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27篇
农学   5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38篇
畜牧兽医   14篇
园艺   17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71.
南美斑潜蝇(LiriomyzahuidobrensisBlanchard)是1种为害蔬菜及观赏植物的多食性害虫,是我国1993年在昆明首先发现的一种外来害虫,现分布于云南、贵州、四川、重庆、山东、北京、甘肃、新疆等省(直辖市、自治区)。其寄主广泛,在山东省已达21科80余种,主要集中在豆科、葫芦科、菊  相似文献   
72.
1型牛疱疹病毒(Bovine herpesvirus type 1,BHV-1)主要感染牛,对牛的呼吸系统、眼结膜、生殖系统和神经系统均有损害。BHV-1编码的牛感染细胞蛋白27(bovine infected cell protein 27,bICP27)是一种可在细胞核和细胞质之间穿梭的立即早期(immediate early, IE)蛋白,可以抑制宿主的先天性免疫应答,能够在病毒感染早期刺激病毒蛋白表达,在感染后期促进病毒复制,调控病毒mRNA转录和宿主基因表达。笔者综述了近年来有关bICP27蛋白在BHV-1感染宿主过程中的作用,以期为BHV-1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73.
以转抗菌肽D基因的中华猕猴桃抗性芽为材料,通过诱导生根和移栽获得猕猴桃盆栽苗。对盆栽苗进行PCR和RT-PCR鉴定表明,抗菌肽D基因已经整合到猕猴桃基因组中,并进行了转录。对盆栽苗叶片中的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和苯丙氨酸解氨酶(PAL)的活性分析结果表明,在喷施猕猴桃细菌性溃疡病病原菌(1.2×10~7~1.2×10~8,OD600值为0.2)的条件下,转基因植株的CAT和POD活性比未转基因植株明显降低,PAL活性比未转基因植株明显升高。  相似文献   
74.
枣RNA提取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给在分子水平上对枣进行研究提供参考,通过采用分光光度法和琼脂糖凝胶电泳法检测提取样品,比较CTAB-异丙醇法、CTAB-LiCl法、Trizol-异丙醇法和Trizol-LiCl法等4种RNA提取方法对枣RNA提取的影响。结果表明,CTAB-异丙醇法提取的枣RNA纯度和完整度均较高,杂质较少,DNA残留少,降解不明显,可以用在枣枝条韧皮部、果实、嫩叶和老叶等器官和组织的RNA提取上,应用该方法所提取的RNA可以作为cDNA合成和基因克隆的模板。  相似文献   
75.
综合实习是本科实践教学环节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河南农业大学在总结以往林学专业教学实习存在问题的基础上,进行了林学专业综合实习教学改革的初步探索,并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提高了学生对综合实习的认识,使学生乐于实习;提高了青年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将毕业论文的内容与综合实习的内容相结合,提高了教师与学生的积极性;编写综合实习指南,规范了实习内容;举行实习交流会,强化了实习考核成效;综合实习的实践教学基地建设项目已经启动。  相似文献   
76.
规模化猪场猪呼吸道疫病部分病原的分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搞清宁夏及周边地区部分规模化猪场猪呼吸道疫病的致病原因,采集上述猪场中有呼吸道症状的濒死或死亡猪的脾、肝、淋巴、肺等实质脏器作病原分离鉴定,同时采集上述部分猪群血样作血清学检测.结果表明,引起宁夏及周边地区部分规模化猪场猪呼吸道疫病的主要病原菌为多杀性巴氏杆菌、大肠杆菌、胸膜肺炎嗜血杆菌、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溶血性链球菌、猪圆环毒和猪肺炎支原体.  相似文献   
77.
综述了枣疯病病原及传播途径、发病的生理生化变化、植原体分类地位、发病过程的基因表达变化、基因组及致病因子、抗病品种选择、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综合防治策略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就枣疯病植原体致病因子和其他致病蛋白导致发病的分子机制、枣疯病的定量精准施药、物理防治技术和设备的开发等研究方向提出了展望.为枣疯病发生机制和防治提供...  相似文献   
78.
为探讨开张型、直立型、垂枝型、帚形、矮化型和紧凑型不同生长型桃树叶脉结构与树体结构的关系,为桃矮化密植栽培、早期选择提供理论依据。以6种不同生长型桃为试材,对其树体结构特征和叶片形态、叶脉结构进行研究,并对树体结构与叶脉结构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6种生长型桃的叶片角度大小为62.76°~73.50°,没有显著差异,而分枝角度存在显著差异。其中对一级枝基角而言,垂枝型93.92°最大,矮化型36.75°最小,其他4种生长型居中;而一级枝腰角和梢角的变化规律在6种生长型中表现出相似规律,即垂枝型最大,开张型居中,其他4种次之且相互之间差异不显著。在叶片结构特征方面,直立型的叶片长度11.01 cm为最小,但叶柄长2.41 cm最大,紧凑型叶片长度16.20 cm、叶宽4.57 cm、叶面积47.28 cm2均最大,6种生长型的叶脉均为真曲行羽状脉;直立型二级脉数量最多,垂枝型二级脉数量最少;开张型二级脉角度最大,矮化型二级脉角度最小。6种生长型桃叶脉结构和树体结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开张型、矮化型、紧凑型中,二级脉数量与一级枝梢角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且仅在开张型中两者相关性达到显著水平,相关系数为-0.970,而在直立型、垂枝型和帚型中,二级脉数量与一级枝梢角之间有正相关关系;在开张型、矮化型、紧凑型中二级脉角度与一级枝梢角呈正相关,且紧凑型中两者相关性达到显著水平,相关系数为0.953,其余生长型中两者之间有负相关关系。桃叶脉的二级脉角度和二级脉数量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不同生长型桃树体结构的变化,可作为早期选择桃不同生长型的一项直观形态标记。  相似文献   
79.
"森林经理学"是林学专业的核心课程,具有综合性强、实践教学内容丰富、信息化水平高的特点。在"森林经理学"课程建设中,存在着课程教学目标定位与林业发展要求不适应,课程教学内容与林业实际生产相脱节,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手段落后、信息化水平不高等问题。为做好"森林经理学"专业核心课程建设,巩固课程在林学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的支撑作用,根据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和高等教育发展对课程建设的客观要求,在全面分析"森林经理学"课程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对"森林经理学"专业核心建设路径进行了实践探索:一是完善课程教学内容,注重多学科知识的交叉融合,拓展课程教学内容的外延;二是加大实践教学在课程教学体系中的比重,全面提升学生综合实践能力;三是构建多样性的教学组织形式,设置林间课堂、开展综合实习和课程设计等;四是提升课程教学的信息化和国际化水平。加强"森林经理学"专业核心课程建设后,课程知识结构得到优化,教学模式和形式得到完善和丰富,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得到显著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得到全面提升。  相似文献   
8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