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11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10篇
农作物   3篇
畜牧兽医   74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2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4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71.
以1日龄海兰蛋鸡为试验动物,用低VE水平且添加鱼油日粮饲喂雏鸡,复制脑软化症动物模型,研究脑软化症雏鸡血液白细胞数(WBC)、T淋巴细胞总数、T淋巴细胞酸性非特异性α-醋酸萘脂酶(ANAE+)及血清白介素-1β和白介素-2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患雏的WBC数、ANAE+T淋巴细胞总数、血清白介素含量均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雏鸡。结果说明,VE缺乏对雏鸡细胞免疫功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72.
干奶期不同能量摄入水平对产后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将围产期健康奶牛30头随机分为3组.分别于产前28d开始饲喂NRC标准日粮(能量摄入100%组)、NRC标准增加20%日粮(能量摄入120%组)和NRC标准减少20%日粮(能量摄入80%组).产后各组奶牛均饲喂标准日粮,至产后56d结束,观察干奶期不同能量摄入水平对产后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高能量组奶牛产后干物质采食量和产奶量均显著低于其他2组,并且体质量消耗明显。由此认为,干奶期能量摄入水平是影响和调节产后干物质摄入量、产乳量和能量平衡状态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3.
反刍月形单胞菌(Selenomonas ruminantium)是瘤胃内一种主要的乳酸发酵菌,约占瘤胃细菌总数的50%以上,研究表明,在反刍兽饲喂大量粗饲料时,主要通过该菌作用经琥珀酸脱羧途径生成丙酸嘲。反刍动物体内90%的葡萄糖是经肝糖异生供给的,其中生糖先质丙酸经肝糖异生生成的葡萄糖约占50%~60%。运用微生态理论,调控瘤胃微生物发酵产生丙酸的比例,可缓解和纠正围产期奶牛的能量负平衡,防治酮病、脂肪肝等能量代谢性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74.
维生素E是机体内具有广泛生理功能的重要脂溶性维生素和营养性抗氧化剂,广泛存在于体内储脂器官和生物膜上,具有免疫调节、阻止自由基对组织攻击和维持膜结构的稳定等重要作用[1].  相似文献   
75.
为了研究K型和YS型小麦雄性不育系雄性不育的生化机制,用Native-PAGE凝胶电泳技术对稀盐缓冲液提取的不育系及其保持系育性敏感期旗叶和小穗中的可溶性蛋白进行了分析,并对不育系和保持系小穗质膜和液泡膜H+-ATP酶活性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1B/1R类K型不育系3314A和非1B/1R类K型不育系732A的同型保持系732B的旗叶在二核期和三核期均出现一分子量大小相同的特异性条带.对小穗的电泳结果显示,1B/1R类K型不育系3314A和非1B/1R类K型不育系732A单核期与其同期相应保持系相比,表达了一些特异性的蛋白.而YS型光温敏不育系A3017二核期和三核期比单核期多出现了特异蛋白条带.这些小穗中表达的特异蛋白可能与育性相关.另外,通过对质膜和液泡膜H+-ATP酶活性测定表明,不育系小穗单核期ATP酶活性较高,尤其是不育系液泡膜H+-ATP酶活性在单核期均明显偏高.  相似文献   
76.
抗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单克隆抗体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采用琼脂免疫双扩散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 EL ISA) ,病毒中和试验和 Western-blotting试验对 13株单克隆抗体 ( Monoclonal Antibody,Mc Ab)的特性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 ,其中 9株 Mc Abs为 Ig G类 ,4株为 Ig M类 ;这些 Mc Abs仅与抗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 Infectious Bursal Disease Virus,IBDV)发生特异结合 ,而与新城疫病毒 ( Newcastle DiseaseVirus,NDV)、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 Infectious Bronchitis Virus,IBV)和马立克氏病病毒 ( Marek'sDisease Virus,MDV)均不发生交叉反应 ,有 5株 Mc Abs具有中和 IBDV的活性 ,这 5株有中和活性的 Mc Abs识别的抗原位点在 IBDV的 VP2 上  相似文献   
77.
应用杂交瘤技术获得了13株抗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的单克隆抗体,其中有9株McAbs为IgG类,4株为IgM类,这些McAbs与新城疫病毒,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和马立克氏病病均无交驻反应病毒中和试验表明,有5株McAbs具有中和活性,Western-biotting试验表明,这5株有中和性的McAbs识别的抗原位在VP2上。  相似文献   
78.
选用40只4周龄清洁级Wistar大鼠预饲1周后随机均分为4组,即对照组(C组)、低剂量组(L组)、中剂量组(M组)和高剂量组(H组)。分别于饮水中添加0,64.18,128.36,256.72mg/kg的A1C13,建立亚慢性铝暴露大鼠模型。于试验120d处死大鼠,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中尿素氮(BUN)、尿酸(UA)、肌酐(Cr)以及尿液中肌酐(Cr)、尿总蛋白(TP)含量,并计算24h肌酐清除率。结果显示:染铝大鼠血清BUN和UA水平高于C组,且随染铝剂量增加呈升高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24h肌酐清除率低于C组,TP含量高于C组(P〈0.05,P〈0.01),且存在剂量-效应关系。结果说明,亚慢性铝暴露可致大鼠早期肾功能损伤。  相似文献   
79.
用人工复制VE缺乏症患病雏鸡模型,研究脑软化症患雏血液氧自由基相对含量及峰值的变化。结果发现,患雏和L组雏鸡的全血氧自由基含量本底值高于C组,患雏和L组雏鸡的峰值及峰值/本底值显著低于C组。结果表明,VE缺乏雏鸡机体细胞处于氧化应激状态。  相似文献   
80.
通过人工复制维生素E缺乏患病雏鸡模型,用放免测定法检测脑软化雏鸡血浆中前列腺素E2(PGE2)含量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脑软化雏鸡血浆中PGE2含量较健康对照组雏鸡显著增高(P<0.01),说明脑软化雏鸡的机体免疫功能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