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0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21篇
林业   54篇
农学   26篇
基础科学   35篇
  32篇
综合类   284篇
农作物   28篇
水产渔业   18篇
畜牧兽医   109篇
园艺   66篇
植物保护   17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5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 毫秒
71.
对黄淮海地区玉米收获现状进行了阐述,分析了玉米直收推广困难的原因以及分段式收获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一种适宜黄淮海地区合作社模式的玉米穗粒联动干燥分段式收获新方式,即玉米穗收获后用籽粒干燥机的余热对其预干燥,进一步脱粒、清选、粒干、入仓的方式实现玉米的即时收获、即时干燥、即时入仓,为玉米机械化收获提供新的参考。  相似文献   
72.
【目的】研究马铃薯富含亮氨酸重复序列(leucine-rich repeat receptor-like protein kinase LRR-RLK)类受体蛋白激酶基因SCLRRK1miR390ScmiR390-5p)调控响应非生物胁迫的机理。【方法】通过低温响应马铃薯miRNA测序分析与靶基因预测,发现ScmiR390-5p通过调控1个可能的LRR类受体蛋白激酶基因对低温做出响应;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RT-qPCR)验证ScmiR390-5pSCLRRK1响应低温胁迫的表达情况;利用RLM-5′RACE确定ScmiR390-5p作用于SCLRRK1的切割位点;利用PCR技术克隆得到SCLRRK1的DNA序列和CDS序列,生物信息学分析SCLRRK1的结构和功能;利用RT-qPCR分析ScmiR390-5p/SCLRRK1在马铃薯各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响应各种非生物胁迫的表达情况。【结果】RT-qPCR结果表明,低温诱导ScmiR390-5p表达,SCLRRK1的表达则受到低温的抑制,ScmiR390-5pSCLRRK1的表达在低温胁迫下呈负相关性;RLM-5′RACE分析表明,ScmiR390-5p作用于SCLRRK1的切割位点是ATTCCT//CCTGAGTT,马铃薯ScmiR390-5p/SCLRRK1调控模块在低温响应中起作用。克隆结果表明SCLRRK1的CDS序列长度为2 685 bp,编码894个氨基酸,DNA序列长度为3 549 bp,含有1个内含子、2个外显子、3′非编码区和5′非编码区,ScmiR390-5p的靶位点位于SCLRRK1 CDS序列内部(960—981 bp,GGAACTATTCCTCCTGAGTTT)。生物信息学显示SCLRRK1是1个富含亮氨酸重复序列(leucine-richrepeat,LRR)的类受体蛋白激酶基因,编码的蛋白属于跨膜分泌蛋白。马铃薯组织表达RT-qPCR分析显示,ScmiR390-5p在叶中的表达量最高,根次之,茎中(地上茎、块茎和匍匐茎)表达量较低;而SCLRRK1的表达情况与ScmiR390-5p相反,其在叶中的表达最低,在茎中表达最高(匍匐茎>块茎>地上茎)。多种非生物胁迫结果显示,ScmiR390-5pSCLRRK1表达在NaCl胁迫下呈负相关,ScmiR390-5p受到NaCl胁迫诱导表达。与对照相比,ABA和6-BA处理下ScmiR390-5p表达先下降之后呈波浪小幅回调;6-BA处理下SCLRRK1表达持续升高,ABA处理下SCLRRK1表达先上升后下降。GA3、PEG和IAA处理8 h时,ScmiR390-5p的表达达到峰值,GA3、PEG和IAA处理都能诱导SCLRRK1表达,但其变化趋势与ScmiR390-5p相关性不强。【结论】SCLRRK1具备编码LRR类受体蛋白激酶的核酸、氨基酸序列和结构基础,是ScmiR390-5p的靶基因;ScmiR390-5p/SCLRRK1调控模块在马铃薯组织器官中具备明显作用;ScmiR390-5p在转录后水平通过抑制马铃薯SCLRRK1的表达对低温胁迫做出响应,同时,马铃薯ScmiR390-5p/SCLRRK1调控模块在NaCl和6-BA胁迫响应中起作用,但不对ABA、GA3、IAA和PEG胁迫做出响应,ScmiR390-5pSCLRRK1分别在转录水平受到ABA、GA3、IAA和PEG胁迫信号调控。  相似文献   
73.
为充分认识入侵重庆地区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的肠道微生物, 2019年7月该课题组再次在重庆江津地区高粱地采集了草地贪夜蛾幼虫,通过分离培养结合16S rDNA测序鉴定,从江津草地贪夜蛾幼虫肠道中共分离得到38个细菌分离株,归为9个属,分别为克雷伯氏菌属(Klebsiella)、肠球菌属(Enterococcus)、微球菌属(Micrococcus)、葡萄球菌属(Staphylococcus)、芽孢杆菌属(Bacillus)、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寡养单胞菌属(Stenotrophomonas)、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和鞘脂杆菌属(Sphingobacterium).在课题组前期研究的基础上,新分离到了6个属,分别为克雷伯氏菌属(Klebsiella)、微球菌属(Micrococcus)、葡萄球菌属(Staphylococcus)、芽孢杆菌属(Bacillus)、寡养单胞菌属(Stenotrophomonas)和鞘脂杆菌属(Sphingobacterium).同时还对入侵重庆地区采食高粱和玉米的草地贪夜蛾幼虫肠道细菌分离株进行了比较分析,只在采食高粱的草地贪夜蛾幼虫肠道中发现了欧文氏菌属(Erwinia)、微球菌属(Micrococcus)、葡萄球菌属(Staphylococcus)、芽孢杆菌属(Bacillus)和寡养单胞菌属(Stenotrophomonas)的菌株,而气单胞菌属(Aeromonas)、短波单胞菌属(Brevundimonas)、金黄杆菌属(Chryseobacterium)和类香味菌属(Myroides)则只在采食玉米的草地贪夜蛾幼虫肠道中分离得到.通过对同一片江津高粱地的草地贪夜蛾和玉米黏虫(Mythimna separata)的肠道细菌分离株进行比较分析,只在草地贪夜蛾肠道中发现了微球菌属(Micrococcus)、欧文氏菌属(Erwinia)、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葡萄球菌属(Staphylococcus)和鞘脂杆菌属(Sphingobacterium),而金黄杆菌属(Chryseobacterium)只发现于玉米黏虫肠道中.  相似文献   
74.
