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24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0篇
园艺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31.
五色韭栽培在山东省桓台县已有150年历史,主要特色是通过控制和调节温度及光照条件,使韭叶形成独特的颜色,其叶尖呈紫色,以下分段呈红、绿、黄和白色,整体非常美观。适宜作五色韭栽培的主要品种有汉中冬韭、雪韭、独根红等,一般在春节前后上市。它清香脆嫩,营养丰富,具有艳丽外观及叶宽肉厚、纤维少、香味浓、口味佳等特点,是凉拌菜中的上品。桓台县种植面积达200hm~2,平均每667m~2产3000kg,收入达1.5~1.8万元,已经成为当地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32.
2004年3月22日,我镇一养殖户徐某来我站求诊,反映他圈养的10头生猪中有1头猪死亡,有2头猪精神极差,好几天不食了,十分消瘦,另外其他猪也有此症状,但不明显,特来求诊,于是笔者前往就诊.  相似文献   
33.
本文分析了云南瑞丽市生猪散养户存在的基础设施不完善、环境条件差、卫生消毒不够和疫病防治不科学等问题,并提出了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科学选址、做好日常卫生消毒、建立科学免疫程序等措施,提高疫病诊断治疗技术和饲养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34.
【目的】筛选对禾谷镰刀菌具有高拮抗活性的微生物菌株,探索小麦赤霉病的生物防治方法。【方法】用稀释平板涂布法及平板对峙法从24份取自河南郑州近郊、信阳、新乡、商丘、开封等地区发生小麦赤霉病的田间土样中分离、筛选禾谷镰刀菌的拮抗菌株。【结果】从24份土样中分离纯化到65株菌株,对峙实验发现其中8株对禾谷镰刀菌具有拮抗作用,其中,菌株Jc-07的拮抗效果最佳。根据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性和16S rDNA序列分析,将菌株Jc-07初步鉴定为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抑菌实验表明,菌株Jc-07发酵滤液明显抑制禾谷镰刀菌的菌丝生长,使禾谷镰刀菌孢子萌发率显著降低。【结论】筛选得到的菌株Jc-07对禾谷镰刀菌具有较高的拮抗活性,具有防治小麦赤霉病的潜在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5.
36.
在养猪业的生产过程中,断奶仔猪腹泻的现象相当普遍,不仅影响着断奶仔猪的成活率,而且直接或间接地给养猪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仔猪断奶后,失去了母体抗体原,出现短暂性免疫力低下,机体抗病能力差,此时消化系统一旦受到损害就易造成腹泻。据统计,断奶仔猪的腹泻率占仔猪腹泻率的30%以上,腹泻后死亡率高达70%以上,严重制约者养猪业的发展。为此,笔者对断奶仔猪腹泻的原因及其综合防控对策做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37.
新城细毛山药繁育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地方特色品种新城细毛山药为试材,研究了零余子的大小和形态特征与其繁育特性的关系,同时研究了豆栽子的大小和形态特征及其生产特性.结果表明:零余子的大小直接影响着豆栽子的大小,不同处理间差异显著,其中零余子的单粒重起主导作用.对豆栽子的研究表明,单株重决定山药块茎产品大小.在进行良种繁育时,应特别注意淘汰过小的零余子,尽量不用低于50 g的豆栽子.  相似文献   
38.
通过种群的筛选,保留体型大、身体健康、生产性能好而且母性强,遗传性能优良的母牛做母本与云南省草地研究院的BMY进行杂交改良,使德宏高峰牛得到了有效的保护和利用。  相似文献   
39.
D-氨基酸氧化酶基因是一种新型的具有生态安全性的选择基因,以D-丙氨酸作为筛选剂,在国外已有成功的报道,而在国内还未见相关信息.试验以大白菜[Brassica campestris.pekinensis(Lour.)Olsson]为材料,研究了D-丙氨酸对大白菜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D-丙氧酸浓度的升高,对大白...  相似文献   
40.
为探讨小麦白粉病的防治新途径,采用不同浓度的牛蒡寡糖(BOS)(0.5~20.0 g/L)溶液处理小麦幼苗,分析其感染白粉病菌后病情指数、苯丙氨酸解氨酶(PAL) 、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 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BOS溶液浓度的升高,小麦幼苗的病情指数越来越低,对白粉病的抗性越来越强,在BOS浓度达到10.0 g/L时,抗性最好.BOS处理后的小麦幼苗叶片PAL、POD和CAT活性均高于对照,且在一定浓度范围内酶活性随着BOS浓度的增加而升高.PAL的活性在BOS处理浓度为5.0 g/L时达到最大,而POD和CAT活性在10.0 g/L时出现峰值.说明适宜浓度的牛蒡寡糖诱导可以提高小麦幼苗内部相关防御酶的活性,进而增强其白粉病抗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