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8篇
林业   5篇
农学   7篇
基础科学   6篇
  4篇
综合类   46篇
农作物   15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58篇
园艺   12篇
植物保护   3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伊维菌素是新的高效广谱驱虫剂,可防治猪、牛和羊的体内外寄生虫,但未见用药后山羊奶禁止饮用期限的规定。本实验取山羊奶5ml用异辛烷和乙腈提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提取液中伊维菌素的量。色谱柱为6~8μm Zorbax-ODS(150×4.6mmID),流动相为乙腈+甲醇+2%冰乙酸水溶液(45+45+10),紫外检测波长为255nm。伊维菌素含量为4~50ng/ml时,峰面积—浓度曲线呈线性,回收率为85.0±2.8%。以300mcg/kg.b.w.剂量给山羊皮下注射伊维菌素,1~3天奶中可达峰值,含量约24ng/ml,经8天后奶中不再检出伊维菌素,试验结果表明用药后8天内的山羊奶不能供人饮用。  相似文献   
12.
<正> 钙在动物体内起着重要作用。为保证家畜和家禽的正常生长发育,繁殖和生产,日粮要提供足够量的钙。因而饲料中钙的含量要及时测定。目前,国内外通用的饲料中钙含量的测定法为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和高锰酸钾法前者快速准确,但需要价格较贵的仪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高锰酸钾法可用简单的玻璃仪器完成钙的测定。但草酸钙的沉淀、陈化、过滤和洗涤等手续繁琐,所需时间较长,且钙易损失。高锰酸钾标准溶液很不稳定,隔1周左右就需要重新标定。此法的滴定终点不容易掌握。以上因素都会  相似文献   
13.
欧美杨以其树干通直,树形高大,生长迅速,适应性强,木材用途广泛而备受人们青睐,在绿化造林中成为农田防护林、速生丰产林建设及农村四旁绿化的首选树种.  相似文献   
14.
正久星18号是平顶山市园艺科学研究所最新培育的特抗寒型韭菜新品种。母本95-12-7是桂林大叶韭通过60Co辐射处理,从变异单株中系选的优良株系。父本95-23-5是从久星1号韭菜中系选的优良株系。1998-2005年,通过8年4代的组合、测定,筛选出稳定的优良株系,2005年定名为久星18号。2004年以来,已在河南省郑州、平顶山、周口、安阳、南阳,河北省乐亭,辽宁省辽中,山东省济南,山西省运城,江苏省盐城,广东省湛江等地进行了  相似文献   
15.
16.
李美 《南方农机》2022,(8):196-198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们对世界事物的求知渴望,越来越多的大众传播媒体类型走入人们视野,在这其中,新媒体被形象地称为"第五媒体".新媒体以手机为视听终端,受众通过手机上网获取实时信息,为人们了解新闻时事、娱乐消遣提供了新的传播方式.笔者通过讲述媒体演化的过程,分析了新媒体相较于传统媒体的优点,阐述了新媒体在展现农村风土人情、...  相似文献   
17.
为明确氟氯吡啶酯与啶磺草胺复配对小麦田杂草的毒力及其对小麦的安全性,采用温室盆栽生物测定法对二者的毒性进行了测定,用Gowing法对其联合作用进行了评价;采用剂量-曲线法,评价了200g·L-1啶磺草胺·氟氯吡啶酯WG的除草活性、对小麦的安全性、对小麦和杂草的选择性。结果表明,氟氯吡啶酯与啶磺草胺对供试的雀麦、大穗看麦娘、播娘蒿、猪殃殃等4种杂草均为加成作用,综合二者的防效结果,建议以啶磺草胺6~24g·hm-2与氟氯吡啶酯4~8g·hm-2(0.75∶1~6∶1)复配为宜。二者3∶1的复配制剂200g·L-1啶磺草胺·氟氯吡啶酯WG对雀麦、大穗看麦娘、播娘蒿、猪殃殃的GR90分别为3.02、1.39、1.24、1.94g·hm-2。对3个小麦品种济麦22、中育6号、科农199鲜重抑制的GR10分别为6.25、11.64、3.96g·hm-2。在小麦和大穗看麦娘、猪殃殃、播娘蒿之间的选择性指数均较好,选择性指数在2.04~9.39之间;该药在小麦和雀麦之间的选择性指数略低,在1.31~3.85之间。  相似文献   
18.
