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187篇
  免费   1084篇
  国内免费   1827篇
林业   4291篇
农学   2762篇
基础科学   3275篇
  2604篇
综合类   18482篇
农作物   2155篇
水产渔业   1563篇
畜牧兽医   10847篇
园艺   3740篇
植物保护   1379篇
  2024年   282篇
  2023年   1037篇
  2022年   947篇
  2021年   838篇
  2020年   1043篇
  2019年   1554篇
  2018年   1595篇
  2017年   891篇
  2016年   1069篇
  2015年   1087篇
  2014年   2710篇
  2013年   1890篇
  2012年   2182篇
  2011年   2298篇
  2010年   2136篇
  2009年   2190篇
  2008年   2042篇
  2007年   2035篇
  2006年   1985篇
  2005年   1848篇
  2004年   1532篇
  2003年   1520篇
  2002年   1330篇
  2001年   1133篇
  2000年   1300篇
  1999年   1254篇
  1998年   1200篇
  1997年   1252篇
  1996年   1071篇
  1995年   998篇
  1994年   1053篇
  1993年   925篇
  1992年   835篇
  1991年   795篇
  1990年   674篇
  1989年   582篇
  1988年   261篇
  1987年   250篇
  1986年   213篇
  1985年   215篇
  1984年   209篇
  1983年   160篇
  1982年   194篇
  1981年   127篇
  1980年   104篇
  1979年   65篇
  1965年   23篇
  1964年   26篇
  1963年   16篇
  1959年   1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41.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红香酥梨果实采后货架期有机酸含量的动态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共分离出酒石酸、L-苹果酸、乳酸、柠檬酸、琥珀酸和D-苹果酸等6种有机酸,其总含量为(3.53±0.21)g/kg;成熟的红香酥梨果实属于苹果酸优势型,其主要有机酸为苹果酸,占总有机酸含量的81.82%±0.38%,其中,苹果酸的2种异构体L-苹果酸和D-苹果酸含量分别占总有机酸含量的57.86%±0.71%和23.97%±1.09%;柠檬酸含量次之,占总有机酸含量的8.57%±0.25%;酒石酸、琥珀酸和乳酸含量较低,占总有机酸含量的比例均低于5%;红香酥梨果实总有机酸含量变化在货架期表现为前期上升、中期下降、后期再上升的趋势,说明货架前期果实有机酸含量仍在积累,且主要积累的是D-苹果酸含量;货架中期有机酸含量因消耗、转化的加强而降低,且在第20天时达到最低点,其中,柠檬酸下降幅度最大;货架后期可能由于果实开始衰老,其他物质转化为有机酸使其含量升高。  相似文献   
942.
943.
为胶陀螺菌作为抗氧化剂的开发应用提供参考依据,采用单因素试验与响应面法相结合筛选胶陀螺菌丝体液态发酵最优条件,并在此基础上测定其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最优发酵条件为葡萄糖、酵母浸膏、KH_2PO_4和MgSO_4·7H_2O的添加量分别为4.6%、0.3%、0.5%和1%,装液量为100mL/250mL,接种量为10%,发酵温度25℃,转速150r/min摇床培养6d可获得菌丝体生物量14.95g/L;菌丝体浓度为1.3mg/mL时,对DPPH和ABTS自由基的清除率分别达68.25%和78.38%。胶陀螺菌丝体具有较好的抗氧化能力,可作为抗氧化剂产品进行开发。  相似文献   
944.
945.
946.
在前哨农场主要病害调查的基础上,提出在水稻9~9.5叶期,75%戊唑醇·肟菌酯水分散粒剂20 g/667 m~2,用以防治水稻叶瘟;在水稻孕穗期和齐穗期,选用30%稻瘟酰胺·戊唑醇(稻安醇)悬浮剂40 ml/667 m~2+3%多抗霉素100 ml/667 m~2+2%春雷霉素100 ml/667 m~2混配的防治技术,与当地水稻种植户防病技术相比较,结果表明:此项技术对叶瘟的防效高达89.5%,并且可以在水稻生育后期有效控制穗颈瘟、纹枯病、鞘腐病和褐变粒的发生;在产量方面,与常规防治方法相比增产5.35%,说明此项病害防治措施可以有效降低水稻主要病害的发生,同时提高水稻产量,值得大面积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947.
