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0篇
林业   5篇
综合类   16篇
畜牧兽医   29篇
园艺   8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2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用扫描电镜和光学显微镜观察了河南三种松树上的疱锈病菌锈孢子表面形态。结果表明,华山松上的锈孢子形态与东北的红松及国外的五针松类疱锈菌形态一致,应定为茶藨生柱锈菌[Cronartium ribicola J.C.Fisch.eX Raben.)。油松和黄山松上的锈孢子形态与马尾松及其他二针松类的松、芍柱锈菌[Cronartium flaccidum (Alb.et schw.)wint.)形态一致,应定为同种。  相似文献   
12.
苹果主要病虫害综合治理技术研究与示范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按照“系统论”的方法,在苹果园生态系中,初步建立了河南省苹果产区叶果主要病虫害综合治理技术体系。经连续三年应用,综合治理园和对照园相比,病虫果率减少35.3%~53.2%,落叶率减少51.6%~70;9%,产量提高62.95%,并增强了苹果耐贮能力,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13.
<正>副猪嗜血杆菌病,在临床上以高热、咳嗽、呼吸困难、关节肿胀为主要症状;哺乳、保育、育肥前期的猪群发病较多。该病发生多为条件性致病因素引起,如天气突变、长途运输、饲养管理不当,极易造成该病发生,给养猪场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在此,再谈副猪的综合防控,以防病于未然、减少发病损失。1发病流行新特点1.1发病范围增大以哺乳仔猪4月龄猪多发,5~8周龄为高发,发病范围的增宽成为一大特点;发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苹果斑点病菌(Alternariamali)和霉心病菌(Alternariaalternata)在形态学、生物学和致病性方面的比较,发现斑点病菌和霉心病菌在形态特征上相似,但在分生孢子大小、喙胞长短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在营养介质上斑点病菌喜好红星叶和果实煎汁,霉心病菌则不喜好红星叶煎汁;两种病菌的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对温度、湿度、pH值的要求相似;两者在致病性方面有差异,班点病菌是霉心病的病原菌之一。  相似文献   
15.
产蛋鸡卡氏白细胞原虫病的诊治李秀生(山东省科学院兽药厂250014)山东阳谷县以专业户饲养为主的大批蛋鸡场,1996年7月上旬开始,出现多起鸡冠发白,产蛋率下降病例。一、流行情况96年7月上旬,零星鸡场出现蛋壳变脆,软蛋壳增多现象,当时以为是饲料中的...  相似文献   
16.
<正> 河南省红枣产量居全国首位,但由于枣锈病的为害,常造成减产甚至绝收.三年来曾对此病的发生、危害和药剂防治,进行了研究,现综述如下.一、枣锈病的危害性据统计,年产三千多万斤的内黄枣区,1970、1976和1977年都因枣锈病流行,使叶、果早落,仅收次枣300——400万斤.1980年红枣采收季节,又曾调查了新郑枣区锈病严重树与轻病树的鲜枣百粒重(见表1).由表1可知灰枣因锈病可使百粒重减  相似文献   
17.
<正>猪弓形体病是高温、潮湿季节高发病之一,是由龚地弓形虫引起的人兽共患寄生原虫病,本病以高热、呼吸及神经系统症状、动物死亡和怀孕动物流产、死胎、胎儿畸形为主要特征。可通过口、眼、鼻、呼吸道、肠道、皮肤等途径侵入猪体,猪表现为高热、喘气、皮肤发红等,易被误诊为猪瘟、链球菌病、感冒等疾病,且极易继发混感多种疫病,给养猪户造成巨大经济损失。笔者现就一较典型的猪弓形体病  相似文献   
18.
山茱萸炭疽病(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85—1987年观察了山茱萸炭疽病的症状表现,分离出了炭疽病菌。根据该病菌分生孢子的形态特征、培养性状和寄主较广泛等持点,鉴定为胶胞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 Penz.)。生物学特性测定结果表明,分生孢子在温度为23—28℃、相对湿度100%及在1%蛋白胨,查彼氏培养液中萌发率最高;病原菌在以甘露糖为碳源的培养液上生长最好,在以硫酸铵为氮源的培养基上生长最差;分生孢子在黑暗和散光条件下萌发正常,荧光灯和黑光灯照射后对孢子萌发有影响,紫外光对分生孢子有强烈杀伤作用。  相似文献   
19.
正1加深对蓝耳病病毒的认识蓝耳病病毒极易变异;目前对蓝耳病的免疫学机理还不完全清楚;它的体液免疫产生较晚,大约在4周以上;具有多重感染的特性,特别是和圆环病毒混合感染时,会影响到猪瘟和伪狂犬病的免疫,从而造成更大的经济损失;可使用稳定、安全的弱毒疫苗防疫。2对蓝耳病的防控2.1改善环境,提高饲料营养水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