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3篇
农学   7篇
基础科学   1篇
  5篇
综合类   17篇
农作物   3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22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为研究寒地水稻产量的稳定性和适应性,将11个黑龙江省垦区水稻品系布置在8个不同生态点,使用主效可加互作可乘模型进行稳定性和适应性评价。结果显示,基因型与环境互作对产量的影响最大,其次为环境,基因型最低。参试材料稳定性最好的是建09-19,其次是龙粳21,稳定性最差的是垦稻10-2206;试验点中对产量鉴别力最强的是二九一农场,其次是八五六农场,再次为八五○农场,最差的为江川农场。建09-17在八五○农场和八五七农场,垦10-1624在八五六农场,垦稻10-2206在二九一农场和友谊农场,垦09-1709在江川农场、农垦水稻所和兴凯湖农场表现出最佳适应性。  相似文献   
22.
精粗比对反刍动物采食行为及饲料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适宜的精粗料比例是科学饲养反刍动物的基础,合理的精料投入及其与粗饲料的配比对优化反刍动物瘤胃环境具有潜在的益处。国内外学者对反刍动物营养物质消化代谢规律及影响因素作了不同侧面的研究,在我国现有饲草饲料条件下,既提高反刍动物的生产性能,又能改善动物产品质量,己成为目前我国反刍动物养殖业发展中亟需解决的问题。不同精粗比对反刍动物消化代谢有重要影响,适宜的精粗比对高效利用饲料、指导生产实践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23.
近几年,祖寺村经济在各方面都得到了稳定发展,农民收入也实现了相应增长。但是随着经济的增长,农村产业结构不合理、农民收入增速减缓等许多矛盾也暴露了出来。为此,分析了祖寺村的产业结构状况以及存在问题;提出今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对策。  相似文献   
24.
为明确生物炭连续还田对苏打盐碱土稻田的改良效果,于2014—2019年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生物炭连续还田对苏打盐碱土稻田养分含量、电导率、pH值、酶活性和腐殖质组分的影响。结果表明:生物炭还田量为7.5~16.5 t·hm-2时,土壤全氮、全磷、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分别提高19.09%~30.00%、34.58%~45.37%、19.04%~39.16%、38.65%~63.12%(P<0.05);生物炭还田量12.0~16.5 t·hm-2,土壤碱解氮含量提高5.34%~6.87%(P<0.05);土壤电导率随生物炭还田量增大呈先增后降的趋势,峰值在7.5 t·hm-2;土壤pH值与生物炭还田量显著正相关,并且生物炭12.0~16.5 t·hm-2 pH值显著高于不添加生物炭处理;生物炭年还田量7.5~12.0 t·hm-2时,有机质含量、腐殖质全碳量、胡敏素碳量分别较不添加生物炭处理提高48.74%~70.51%、47.40%~69.94%、68.94%~96.48%;HA/FA和PQ随生物炭还田量增大呈先增后降的趋势,峰值在12 t·hm-2;生物炭还田量7.5 kg·hm-2时,脲酶活性较不添加生物炭处理提高89.03%(P<0.05),碱性磷酸酶降低41.27%(P<0.05);生物炭还田量12.0 kg·hm-2时,脲酶活性提高53.33%(P<0.05),蔗糖酶活性提高41.84%(P<0.05)。因此,生物炭连续还田能够有效改良苏打盐碱土稻田,7.5~12.0 t·hm-2为适宜生物炭还田量。  相似文献   
25.
