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4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29篇
林业   35篇
农学   35篇
基础科学   56篇
  38篇
综合类   379篇
农作物   28篇
水产渔业   18篇
畜牧兽医   130篇
园艺   45篇
植物保护   25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46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48篇
  2020年   47篇
  2019年   112篇
  2018年   68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46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51.
王佳  郑淑晶  李阳  胡德  冷向阳  王淑敏 《特产研究》2023,(1):142-146+151
本研究建立乌头汤有效成分含量测定的HPLC方法。检测条件如下,流动相10 mmol/L磷酸二氢铵,磷酸调pH为2.1-乙腈,色谱柱Waters XSelect C18(4.6 mm 250 mm,5μm),检测波长210 nm和235 nm,柱温35℃,流速1 mL/min。结果表明,该方法下,各物质间分离度良好,与阴性对照品相比较均无干扰,符合方法学考察中各项指标要求。HPLC方法可有效分离乌头汤中12种不同结构类型成分,稳定高效,操作简便,结果准确,可作为乌头汤有效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与此同时将乌头碱、次乌头碱和新乌头碱等毒性成分一并纳入检测范围,以确保用药安全,可为今后乌头汤新药开发及生产的质量标准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52.
鸽A群轮状病毒(group A rotavirus,RVA)是影响养鸽业健康发展的主要病原之一。为实现鸽RVA的高通量快速检测,根据目前国内外流行的鸽RVA VP6基因保守区域设计特异性引物与探针,建立了一种可以特异性检测鸽RVA的实时荧光RT-PCR方法,并对该方法的灵敏度、特异性和重复性进行了评估。结果显示,该方法灵敏度高,最低检测限为7.22×102 copies/μL;特异性强,与鸽群其他常见病毒无交叉反应;重复性好,组内与组间重复变异系数均小于1.5%。利用该方法和普通RT-PCR方法对200份临床样品进行检测,发现荧光RT-PCR方法的病毒阳性检出率高于普通RT-PCR方法,二者符合率为94.00%。结果表明,本研究建立的实时荧光RT-PCR方法敏感、特异、准确,重复性好,可为开展鸽RVA的临床检测及流行病学调查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753.
淡豆豉是一种以黑豆为主要发酵原料的传统药食同源中药,但其炮制周期长且质量不稳定。本研究以从淡豆豉自然混菌发酵中筛选出的1株具有β-D-葡萄糖苷酶活性的异常威克汉姆酵母(Wickerhamomyces anomalus)C5菌株作为发酵菌种,进行纯种酵母炮制型淡豆豉的研制。选取葡萄糖添加量、料液比以及酵母菌接种量3个因素进行单因素试验。利用响应面法分析3个因素对大豆苷元产量的影响,并对淡豆豉的炮制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料液比和葡萄糖添加量对大豆苷元产量的影响极显著,而接种量的影响不显著。最终确定炮制工艺为:葡萄糖添加量8.5%、料液比1∶2.4、接种量10%,炮制周期为6 d。炮制过程中糖苷含量逐渐降低,苷元含量显著升高。大豆苷元和染料木素的产量分别达到964.51和1 123.28μg·g-1。本研究为酵母炮制型淡豆豉的进一步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54.
氮素是水稻产量和品质形成的基础,也是水稻生长过程中需求最大的元素,而氮肥的大量使用在保障水稻产量和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同时,也造成了资源利用率低、稻米品质下降和环境污染等问题.本文综述了水稻产量和品质形成过程中的碳氮生理基础及其对氮肥的响应机制;并提出今后要开展精确定量施肥研究以提高水稻的氮素利用率,相关研究将更注重在高...  相似文献   
755.
为探索不同种植方式对麦后夏直播花生产量构成、光合特性和品质的影响,将起垄种植、苗期中耕、适期晚收等栽培技术措施进行不同组合形成3种种植方式开展试验。结果表明,3种种植方式对花生产量构成、光合特性、品质和耕层地温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以起垄种植+苗期中耕+适期晚收组合表现最好,其对土壤耕层温度提升最明显,产量相关构成指标最高,籽仁品质最优,叶片光合能力最强。  相似文献   
756.
鸭星状病毒是近年来危害我国鸭业发展的新发病原之一,给养鸭业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其中鸭星状病毒3型(DAstV-3)是近年来感染率较高的星状病毒。为实现DAstV-3的快速检测,根据DAstV-3的RNA依赖性核糖核酸聚合酶基因(RNA-dependent RNA polymerase,RdRp)设计特异性探针与引物,建立了DAstV-3的荧光RT-RAA检测方法,并对该方法的特异性、灵敏性、重复性和临床适用性进行了评估。结果显示:建立的RT-RAA方法能够在39 ℃恒温条件下,在20 min内实现对DAstV-3的快速检测,与H9亚型禽流感病毒、新城疫病毒、鹅星状病毒、禽呼肠孤病毒等常见病毒均无交叉反应,最低检测限为101 copies/μL;临床样本检测发现RT-RAA方法阳性检出率高于常规RT-PCR方法,且检测时间较RT-PCR更短。结果表明,本研究建立的RT-RAA方法灵敏度高,特异性强,操作简便,临床适用性好,适合DAstV-3的现场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757.
