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6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31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101篇
  2019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重庆市半开放式猪舍夏季温热环境观测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重庆三峡库区半开放式猪舍夏季温热环境进行了测试分析。其结果:妊娠舍、分娩舍、仔猪舍和育肥猪舍内部温度、湿度都超过猪生长发育的适宜范围;即使在猪舍内部安装4台750 W风机,使舍内平均风速达到0.30~0.55 m/s,其降温效果仍然很差。  相似文献   
62.
室温下 ,采用GMP(glassmicropipette)玻璃化法对牛卵母细胞进行冷冻保存。结果表明 :不同发育阶段的牛卵母细胞GMP冷冻、解冻后体外受精卵裂率在 36 .6 7%~ 52 .38%之间 ,其中体外培养 2 2h牛卵母细胞的受精卵裂率最高 ,为 52 .38%,与对照组 (6 8.42 %)差异不显著 (P >0 .0 5) ;采用不同的预处理溶液处理冻前牛GV期卵母细胞 ,其中以 3%的EG稀溶液预处理可获得最高的体外受精卵裂率。结果表明 :牛体外成熟卵母细胞冷冻效果最好 ,采用3%EG稀溶液处理玻璃化前卵母细胞可以提高冷冻效果。  相似文献   
63.
前言奶牛产后恢复生殖机能时间的早晚,是繁殖方面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据国外资料报道,奶牛一般在产后15~45天第一次排卵,30~72天有发情表现。李永鹏测定了7头奶牛产后75天乳汁孕酮(P_4)含量,发现只有1头牛在分娩后15~20天有第一次卵巢活动,其余6头在75天内均无卵巢活动。这个结果显然与国外报道的数据有明显差异。据王新华等对乌鲁木齐地区7个国营奶牛场的调查表明,奶  相似文献   
64.
65.
雌二醇和催产素对乏情期绵羊子宫肌电活动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微电极技术研究了4只乏情期绵羊自发性和激素诱导性子宫肌电图(EMG),并同时测定了血浆17β-雌二醇(E2β)和孕酮(P4)的。自发性子宫肌电图呈节率性静、动复合波丛的基础图型,平均峰电位频率为682次/小时,幅度190μV,子宫运动率(MR)7.3%。催产素(OXT)可激发频率达1725次/小时,使基础波丛变为活动性单一波丛,MR=8.4%(P<0.05)。苯甲酸睢二醇(E2)则对基础波丛呈抑  相似文献   
66.
氯前列烯醇溶黄规律及提高奶牛繁殖力的研究新疆农垦科学院畜牧兽医所(石河子市832000)魏学良,王新华新疆石河子农学院畜牧兽医系李跃民乌鲁木齐五一农场奶牛场白广臣,仝太军乌鲁木齐安宁渠六十户乡奶牛场焦庆生奶牛产后发情配种延迟是当前我国提高奶牛繁殖率,...  相似文献   
67.
经对妊娠期、产褥期、正常性周期及异常性周期等不同繁殖状态下的21头荷斯坦奶牛的卵巢重量、体积及密度测定,分别统计黄体侧卵巢(CLO)与对侧卵巢(NCLO)上4类有腔卵泡数和黄体数,并按体视学原理计算统计各类卵泡和黄体发育的平均直径和体积。结果表明:所有卵巢均具一定数量的替补卵泡,其数量顺序为正常性周期母牛>妊娠期母牛>产褥期母牛>异常性周期母牛,与母牛繁殖机能相一致。两侧卵巢中固功能黄体所致CLO体积、重量均显著大于NCLO。尽管CLO与NCLO上发育的卵泡总数差异不大,但发育的卵泡总体积为NCLO显著大于CLO。说明NCLO具优势化及大优势化卵泡的选择发育。  相似文献   
68.
黑白花奶牛产后繁殖性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69.
本实验以昆明小鼠为研究对象,探讨了5 mmoL/L、10 mmoL/L及20 mmoL/L氯化锶(SrCl2)激活去透明带MⅡ期卵母细胞的效果,并比较了孤雌激活卵母细胞在普通DMEM培养液与添加有10 ng/mL有白血病抑制因子(LIF)的DMEM培养液中的体外发育率,旨在探讨去透明带卵母细胞适宜的SrCl2孤雌激活浓度及孤雌胚胎体外培养体系。结果表明:10 mmoL/L与5 mmoL/L SrCl2作用6 h所得激活率差异不显著(46.00%vs 40.38%,P>0.05),但显著高于20 mmoL/L SrCl2的激活率(46.00%vs 24.62%,P<0.05);将10 mmoL/L SrCl2激活处理6 h后得到的激活胚胎分别以DMEM培养液和LIF+DMEM培养液培养48 h,其桑葚胚分化率分别为44.00%及84.62%,组间差异显著(P<0.05)。因此,宜采用10 mmoL/L SrCl2激活去透明带MⅡ期卵母细胞,并移入到10 ng/mL LIF+DMEM培养液进行体外培养。  相似文献   
70.
目的:探讨瘦素在妊娠小鼠子宫着床点与非着床点中的表达规律。方法:性成熟雌性NIH小鼠与成熟雄鼠自然交配,在妊娠5,6 d分别脱臼处死小鼠取其子宫,然后进行以下实验:1.分别提取总RNA,检测胚胎着床点和非着床点子宫瘦素mRNA表达规律;2.分别进行石蜡包埋,切片,然后进行免疫组化试验,检测瘦素蛋白的表达规律。结果:妊娠5,6 d小鼠子宫着床点与非着床点中均有瘦素mRNA和蛋白表达,蛋白主要定位于腔上皮和腺上皮,着床点mRNA水平比非着床点显著增强。结论:瘦素在着床点与非着床点子宫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提示瘦素在胚胎着床中的生理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