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7篇
林业   1篇
农学   7篇
  2篇
综合类   63篇
农作物   4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56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2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1.
以末龄大腊螟幼虫为测试对象,采用Miller的一对一方法,研究了Steinernema feltiae和Heterorhabditis megidis的Nictating行为、寄主刺激及活动能力对其侵染办的影响。实验证明,H.megidis在泥炭基质上表现Nictation行为,但S.feltiae不表现典型的Nictating行为,仅身体的一部分左右摇摆。H.megidis表现Nietation行为或受昆虫寄主刺激线虫个体的侵染力显著高于无Nictation行为或未受昆虫寄主刺激线虫个体的侵染力,线虫的活动能力越强其侵染力越强;S.feltiae线虫侵染前的身体摇摆行为和昆虫寄主的刺激对线虫的侵染力无显著影响;活动能力较强或活动能力较弱的线虫个体,侵染力要高于活动能力居中的线虫个体。  相似文献   
12.
嗜线虫致病杆菌XenorhabdusnematophilusHB310是与昆虫病原线虫SteinernemacarpocapsaeHB310共生的细菌。对X.nematophilusHB310杀虫活性的测定结果表明:该共生菌菌液对小菜蛾、菜粉蝶和云斑粉蝶等幼虫均有较高的胃毒杀虫活性,饲喂蘸有该菌液的甘蓝叶片72h后,小菜蛾2龄幼虫、云斑粉蝶1龄幼虫校正死亡率达100%,96h菜粉蝶1龄幼虫、云斑粉蝶4龄幼虫的校正死亡率也分别达到100%。云斑粉蝶1龄幼虫最敏感(LC50为6 4998×105cells/mL),其次为小菜蛾2龄幼虫(LC50为1 3614×106cells/mL)和菜粉蝶1龄幼虫(LC50为2 7418×106cells/mL)。深入研究发现胃毒杀虫活性物质在该菌对数生长初期就开始产生,对数生长中期已达到最大量。生测结果表明:胞内、胞外分泌物中都含有较强的胃毒杀虫活性物质,5 994×108cells/mL的原菌液、细胞及同样浓度的菌液上清和胞内上清120h对1龄菜粉蝶幼虫的胃毒杀虫活性均在90%以上,上清的胃毒活性最低,与原菌液、细胞及胞内上清的胃毒活性差异显著。X.nematophilusHB310的Ⅱ型菌菌液的胃毒杀虫活性较低,只有Ⅰ型菌的1/3左右。  相似文献   
13.
用玉米秸粉与草木樨粉各占30%的颗粒料进行了饲喂生长兔对比试验。饲养试验结果,生产性能没有明显差别;消化试验结果,能量及主要营养成分消化率相近。饲喂含30%玉米秸粉的颗粒料可使每 Kg 增重的饲料费用降低23.3%。说明玉米秸粉用于家兔日粮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
二化螟盘绒茧蜂寄生对寄主二化螟幼虫免疫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明二化螟盘绒茧蜂Cotesia chilonis (Matsumura)寄生对寄主二化螟Chilo suppressalis (Walker)幼虫血细胞和体液免疫反应的影响,观察并测定了二化螟盘绒茧蜂寄生引起二化螟幼虫血细胞数量、延展、存活、吞噬和包囊作用以及血淋巴酚氧化酶活性等的变化。结果显示,二化螟幼虫血细胞总数在寄生后1天即显著高于对照。其中,颗粒血细胞和浆血细胞在寄生后的数量变化均与血细胞总数变化相似,颗粒血细胞在寄生后3天、浆血细胞在寄生后0.5天起即分别与其对照差异显著,但两种血细胞在血细胞总数中各自所占的比例与对照多无显著差异。二化螟幼虫血细胞延展能力在寄生后0.5天受到显著抑制,此后与对照无显著差异;同时寄生可增加寄主血细胞的死亡率。寄主幼虫血细胞的吞噬作用在寄生后2天起显著降低;包囊作用则在寄生后1天起显著降低。二化螟幼虫被二化螟盘绒茧蜂寄生后,血淋巴酚氧化酶活性显著升高,但随后呈逐渐下降趋势。研究结果说明,二化螟盘绒茧蜂寄生使寄主二化螟幼虫的免疫反应呈现一定的规律变化。  相似文献   
15.