红花檵木(Loropetalum chinense var. rubrum)为金缕梅科檵木属常绿灌木或小乔木,是湖南等地主要园林彩叶植物。针对生产与应用中存在的“季节性花叶”现象,对其表型及光合特性进行调查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综合所有调查的292个样方中花叶表型,根据叶片颜色和大小将红花檵木这种异常花叶类型分为叶片变小的花叶(A)、绿黄相间花叶(B)、红黄相间花叶(C)、黄化或白化叶(D)、红色斑点(块)花叶(E)5类典型表型;5类表型叶片的叶绿素、类胡萝卜素、花色素苷含量占比间差异各不相同,叶绿素含量表现为E>CK(正常叶)>B>A>C>D,花色素苷含量表现为CK>A>C>E>B>D,类胡萝卜素表现为D>B>C>CK>E>A;5类表型叶片横切面结构观察与色素含量测定基本相符,叶片细胞层间叶绿体呈现不均匀分布,导致各类型间叶片叶绿素含量和叶色形成差异;5类表型叶片中A类的最大荧光值、PSⅡ的潜在光化学活性、PSⅡ 有效光化学量子效率均为最高,暗呼吸速率显著高于其他类,E类的初始荧光值与叶绿素含量显著高于其他类,CK叶片的最大净光合速率显著高于其他类,光饱和点、光化学猝灭系数均高于其他类,C类的光补偿点显著高于其他类,B类的各项指标次于A、E和CK,优于C和D类,而D类的各项指标均最差;5类异常叶色叶片的光合特性与各色素含量相关,其中A类和E类各光合指标与正常叶较为接近,而B、C、D类叶均比正常叶差,其中B类总体光合能力优于C类,D类对环境适应能力最差。  相似文献   
758.
李阳 《农村经济与科技》2023,(5):164-166+184
党的十九大报告把乡村振兴战略作为党和国家重大战略之一。高职院校作为地方培养和输送人才的摇篮,肩负着服务社会的使命。为了优化高职院校帮扶路径,以X学院定点帮扶新疆Y县G村为例,立足该村乡村振兴开局状况,探讨了发展难点,分析认为产业结构单一、就业质量不高、人才队伍薄弱、特色文化宣传不到位是制约该村发展的主要原因。针对上述情况,从服务产业发展、创新人才培养、推动文化建设等方面深入探究,以期为高职院校进一步助力乡村振兴路径优化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59.
外破电缆线路故障跳闸的重要原因,针对目前外破盯防依赖人工的问题,研制了基于单防区振动光纤的高压电缆防外破监测预警装置,利用分布式光纤振动传感器的机械振动传感能力,结合信息传输和告警技术,能够有效识别出多种型号的外破风险源,并将告警信息推送至外破盯防人员微信,将电缆外破被动盯防转为主动预警,有效预防外力破坏事件,提高供电可靠性。  相似文献   
760.
为研究植酸(IHP)对绿锈转化过程及机制的影响,通过空气氧化法合成碳酸盐绿锈[GR1 (CO32-)],并利用X射线衍射、衰减全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和能量色散X射线能谱对体系中的固体产物进行分析表征。研究表明:不存在IHP时GR1(CO32-)在5 h左右完全转化为针铁矿,而存在IHP时GR1(CO32-)的转化会受到抑制。在0~0.5mmol·L-1的IHP浓度范围内,GR1 (CO32-)的转化产物为针铁矿,而当IHP浓度高于1.0 mmol·L-1时,GR1 (CO32-)的转化产物为针铁矿和高铁绿锈。IHP对GR1(CO32-)转化机制的影响与其浓度有直接关系,在低浓度IHP(0~0.5 mmol·L-1)条件下,GR1(CO32-)转化过程只涉及溶解-氧化-沉淀(DOP)机制;而高浓度IHP(1.0~5.0 mmol·L-1)体系中,固态氧化(SSO)机制占主导地位,在其转化过程中,一部分GR1(CO32-)通过溶解再沉淀机制转化为针铁矿,一部分GR1(CO32-)通过原位脱质子反应转化为高铁绿锈。此外,在GR1 (CO32-)转化过程中,IHP在GR1 (CO32-)及其转化产物表面会形成内圈络合物和植酸(亚)铁沉淀。总体而言,IHP会抑制GR1 (CO32-)的溶解再沉淀转化机制,阻碍针铁矿的结晶和晶体生长,且抑制作用与IHP浓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