正一、基地环境质量要求生产基地要远离有"三废"污染的区域,选择地势平坦、灌溉方便、土层深厚、土质疏松、富含有机质、保水保肥性好的壤土。土壤耕层厚度在20 cm以上,有机质质量分数为1%~2%,全氮 0.06%,速效磷(P_2O_5) 15 mg/kg,速效钾(K_2O) 90 mg/kg,pH值为7~8.5。环境空气质量、灌溉用水、土壤质量等  相似文献   
75.
76.
藤本月季组织培养快繁研究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7  
该文是对最新引进的荷兰优良藤本月季进行组织培养快速繁殖研究.经过试验对比,筛选出适合多数品种增殖分化的培养基及生根培养基.最佳的继代增殖培养基为MS+6BA0.5~1.0mg·L-1,适宜的生根培养基为1/2MS+IBA0.2mg·L-1,生根率达100%.在试管苗的移栽试验中摸索了移栽基质等与成活率的关系,使移栽成活率达98%以上.  相似文献   
77.
糖尿病患者多合并不同程度脂代谢紊乱和脂蛋白组成异常。为了解血脂水平与本病并发症发生的关系,本文对68例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患者进行血脂分析,结果报道如下。1 病例与方法1.1 病例 68例NIDDM者均为住院病人,均符合WHO的诊断标准,其中男38例,女30例,年龄41~82岁,平均58岁,病程(8±2.1)a。根据是否有心脑合并症分为2组:A组(有合并症)16例;B组(无合并症)52例。另选择30例健康人作对照。各组的年龄、性别、职业等具有可比性。1.2 检测方法 所有受试者均于…  相似文献   
78.
本研究以线粒体基因细胞色素b (Cytochrome b,Cytb)和细胞色素C氧化酶Ⅰ(Cytochrome oxidase subunitⅠ,COI)为研究对象,探究比较了星斑川鲽(Platichthys stellatus)、石鲽(Kareius bicolorarus)以及杂交F1代(星斑川鲽♀×石鲽♂)的种质遗传特性.结果显示,杂交子代与亲本的碱基(A+T)含量均高于(C+G)含量,且杂交F1代与母本星斑川鲽的(C+G)相同.基于mtDNA Cytb和COI序列结果显示,石鲽与星斑川鲽遗传距离分别为0.085和0.045;杂交F1代与石鲽遗传距离分别为0.076和0.045.基于mtDNA Cytb序列显示,杂交F1代与星斑川鲽遗传距离很小,仅0.009,而两者在COI基因序列上完全一致.基于Kimura 2-parameter模型的NJ分子系统树均显示,星斑川鲽和杂交F1代聚为一支,石鲽单独聚为一支.以上结果均可得出,杂交后代在线粒体DNA上呈现明显的母系遗传.杂交后代中出现左右眼的分化,且在COI的NJ系统树中,杂交F1代与母本星斑川鲽形成的一大支又分为两支:母本星斑川鲽与杂交F1代中外观显示左眼的聚为一支,杂交F1代中外观显示右眼的单独聚为一小支.表明线粒体基因COI与杂交F1代左右眼的分化有一定关系,为进一步研究星斑川鲽♀x石鲽♂提供了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79.
11种海鲜菇的菌丝生长特性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进一步优化海鲜菇工厂化栽培的培养条件,筛选优良菌种,本试验选择11 种不同来源的海鲜菇品种作为试验材料,对各品种的菌丝生长情况、菌丝生长速率和菌丝生长指数进行比较,研究不同海鲜菇母种和原种的菌丝生长特性。研究结果表明:5 号(‘真姬菇一号’)和7 号(‘蟹味菇’)这2 个品种的海鲜菇母种和原种菌丝生长较好,其菌丝浓密、均匀,长势评分较高;平均生长速率也较快,极显著高于其他菌种,且菌丝生长指数也较大。因此,从菌丝生长特性方面考虑,5 号(‘真姬菇一号’)和7 号(‘蟹味菇’)可考虑作为海鲜菇栽培时的优良菌种。  相似文献   
80.
为识别、分析和检测某智能制造生产企业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了其危害程度及对劳动者健康的影响,评价了职业病防护设施和措施的有效性,提出了职业病危害的关键控制点和防护措施。采用职业卫生调查法、检测检验法、职业健康检查法等,对建设项目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防护措施进行了定性及定量评价。结果表明:该新建项目主要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为粉尘、化学毒物和噪声等,合格率均为100%。根据对该项目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职护设施检测可知各岗位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浓(强)度均能符合职业卫生标准,职业病防护设施运行正常,防护效果良好。该项目属于职业病危害较重的建设项目,项目单位采取的职业病防护措施和管理措施可行且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