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3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6篇
林业   10篇
农学   8篇
基础科学   4篇
  19篇
综合类   113篇
农作物   3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62篇
园艺   17篇
植物保护   1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2004年山西省玉米丰收的农业气象条件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玉米生长期间的农业气象要素资料和地面观测站网的农情资料,对2004年山西省春玉米和夏玉米生长期间的农业气象条件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2004年山西省春玉米生长期间的农业气象条件完全符合玉米的理想生长条件;夏玉米则没有因为高温或干旱而影响产量,最终获得大丰收。  相似文献   
92.
山西近50年初霜冻的时空分布及其突变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山西62个测站1961-2010年的逐年初霜日及地面最低温度资料,应用EOF和M-K突变检测方法对山西初霜冻的时空分布及其突变特征进行分析,以期为提高对霜冻的预测、服务能力和有效利用农业气候资源提供参考。结果表明,(1)山西近50a平均初霜冻日在空间上大致呈"5节阶梯"型分布,9月中旬-11月上旬,自北向南相继出现初霜冻,且东部早于西部;(2)山西出现正常初霜冻的概率为62%~82%,从北向南呈"大—小—大"分布;偏早初霜冻出现概率为6%~26%,从北到南呈"小—大—小"分布,中西部是出现偏早初霜冻概率最大的地区;特早初霜冻出现概率为4%~22%,出现概率最大的地区在西部及中东部地区;(3)初霜冻、轻微初霜冻、中度初霜冻和重度初霜冻发生年份大都表现出一致的推后或提前,也存在纬向差异,但总体一致性是山西初霜冻变化的主导特征;(4)M-K突变检测表明,山西近50a平均初霜日在1989年产生明显突变;对全部62个站点的检测表明,59个站点都存在突变,且主要发生在20世纪80-90年代;仅西北部3个站点没有检测出突变;从其区域分布看,北部和南部突变偏早,中部偏晚。  相似文献   
93.
邵砾群  李芬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3):20747-20749,20919
以2004~2009年为考察期,基于偏离-份额分析法(SSM)分析了上饶市12个县(区)三次产业结构与区位竞争力方面的优势和劣势,并根据产业结构偏离分量和区位偏离分量的组合情况,对各地区的经济增长状况进行了定位,提出了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培育发展新兴产业和增强区域协调能力的建议。  相似文献   
94.
目的 观察治疗性沟通对全子宫切除患者负性情绪的效果.方法 将符合入组标准的58例全子宫切除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和对照组,每组2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护理(即临床常规的口头教育及生活指导),干预组除给予常规护理外,还给予治疗性沟通,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分别于患者入院第2天进行首次问卷调查(干预前)及在出院前1...  相似文献   
95.
严春艳  李芬 《宁夏农林科技》2011,52(10):43-44,61
观光农业以其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成为我国各地竞相发展的新兴产业。文章就渭南这个区域进行探究,分析了渭南市发展观光农业的优势条件以及观光农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实际提出了发展渭南观光农业的对策。  相似文献   
96.
[目的]对H2A进行序列分析及蛋白结构域分析,并将其克隆入p GEX4T-1原核表达载体进行诱导表达。[方法]以p GADT7-Rec-H2A质粒为模板,通过PCR扩增烟草H2A(3~140 Aa),将其插入原核表达载体p GEX-4T-1中,并将重组载体转入BL21(DE3)中,诱导其表达。[结果]构建了烟草H2A基因全长和p GEX4T-1载体大片段连接的融合表达载体,并成功地诱导其表达。[结论]该研究为运用Pull Down确定Nt Tkr与候选蛋白之间的体外互作进而确定Nt Tkr与蛋白互作的关键结构域奠定了试验基础。  相似文献   
97.
