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篇
  免费   2篇
综合类   12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6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发挥生物饲料技术优势 促进养殖业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配合饲料品质特性,简要分析养殖业污染原因及其对生产可持续发展的影响;从技术角度论述了生物饲料及其产业发展对改善养殖业污染所具有的潜在功能优势、研究开发生物饲料的重要意义、科学发展途径、有利条件与急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32.
动物的自然状态如行为习性、体型体态、生长发育、生殖繁衍等生物学特性,是经千万年自然选择、物种进化过程中形成的,与生存环境相适应的性能。在这种自然健康状态下,动物最具生存、生产优势。专家指出,营造出适宜动物生物特性、生理调节范围的环境,还动物以自然状态下健康存活的条件,才能实现动物健康养殖。而制止掠夺性生产行为,给动物生存环境以更多的改善,是目前实现现代化高效率养殖生产最重要的环节。检查我们养殖业发展的技术内涵,不难发现,我们提倡科学养殖,但实际上许多时候没有用科学的态度对待科学技术,许多问题是技术滥用造成的。科学技术若不讲究条件、范围的滥用,有时会导致灾难性后果。现代畜牧业规模化养殖生产方式是建立在种畜生产与繁育体系、动物疫病防控技术体系、动物饲料营养技术体系以及工业化生产所需的养殖设施设备研究开发等一系列科技成果基础上的,这些技术的集成、组装,综合、合理的应用是可以实现动物在健康基础上的高效率生产的。但在现实规模化养殖生产实际中,极为常见的是单项技术重点使用的现象。单项技术的应用虽能激发动物局部功能的极至发挥,如当用高铜、高锌以及违禁药物强化动物某方面功能时,动物表现出较快的生长,但这种局部功能长期、过渡的发挥势必破坏动物内在系统间的平衡与稳定。这样提高动物生物效应使动物表现出来的“良好生产性能”并不是在健康的基础上产生的。[编者按]  相似文献   
33.
选择体重35kg左右的杜长大杂交仔猪144头,随机分成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2头,用来研究不同大麦用量的日粮中添加试验筛选的复合非淀粉多糖(NSP)酶制剂对生长猪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使用大麦专用复合NSP酶制剂情况下,40%大麦型饲粮和70%大麦型饲粮(全部大麦、无玉米)与玉米型饲粮对生长猪的生产性能无显著影响,40%大麦型饲粮组每千克增重饲料成本较玉米型饲粮组略低;用40%大麦型饲粮饲喂生长猪时,添加复合NSP酶制剂可使日增重提高5.8%(P〈0.05),饲料利用率提高9.3%每千克增重饲料成本降低0.295元。  相似文献   
34.
选择72头35日龄断奶仔猪用于35 d的二阶段饲养试验,前、后期各采用2种基础料和2种预混料交叉组合成4种日粮.结果表明:基础料、预混料均对35~49日龄仔猪增重有明显影响(P<0.05),而采食量主要由基础料决定,饲料效率主要由预混料决定;49~70日龄阶段2种预混料对仔猪的日增重、饲料效率均无明显影响,而对采食量有影响,但基础料的不同造成了增重的差异.综合比较,以第一阶段选择1号料,第二阶段选择2号料为最优配方组合.  相似文献   
35.
湖北白猪导入OMT/PGH基因的整合,表达和遗传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以湖北白猪为实验材料,显微注射OMT/PGH基因(绵羊启动子和猪生长激素的融合基因)于1125枚1~4细胞期的早期胚胎核内,共产仔167头,产仔率14.8%。Dot(斑点杂交)和Southern blot(印迹转膜杂交)检测,29头阳性,阳性率17.9%。通过传代进行转基因的遗传分析。G_0×G_0的配种组合,产仔63头,其中阳性20头,阳性率31.7%;G_0×非转基因猪的组合,产仔66头,其中阳性10头,阳性率15.2%。对11头G_0猪血清用放射免疫法测定的结果,其生长激素的浓度相当于对照组的2.03~6.70倍。16头G_0猪180日龄的生长速度比同窝对照提高11.8%;11头G_1猪比同窝对照提高14.8%,饲料转化率提高10%,瘦肉率有提高的趋势。  相似文献   
36.
利用不同比例的乙醚合丙酮混和溶剂及酸处理的方法 ,对从高水分 (质量分数达 4 6 1% )菜子油脚中直接萃取磷脂的效果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 ,在每克菜子油脚中加入 0 10ml浓度为1mol·L-1的盐酸的相同处理条件下 ,用混合溶剂萃取时 ,随着混合溶剂中丙酮比例的增加 ,油脂萃取率明显增加 ,残渣率明显减少 (P <0 0 5 )。在使用相同混合溶剂 (乙醚 :丙酮 =80∶2 0 )萃取的条件下 ,改变酸处理量时 ,随着酸处理量的增加 ,油脂萃取率下降 ,残渣率增加。酸处理量为 0 0 5ml·g-1时 ,磷脂萃取率达 2 7 9% ,比浓缩处理磷脂萃取率 (2 6 6 % )高 1 3个百分点。乙醇可溶物萃取率 ,随着丙酮比例的增加趋于减少 ,随着酸处理量的增加趋于提高。萃取液浸出率随时间的变化遵循指数曲线模式 y =a b(1-e-ct) (r>0 95 )。  相似文献   
37.
益生素对仔猪生产性能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 16kg左右长×大阉公猪 40头分成两组进行饲养试验 ,结果 :在添加喹乙醇、二甲硝咪唑和痢菌净的基础上添加益生素 ,仔猪日增重、腹泻率无显著差异 (P >0 0 5 ) ,饲料转化率提高 8 6 %(P <0 0 5 ) ,血清总蛋白、血清白蛋白、血清尿素氮有提高的趋势。  相似文献   
38.
选取120头断奶仔猪,按照胎次、性别和体质量相近的原则随机分为2组:颗粒料试验组和粉状料试验组。每组4个重复,每重复15头猪。试验结束前连续收集3 d粪便,测定饲料养分的表观消化率;试验结束时前腔静脉采血,测定血清生化指标,研究颗粒饲料和粉状饲料饲喂断奶仔猪的效果。结果表明:粉状料试验组和颗粒料试验组相比,平均日采食量和平均日增质量均有显著提高,料肉比没有显著差异;粉状料试验组和颗粒料试验组相比,血清中尿素氮含量显著降低,碱性磷酸酶含量显著升高,而其他血液生化指标差异均不显著;饲料养分表观消化率粉状料试验组粗蛋白消化率显著高于颗粒料试验组,其他营养成分表观消化率差异均不显著。  相似文献   
39.
畜禽集约化和规模化的发展,使蛋白饲料缺乏、价格昂贵和氮污染等问题日益突出,利用合成氨基酸可以降低动物饲粮中的蛋白质水平,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同时也是减轻氮污染的一个实用方法。  相似文献   
40.
饲料安全是一个不断发展、不断提高、永无止境的工作。因此目前确保饲料安全不仅需要完善饲料安全政策法规体系,加强饲料安全监督等政策方面的保障,而且应该在开发和使用饲料安全新技术、新工艺等方面不断进行创新,确保饲料安全水平的提高。饲料安全新技术研究开发是发展生态养殖、促进养殖生产方式转变的根本动力。近年来,动物营养研究者在新型饲料添加剂开发、新型饲料加工工艺的研发以及生物饲料的研发等饲料安全新技术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现将其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