EcoRⅤ、KpnⅠ、PvuⅡ、PstⅠ、SacⅠ、SmaⅠ和XhoⅠ研究了来自我国12个省和自治区共计18个地方山羊品种218个体mtDNA的RFLP,并运用Nei氏公式计算了各限制性类型间的遗传距离P和群丛遗传多态度π值。结果表明,在研究的所有个体中共检测到41个酶切位点,18种限制性态,其中B  相似文献   
198.
为研究散养和笼养条件下燕山红玉肉鸡的生长发育规律,本试验选取400只同一批培育出来的燕山红玉雏鸡,公母各20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100只,两组散养、两组笼养,并分别称取初生重。试验时长5个月,第1个月每周测量1次体重,之后每月测量1次体重体尺,每次测量时从100只鸡中随机选择30只,试验期间各组肉鸡除饲养模式不同外,其他因素均保持一致。结果显示:燕山红玉肉鸡的体重在0—4周龄增长速度缓慢,4—12周龄生长速度最快,各体尺指标在1—2月龄迅速增长。散养燕山红玉肉鸡日增重在第8周达到最大值,笼养燕山红玉肉鸡日增重在第12周达到最大值;且从8周龄开始,散养燕山红玉公鸡体重一直极显著大于母鸡体重,从4周龄开始,笼养公鸡体重极显著大于母鸡体重;总体而言,笼养组的增重速度比散养组快。散养燕山红玉肉鸡前期以体斜长、胸宽、胸深、胸围的发育为主,后期以胸骨长的发育为主;20周龄散养公鸡胸深及胸骨长、笼养肉鸡胸宽和母鸡体重的变异系数均大于10%,在选育上具有很大潜力,同时燕山红玉肉鸡体重的变异系数较大,遗传变异丰富。  相似文献   
199.
为了建立梨形虫(Piroplasmida)和伊氏锥虫(Trypanosoma evansi)的双重PCR检测方法,试验根据梨形虫的18S rRNA基因和伊氏锥虫的kDNA基因设计两对特异性引物,以吕氏泰勒虫和伊氏锥虫阳性样品DNA为模板进行单重PCR和双重PCR,并对双重PCR的退火温度进行优化,对本研究建立并优化的双重PCR方法进行特异性试验、敏感性试验及临床样品的检测。结果表明:本研究建立的双重PCR方法能够扩增出350 bp和600 bp的特异性目的条带,而无浆体、肝簇虫、弓形虫和埃立克体样品均呈阴性,梨形虫和伊氏锥虫最低检测浓度分别为54.70 fg/μL和14.30 fg/μL,用本试验建立的方法对临床样品的检测结果与对照方法(巢式PCR)检测结果一致。说明本研究成功建立了灵敏、快速、简便、特异性高的双重PCR检测方法,能够用于梨形虫和伊氏锥虫的临床检测及流行病学调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