麦田播娘蒿发生动态及其对小麦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房锋  李美  高兴祥  李健  李燕 《中国农业科学》2015,48(13):2559-2568
【目的】播娘蒿(Descurainia sophia)是中国冬小麦(Triticum aestivum)主产区发生最严重的阔叶杂草之一,严重威胁冬小麦生产安全。研究旨在明确冬小麦田播娘蒿的出苗规律、田间消长动态及不同密度播娘蒿对小麦产量构成的影响。【方法】于2013-2014年在山东省济南市选取播娘蒿发生严重的冬麦田,小麦播种前耕作方式为玉米秸秆还田浅旋耕,采用固定样方和随机样方取样的方法研究冬小麦田播娘蒿的出苗规律及在田间的消长动态。设置小麦播种量67.5、135.0、202.5 kg?hm-2 3个密度处理,在不同小麦播种密度下,播娘蒿结合人工接种方法,分别控制为0、10、20、40、60、80、160、320、640和1 280株/m2不同密度处理,试验小区内播娘蒿分冬前、初春、返青期3次定苗。比较不同小麦播种量下不同密度播娘蒿对小麦产量及其构成的影响,应用Excel作图分析播娘蒿危害造成小麦的产量损失原因。【结果】小麦播后1周至11月中旬为麦田播娘蒿出苗高峰期,周平均气温在13.5-14.8℃,冬前出苗量占全年出苗总量的96.7%。3月下旬周平均气温上升至8.0℃左右,播娘蒿开始快速生长,4月上旬后平均株高开始超过小麦,5月中旬播娘蒿平均株高趋于稳定,达到115.6 cm,高出同期小麦43.4 cm。越冬期播娘蒿和小麦的平均单茎鲜重变化缓慢,4月上旬后,播娘蒿单株平均鲜重迅速增加,5月上旬达到最大值50.2 g,约为单茎小麦的4倍。播娘蒿对小麦产量的影响主要是通过抑制小麦的有效穗数和穗粒数而实现,对千粒重影响不显著。在小麦播种量为67.5 kg·hm-2条件下,当播娘蒿株密度从0升至640株/m2时,小麦穗密度则从428.9万穗/hm2降至27.8万穗/hm2,减少了93.5%。小麦播种量在135.0 kg·hm-2时,当播娘蒿株密度从0升至640株/m2时,小麦穗密度则从549.3万穗/hm2降至188.1万穗/hm2,减少了65.8%。小麦播种量在202.5 kg·hm-2时,小麦穗密度从669.3万穗/hm2降至321.5万穗/hm2,减少了52.0%。当播娘蒿密度为320株/m2时,小麦67.5、135.0、202.5 kg·hm-2 3种播种量下产量损失率分别为84.7%、71.9%、64.9%。小麦播种量为67.5和135.0 kg·hm-2种植密度下,当播娘蒿密度为640株/m2时,小麦产量分别为2 396.3、1 680.2 kg·hm-2,损失率分别高达97.5%、87.9%,濒临绝产。【结论】播娘蒿的出苗、株高和鲜重的变化与时间、温度密切相关,通过适时进行防除,能够有效控制播娘蒿的危害,适当密植能够减轻播娘蒿对小麦产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山东省小麦田杂草组成及群落特征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采用倒置“W”型九点取样法对山东省小麦田杂草进行了调查,明确了山东省小麦田田间杂草的种类组成及群落结构。调查结果表明:山东省小麦田杂草共有 69种,隶属于21科,54属,其中禾本科、菊科和十字花科杂草种类最多,禾本科杂草为15种,菊科杂草11种,十字花科杂草8种,优势杂草有播娘蒿、荠菜、猪殃殃、雀麦、麦瓶草、小花糖芥、麦家公、看麦娘、节节麦和打碗花等10种,这10种杂草是构成山东省各地区小麦田杂草群落的优势种,此外区域性优势杂草有15种,一般性杂草有44种。从杂草区域分布来看:山东省7个区域中鲁西南平洼区的物种丰富度、物种多样性和均匀度指数均最高,其次是鲁南山区和鲁中山区,而鲁西北平原区和鲁北滨海区的辛普森指数最高。经聚类分析,山东省小麦田杂草群落分为4组:鲁西南平洼区和鲁南山区群落结构类似为一组,此组杂草种类和数量均多,发生重;胶东丘陵区、胶潍河谷平原区和鲁中山区群落结构类似为一组,此组杂草种类和数量介于中等,发生较重;鲁西北平原区和鲁北滨海区与其他地区差异较大,单独划为两组,这两组杂草发生种类和数量均少,跟其他组差异均较大。  相似文献   
20.
以清种玉米为对照,设计玉米/大豆4∶2间作,在间作区内实行3年轮作处理,对玉米的农艺性状、产量及产量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生长前期间作玉米株高和叶面积高于清种,后期间作相对较低,差异不显著。间作条件下,玉米根系总长、表面积、体积均高于清种,差异极显著。产量构成因素中,间作玉米穗长和行粒数均高于清种,差异显著;穂粗、穗行数和百粒重差异不显著。单纯比较玉米产量,处理间无显著差异;间作的单位面积子粒总产量明显高于对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