苯乳酸是一种天然、安全、高效的小分子抑菌化合物,具有广泛的抑菌谱,既能抑制细菌又能抑制真菌生长,在食品工业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简述了苯乳酸的结构、来源、抑菌活性和机制,详细论述了苯乳酸微生物合成和分解代谢途径,旨为今后苯乳酸的微生物合成研究提供理论指导和借鉴。  相似文献   
98.
1958—2013年山西降水的季节变化及统计特征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了研究56年来山西旱涝的演变特征,系统分析山西地区旱涝灾害的季节变化,基于山西38个气象观测站1958—2013年的逐月降水观测资料,应用线性倾向估计、M-K突变检测和Morlet小波等方法,分析了山西降水的气候变化。结果表明:(1)56年来山西年平均降水量为377.6~600.2 mm,降水从北至南递增,中部小东西部大,且东部大于西部。(2)春季各地降水为55.7~107.4 mm,从北至南增加,北中部呈经向分布,南部为纬向分布;夏季降水为230.1~355.6 mm,大值区集中在东部;秋季降水为76.6~157.7 mm,纬向分布特征明显,从北至南递增,大值区位于东南部;冬季降水为5.1~24.4 mm,分布同春季降水类似。(3)山西年降水随时间呈显著下降趋势,下降幅度为12.6 mm/10 a;四季降水除冬季小幅增加外,春夏秋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4)山西年降水在1967年发生了显著突变,春季突变年份为1965、1982、1992、2002年,夏季突变年份为1977年,秋季突变年份为1969、2007年,冬季突变年份为1971、1980、1988、1991年。(5)山西年降水在不同时间尺度上存在3个周期,分别为7、15和26年;春季降水存在2个周期,分别为7和24年;夏季存在3个周期,分别为4、8和18年;秋季存在2个周期,分别为2和8年;冬季存在2个周期,分别为4和15年。  相似文献   
99.
讨论一类带HollingⅣ型功能反应项的捕食者-食饵模型,应用能量估计方法和Gagliardo—Nirenberg型不等式证明了该模型整体解的存在唯一性和一致有界性.  相似文献   
100.
李芬  侯贤清  李荣 《核农学报》2019,33(12):2472-2481
为探讨旱作区沟垄二元覆盖模式下土壤水分、阶段耗水特性及对马铃薯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效果,于2016年在宁夏南部山区通过设置垄覆地膜,沟内分别覆盖普通地膜(DD)、秸秆(DJ)、生物降解膜(DS)、液态地膜(DY)、麻纤维地膜(DM)和沟不覆盖(DB)等6种沟垄二元覆盖模式,以传统平作为对照(CK)。结果表明,DJ处理的马铃薯整个生育期土壤蓄水量最高,明显改善了马铃薯生育期土壤水分状况。在马铃薯整个生育期0~200 cm土层土壤含水量以DJ处理最高,尤其耕层(0~40 cm)土壤含水量最为显著。各处理阶段耗水量、耗水强度、耗水模系数在马铃薯各生育阶段表现不同,总体呈生育前期较低、中期增加、后期降低的趋势。在播种-苗期阶段、块茎形成-块茎膨大期阶段以DS处理的马铃薯耗水量、耗水强度和耗水模系数最大,DJ处理最低;苗期-现蕾期阶段以DD处理的耗水量、耗水强度和耗水模系数最大,其次为DM处理,DS处理最小;现蕾期-块茎形成期阶段以DY处理的耗水量、耗水强度和耗水模系数最大,DJ处理次之,DM处理最小。沟垄二元覆盖模式能够提高马铃薯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以DJ和DD处理的增产效果最显著,分别较CK增产47.77%、44.84%;DJ处理的水分利用效率最高(68.2 kg·hm-2·mm-1),较CK显著提高58.97%。综上可知,垄覆地膜沟覆秸秆种植模式可显著改善马铃薯中后期0~200 cm土层土壤水分状况,使前期耗水少,中后期耗水增多,且能显著提高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本研究结果为宁南旱作马铃薯覆盖种植高产技术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