选取1991、2001、2010年遥感影像数据(Iandsat TM/ETM),通过几何校正等预处理,在地理信息系统平台上对巴里坤湖区面积进行水体辨识与水域面积计算。同时,结合1981-2011年研究区站点的气象数据,探讨其对气候变化的基本响应状况。结果表明,1991年巴里坤湖总水域面积为97.47 km2,2001年为45.65 km2,2010年为36.18 km2,湖泊水域面积萎缩,是气候因素和人为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通过在日粮中添加不同剂量的三氧化二砷,研究了三氧化二砷对蛋用小公鸡生长的影响。其结果表明:小剂量(0.5,1ppm)时,促进生长;较大剂量(2,4,8ppm)时,抑制生长。  相似文献   
17.
稻田常用农药对四地区二化螟盘绒茧蜂雌成蜂的触杀毒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明确稻田常用农药对二化螟幼虫期优势寄生性天敌二化螟盘绒茧蜂Cotesia chilonis(Mat-sumura)的毒性,采用药膜法在室内测定了7种杀虫剂原药以及18种常用农药制剂对扬州、安吉、金华和乐清4个地区二化螟盘绒茧蜂雌成蜂的触杀毒性。结果表明,7种杀虫剂原药中氟虫腈、毒死蜱和三唑磷对该蜂毒性较高,杀虫单、吡虫啉和阿维菌素次之,氯虫苯甲酰胺则最低。12种杀虫剂制剂中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和3种阿维菌素相关制剂对该蜂毒性相对较低,其余均具高毒性;4种杀菌剂中的异稻.三环唑对该蜂高毒,苯甲.丙环唑次之,井岗.蜡芽菌(井冈霉素)和盐酸吗啉胍.三氮唑核苷则毒性最低;2种除草剂中苄嘧.丙草胺毒性高于苄.二氯。此外,同一种药剂对不同地区雌蜂的毒性也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8.
部分国内外小麦种质资源对燕麦孢囊线虫的抗病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燕麦孢囊线虫是小麦生产上的重要病原线虫。为筛选抗燕麦孢囊线虫的小麦种质资源,采用室内接种方法测试了104个国外小麦品种(系)和37个国内小麦品种对燕麦孢囊线虫的抗病性,并利用不同抗性评价标准在自然病田对37个国内小麦品种的抗病性进行了评价。室内接种试验表明,104份国外小麦品种(系)中有高抗品种(系)14个,中抗品种(系)12个,中感品种(系)27个,其他均属高感,37个国内参试品种均属感病品种。自然病田鉴定结果表明,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对37个国内品种的评价结果具有较大差异。依据Andersen等的评价标准,37个小麦品种中有7个品种表现感病,30个品种表现抗病,与室内接种测试结果差异较大;依据Ireholm的标准,仅良星66表现抗病,其他品种均表现感病,与室内测试结果接近;依据Soriano等的标准,37个品种均表现感病,与室内测试结果相同。建议在筛选抗孢囊线虫小麦资源时首先采用Andersen等的标准进行初筛,然后利用Soriano等的标准进行田间评价。  相似文献   
19.
河北省异小杆类昆虫病原线虫种类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形态与分子生物学特征对从河北省分离的40个异小杆类昆虫病原线虫种群进行鉴定,其主要形态特征(4个典型种群平均值):侵染性幼虫体长=550(520—610)μm,体宽=22.2(20—24)μm,尾长=85,7(80-88)μm,E%=112.5%(105%-119%);雄虫交合刺长度=36,8(33,75—39,0)μm,引带长度=17,9(16.3—20.0)μm,GS%=0,49(0.41—0.59),SW=1,25(1.15—1,43),与嗜菌异小杆线虫Heterorhabditis bacteriophora形态特征相近。经对其中二个典型种群的ITS-rDNA测序,其ITS1-rDNA序列与已知种类H.bacteriophora的ITS1-rDNA序列相差小于1,2%,和H.argentinensis的差异小于1,5%,而与其他种类的差异则高达18.7%以上。综合其形态与分子特征,确定河北省的异小杆类线虫为嗜菌异小杆线虫。  相似文献   
20.
海藻饲料的营养及其在养殖业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海藻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微量元素和生物活性物质,具有促进动物生长和繁殖、提高免疫力、改善动物产品质量等功能,是一种新型的饲料资源,值得在养殖业中推广应用。现对海藻的营养成分、生物学功能及其在养殖业中的应用和开发前景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