在弱势群体扶持体系中,作为社会公众利益代表的政府,理应承担起不可推御的责任。政府在解决社会弱势群体问题上的职能应涵盖以下几个层面:完善政府转移支付制度与社会保障体系,为社会弱势群体提供最基本的物质扶持;实施宏观政策倾斜,为社会弱势群体创造良好的参与与发展机会;借助于制度创新与自我素质优化的双重推动,为社会弱势群体提供必要的环境扶持;发育与健全中介服务组织,为社会弱势群体提供必要的组织扶持。  相似文献   
26.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和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奶牛的冷冻精液技术在我国得到了很快的普及和发展,现在利用优秀种公牛精液开展人工授精已成为我国奶牛配种的主要方式,其目的是利用最好的种公牛,让其将优良性能更多的遗传给下一代。但是,实际生产中奶牛场(户)对待产奶牛的饲养管理十分重视,忽视人工授精时种公牛的选择及精液的品质,人工授精技术操作不规范,导致受胎率低,后代生产性能提高不明显。针对上述问题本文从以下四个方面阐述如何有效地利用优秀种公牛精液以发挥其优良的遗传性能。  相似文献   
27.
东北地区水稻品种与日本引进品种遗传多样性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20个表型性状和40个SSR标记,对我国东北18份水稻选育品种和13份日本引进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共检测到82个表型变异和108个SSR等位基因,其中中国东北水稻品种表型变异数和SSR等位基因数分别为72和103个(平均2.54个),日本引进品种表型变异数和等位基因数分别为63和94个(平均2.32个)。遗传变异主要...  相似文献   
28.
以苏打盐碱土为供试土壤,设置0,3.0,7.5,12.0,16.5 t/hm2 5个梯度生物炭还田量,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不同量生物炭连续多年还田对苏打盐碱水稻土养分及真菌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1)不同量生物炭还田后,提高了土壤pH、有机质、速效钾、有效磷和全磷含量,土壤全氮和全钾含量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对盐碱土起到了改良的效果。(2) Illumina MiSeq测序结果表明,还田量为7.5 t/hm2时,Aphelidiomycota、担子菌门以及链格孢属的相对丰度显著高于对照;还田量为12.0 t/hm2时,子囊菌门、毛霉亚门以及被孢霉属的相对丰度显著高于对照,相关分析显示土壤理化特性与菌门和菌属的相对丰度关系密切,表明生物炭通过调节土壤的理化特性,从而影响真菌的相对丰度。(3)生物炭还田处理对土壤真菌α多样性影响不显著,对土壤真菌群落结构产生一定的影响,其中高生物炭还田量处理对其影响更为显著。进一步利用冗余分析(RDA)研究影响群落结构变化的环境因子表明,全钾含量对群落结构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29.
在全面分析安新县春尺蠖发生特点的基础上,提出加强监测,及时确定并发布防治适期、优先飞机与大型施药器械配合施用,以专业化防治,物理农业防治措施为主,加强宣传、联防联控、保护利用天敌等综合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30.
为了解某奶牛养殖场奶牛临床乳房炎的致病菌及酸性电解水对奶牛乳房炎致病菌的体外杀菌效果,本试验采集该奶牛养殖场临床乳房炎患病奶牛乳样,对乳样中的病原菌进行分离后通过革兰氏染色和镜检、生化试验、16S rDNA基因序列分析鉴定病原菌种类,并对分离菌株进行药敏试验和动物致病性试验,通过体外杀菌试验分析酸性电解水对分离菌株的杀菌效果。结果表明:分离菌株在Baird-Parker(BP)培养基上生长良好,培养24 h后可见菌落表面光滑,呈灰黑色,无透明圈。革兰氏染色、镜检可见分离菌株呈蓝紫色并排列成葡萄串状,将该分离菌株命名为QSPT2023。分离菌株QSPT2023与葡萄球菌属的生化特性基本一致;16S rDNA基因序列与GenBank收录的产色葡萄球菌OP068076.1的基因序列相似性最高,为99.93%;与产色葡萄球菌OP068076.1位于系统发育树的同一分支,亲缘关系最近;与产色葡萄球菌KJ783397.1、LC317309.1、ON715882.1的亲缘关系较近,与金黄色葡萄球菌、腐生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等的亲缘关系较远;对氯霉素、头孢噻肟、头孢呋辛、头孢氨苄、头孢他啶、头孢唑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