琯溪蜜柚园土壤酸化特征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为了研究蜜柚园土壤的酸化特征,从而为蜜柚园土壤改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集福建省平和县319个蜜柚园的土壤样品和25个蜜柚园土壤剖面表土层(0~20 cm)、亚表土层(20~40 cm)和底土层(40~60 cm)的土壤样品,分析了蜜柚园土壤pH值的分布特征、影响蜜柚园土壤酸化的因素和土壤pH值与盐基饱和度和交换性钙、交换性镁含量间的关系。【结果】平和县319个蜜柚园土壤pH值的变幅为3.26~6.22,其平均值为4.34,有89.97%的果园其土壤pH值低于柑橘生长适宜pH值的下限(pH为5.0),其中pH<4.5的强酸性果园占67.71%。25个蜜柚园剖面土壤pH平均值不同土层的高低顺序是表土层>亚表土层>底土层,与表土层土壤的pH值相比,亚表土层和底土层pH<4.5的土壤占比分别提高了50.00%和35.71%。土壤的酸化提高了土壤交换性氢、交换性铝的含量,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土壤pH值与土壤盐基饱和度及交换性钙、交换性镁含量间均呈极显著的正相关,说明酸化会减弱土壤的保肥能力,导致土壤钙、镁元素的缺乏。蜜柚园土壤的酸化程度随蜜柚树种植年限、土壤碱解氮含量及氮肥施用量、土壤有效硫含量的增加而降低。【结论】平和县蜜柚园土壤酸化现象严重,且园土亚表土层和底土层的酸化问题较表土层更为突出,氮肥和硫肥的过量施用是引起土壤酸化的原因。鉴于蜜柚园土壤的酸化特性,文中提出了降低果园氮素和硫素的投入、结合果园深翻改土施用碱性土壤改良剂、增施有机肥等防治蜜柚园土壤酸化的措施。  相似文献   
948.
总结了近年来在华南地区主要蔬菜生产区进行的田间试验结果,分析了施磷钾肥对叶菜、瓜类、豆类蔬菜产量和养分吸收的影响,以及目前条件下华南地区蔬菜磷钾肥的偏生产力、农学效率、肥料表观利用率、生理利用率、肥料贡献率和地力贡献率。结果表明,叶菜、瓜类和豆类蔬菜施用磷钾肥均能促进蔬菜产量的增加和磷钾养分的吸收。叶菜、瓜类、豆类蔬菜磷肥偏生产力分别为781.9 kg/kg、257.6 kg/kg、211.9 kg/kg,农学效率为30.5 kg/kg、64.1 kg/kg、23.1 kg/kg,表观利用率为17.2%、9.7%、6.1%,生理利用率为222.3 kg/kg、370.6 kg/kg、292.7kg/kg,肥料贡献率为16.4 %、19.4%、12.9%,地力贡献率为83.6 %、80.4%、87.1%。叶菜、瓜类、豆类蔬菜钾肥偏生产力分别为298.8 kg/kg、164.3 kg/kg、165.8 kg/kg,农学效率为29.5 kg/kg、39.5 kg/kg、25.8 kg/kg,表观利用率为24.8%、24.3%、13.0%,生理利用率为152.3 kg/kg、218.6 kg/kg、229.1kg/kg,肥料贡献率为13.8 %、21.6%、17.4%,地力贡献率为86.2 %、78.3%、82.6%。分析肥料利用率分布频率可以看出,磷肥表观利用率<20%的试验样本和钾肥表观利用率<30%的试验样本均占总样本的80%以上,表明目前试验条件下各类蔬菜的磷钾肥利用率较低,生产上需同时解决蔬菜产量及肥料利用效率提高的问题。  相似文献   
949.
农业可持续发展是当代世人关注的议题,旨在重新考虑农业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努力排除障碍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不利因素,探索未来农业发展的方向和策略。即墨市人口多、耕地面积少,发展可持续农业势在必行。本文就即墨市农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发展可持续农业进行了初步探讨与研究。  相似文献   
950.
李锐 《湖南农机》2014,(2):54-55
市场上多数自行车采用链条传动,在拉与尘土的研磨下,链条节距变大,会出现脱链;而且自行车的防盗性能比较差,容易被盗;无车灯,夜间行驶比较危险;车胎气不足时,无及时补气装置。针对上述缺点,运用创新思路,设计出了一款新型无链防盗自行车,具有一定的社会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