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6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9篇
林业   4篇
农学   10篇
基础科学   37篇
  9篇
综合类   103篇
农作物   10篇
畜牧兽医   56篇
园艺   7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5年   3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51.
考查多种因素对苎麻叶总酚酸凝胶剂的影响,并从中筛选其最佳处方组成。采用正交实验法,对甘油用量、碱用量、乙醇用量和吐温用量四因素进行考查。苎麻叶总酚酸凝胶剂最佳处方为:卡波姆10g,乙醇20g,甘油50g,吐温2g,羟苯乙酯1g,氢氧化钠3g,苎麻提取物10g,加蒸馏水至1000g。经检查苎麻叶总酚酸凝胶剂的pH适宜,颜...  相似文献   
52.
为研究旱地矮化苹果树当季肥料氮在土壤中的累积与淋溶效应,采用土钻采样法与15N同位素示踪技术,测定了6 a生晚熟矮化‘延长红’苹果园土壤剖面(0~300 cm)的氮素累积分布特征与当季氮肥残留。结果表明:土壤含水率与硝态氮含量变化表现出较强的一致性,不施肥CK、减氮施肥N400与常规施肥N800处理硝态氮在80~140 cm土层存在明显富集现象,其含量峰值分别为174.9、194.8 mg·kg-1与211.1 mg·kg-1。CK、N400与N800处理0~300 cm土壤剖面中,全氮累积量分别为10 927.3、13 734.8 kg·hm-2与15 645.4 kg·hm-2,硝态氮累积量分别为1 873.5、2 353.9 kg·hm-2与2 892.7 kg·hm-2,铵态氮累积量分别为12.2、42.6 kg·hm-2与44.4 kg·hm-2。N400和N800处理下果园土壤中各土层(0~300 cm)氮素来自当季氮肥的比例分别为0.10%~1.50%和0.18%~2.03%。当季氮肥在0~300 cm深度各土层均有残留且主要集中在0~140 cm土层;80~100 cm土层的全氮来自当季氮肥的比例(减氮施肥N400和常规施肥N800分别为1.50%与2.03%)显著高于其他土层。N400处理下TN-15N、NO-3-15N、NH+4-15N的残留率分别为21.6%、19.2%、0.2%,N800处理分别为48.8%、39.3%、0.3%,土壤中氮的残留率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显著增加,且以硝态氮为主。100~300 cm土层中减氮施肥N400与常规施肥N800处理NO-3-15N残留率分别为8.5%与25.0%,当季氮肥淋溶出根区(0~80 cm)现象明显。最佳施肥量及施肥量对产量的影响在N400的基础上仍有待进一步研究确定。  相似文献   
53.
甘肃陇东黄土高原陆面实际蒸散测算方法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更好地研究甘肃黄土高原比较接近实际蒸散的估算方法,运用西峰农业气象试验站1981~2010年土壤湿度测量资料及西峰国家基准气象站蒸发、气温、降水、相对湿度、日照时数、风速等资料。分析了实际蒸散变化特点及与蒸发量、彭曼方法蒸散量计算值及降水量的关系。结果表明,1981~2010年100 cm土层实际蒸散量存在着13年的周期变化。30 cm、50 cm土层实际蒸散量分别占100 cm土层实际蒸散量96%和98%。3~6月、10~11月,蒸散量大于降水量,为土壤的失墒期;7~9月,降水量大于蒸散量,为土壤收墒期。降水量拟合实际蒸散量效果较好,其次为蒸发量及彭曼蒸散量。浅层贮水量与实际蒸散量相关性比深层显著,蒸散对上层土壤水分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54.
槲皮素对苎麻、涤纶的吸附性能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生物黄酮配基槲皮素为分散染料,对苎麻分别在77℃乙醇染浴中和在93℃水染浴中进行了染色实验,并与合成纤维涤纶进行对比,为苎麻和涤纶用天然染料进行染色的工艺选择提出了初步方案。结果表明槲皮素是一种理想的环保天然分散染料。  相似文献   
55.
将采集的45个野生香菇菌株、10个对照香菇菌株进行PDA平板培养,观测菌丝生长速度、菌丝长势、菌丝被膜及菌落色素;55个菌株经平板拮抗试验结果表明55个菌株间均存在拮抗反应,说明这55个香菇菌株可能为55个不同的香菇品种。45个野生香菇菌株经人工驯化栽培,均可正常出菇,其中L-44和L-23产量最高,分别达到637.66 g/袋和632.50 g/袋,出菇期集中,可作为高产或工厂化菌株育种目标菌株开展进一步驯化栽培研究。  相似文献   
56.
简述了天麻退化的症状及原因分析,结合自身多年的栽培管理经验,就退化对天麻产量品质的影响,因地制宜地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从而为广大种植户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7.
正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病原微生物侵害动物机体,引起免疫反应。病原微生物侵害动物机体的目的是为了生存,不过其生存需要以牺牲宿主的利益为前提,若离开宿主会停止繁殖,很快死亡。为了生存和繁衍后代,病原微生物必须不停地寻找下个侵害  相似文献   
58.
为更好地推广使用各类免耕播种机械,新疆特克斯县农机推广站重点对山东大华机械有限公司制造的2BMSF-4/7型免耕播种机的使用情况进行了调查。一、基本参数该机为整体框架式(种、肥双箱);配套动力44.1kW以上;工作幅宽2310mm;生产率  相似文献   
59.
苎麻是我国的特产,作为优良天然纤维经济作物种植和利用,多年来为我国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农民增收致富和财政增税发挥了重要作用.2007年以来,受环保、国际金融危机和农产品补贴不均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以纤维利用为主的苎麻产业遭受重创,进入历史低谷:加工企业纷纷关闭或转产,麻农生产积极性严重受挫,苎麻种植面积大幅萎缩.  相似文献   
60.
许多因素会影响到动物在各个时期对维生素的实际需要量,这些因素包括总体的营养状况,动物的生长阶段,对家畜的科学管理状况、其它的日粮成分等。此外,对维生素的需要量在很大程度上是随着物种的不同而变的,这种情况对于如何使日粮配方和日粮制造的质量保持稳定来说,都是一种挑战。日粮中其它各种组分的质量也是一项重要的因素,尤其是在当前的条件下,许多地区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