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5篇
农学   5篇
基础科学   4篇
综合类   42篇
农作物   2篇
畜牧兽医   6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癸氧喹酯(decoquinate,DQ)作为畜禽抗球虫药使用已有50多年历史,因其高效、低毒、低残留等特点而备受关注。DQ主要通过破坏虫体线粒体细胞色素bc1复合体的电子传递而捕获子孢子和第一代裂殖子的发育而发挥作用。家禽球虫易产生突变而较快产生抗药性,而反刍动物球虫少有抗药性的报道。除抗球虫作用外,DQ对疟原虫和弓形虫具有很好的控制效果,对隐孢子虫和肉孢子虫的作用还需要研究确认。近年研究表明,DQ纳米颗粒和衍生物具有更强的抗疟活性,值得深入研究。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了DQ抗几种常见寄生原虫的研究进展,为其合理使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2.
93.
为研究青蒿琥酯(ARS)对柔嫩艾美耳球虫子孢子(SP)侵入DF-1细胞的影响,本实验利用ARS分别处理SP和DF-1细胞,前者经特定荧光标记后,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SP线粒体膜电位和侵入率。结果显示,ARS(2.5μmol/L)处理DF-1细胞12 h与未处理组相比,细胞凋亡率无明显差异。与空白对照组相比,ARS直接处理SP 2 h,可使SP线粒体膜电位下降33.97±8.40%,并使其对细胞的侵入率下降4.13±3.97%。ARS直接处理细胞2 h和12 h后,再加入SP,则其侵入率分别下降7.23±2.74%和53.67±0.74%。细胞和SP混合后用ARS处理12 h,其侵入率下降56.30±1.81%。若在ARS处理的同时加入凋亡抑制剂米酵菌酸,可以使SP的侵入率提高9.70±0.60%(p0.01)。这表明ARS作用于细胞后对SP侵入的抑制作用更为明显,并具有显著的时间效应。本研究为青蒿素类药物抗球虫作用机理研究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94.
三夏季节巧贮麦□李金贵三伏盛夏,气温高,湿度大,晒好扬净的小麦如急于入仓,很容易发霉生虫,造成不应有的损失。这里向大家介绍种贮麦方法,既省事又方便,能达到杀虫防霉的效果。一、麦糠贮麦利用大晴天中午晒小麦,边晒边翻,晒三个小时左右(麦温约48℃~52℃...  相似文献   
95.
稻瘟病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稻瘟病的病害症状、病原、发病特点,并提出防治技术,以为稻瘟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6.
浅析果树病虫害防治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几年我国北方果树生产发展很快,葡萄、梨、李子、小苹果等果树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果树品种在不断的更新,果树病虫害种类也随之增加。果树病虫害的广泛发生,制约了果树生产能力的提高和产品数量的增加,降低了果品的内在品质和外在的商品属性。本文记录了生产过程中摸索出的一套病虫害防治方法,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7.
日粮及饲养方式在控制鸡球虫病中的作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日粮成分可影响寄生虫的发育与致病性。在养禽业中通过在日粮中添加某些营养物质或改变日粮组分来提高鸡体的免疫力,达到减轻或控制球虫病所造成的经济损失,从而减少因添加预防药物带来的抗药性问题及药物残留问题,这对目前倡导的绿色食品标准和人类健康具有重要意义。1日粮营养成分与鸡球虫感染的关系1 1寄生虫感染与日粮营养的分配机体在正常情况下,日粮的营养分配首先要满足机体自身蛋白和能量需求(见表1),寄生虫感染会改变日粮营养的分配方向,使供生长代谢和肌肉蓄积的营养成分转而维持免疫反应和抵抗疾病。这就降低了生长…  相似文献   
98.
将试验鸡分为5组,每组18只,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他组鸡均用柔艾美耳球虫(E.tenella)进行免疫和攻毒接种,其中3组分别给予氨基胍(AG),N^W-硝基-L-精氨酸甲酯(L-NAME)和L-精氨酸(NOS底物,L-Arg)处理,结果表明,血清中NO^-2浓度以AG处理组最低,L-NAME处理组和L-Arg处理组比空白对照组明显升高,但都显著低于免疫攻毒组(P<0.05),AG处理组盲肠肥大细胞(MC)数与空白对照组无明显差异,而极显著地高于其他组(P<0.01),免疫攻毒组盲肠MC数明显高于L-NAME处理组和L-Arg处理组,而L-NAME处理组与L-Arg处理组之间则没有明显差异,AG处理组鸡盲肠组胺(HT)含量极显著高于其他组(P<0.01);LAME处理和L-Arg处理组的HT含量差异不显著,但都高于空白对照组而你于免疫攻毒组。体外试验明,磷酸组织胺能够明显抑制伴刀豆球蛋白A对鸡外周血淋巴细胞的诱导增殖作用(P<0.01),结果提示,E.tenella感染鸡盲肠MC数与HT含量之间未见明显的相关性,活化的MC或其分泌物HT和NO产生有一定抑制作用,另一方面,NO也可能抑制MC的增殖。  相似文献   
99.
本研究利用NO供体以及几种抗氧化剂和NO清除剂来分析外源性NO对E.tenella卵囊孢子生殖的抑制特性.试验结果表明:S-亚硝基硫醇类NO供体(SNAP和GSNO)对卵囊的抑制作用具有明显的剂量-效应荚系,8 mmol/L的SNAP和GSNO均可完全抑制新鲜卵囊的孢子生殖;KCN对卵囊的抑制呈现为剂量-效应关系,但NaN3没有抑制作用.维生素C、甘露醇和水杨酸钠等抗氧化物质以及FeSO4和DTT均不能消除GSNO对卵囊孢子生殖的抑制作用.K2Cr2O7和KMnO4均会明显抑制GSNO对卵囊的作用.NO清除剂血红蛋白(Hb)能够消除NO供体对卵囊的抑制作用,并呈现剂量-效应关系.  相似文献   
100.
荔枝草总黄酮提取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荔枝草为唇形科雪见草(Salvia plebeia R.Sr)的全草,性味苦、辛、凉。荔枝草别名荠宁、雪见草、雪里青、癞子草、癞团草、癞疙宝草、蛤蟆草、猪婆草,为二年生直立草本植物,有清热解毒、利尿消肿、凉血止血之效。荔枝草在临床上主要用于镇咳、抗菌、抗病毒等,对瘙痒性皮肤病、溃疡性结肠炎、带状疱疹、急性乳腺炎、痔疮、肛周炎、痔瘘、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瘢等亦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