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1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21篇
林业   54篇
农学   26篇
基础科学   35篇
  32篇
综合类   284篇
农作物   28篇
水产渔业   18篇
畜牧兽医   110篇
园艺   66篇
植物保护   17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5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运用T检验和3种多元统计方法对长江流域10个不同水域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野生群体的形态差异进行分析。T检验结果表明,体重、头胸甲长、宽和腹节总长是引起雌雄形态差异的主要因素。聚类分析显示,江苏高邮和江苏洪泽2个克氏原螯虾群体之间的形态差异最小;重庆忠县、江西湖口、湖北荆州和湖北洪湖群体与江苏高邮、江苏洪泽、上海崇明和四川宜宾群体形态差异较大。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10个不同水域克氏原螯虾群体4个主成分的累积贡献率为84.003%,其中第1和第2主成分是克氏原螯虾的腹节因子,贡献率最大;10个不同水域的克氏原螯虾的形态差异主要集中在腹节上。判别分析中,雌性综合判别率为64.7%,雄性综合判别率为65.6%,判别率较低。变异系数检验分析结果表明,10个不同水域克氏原螯虾群体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形态差异,但这些差异并没有使它们分化到亚种水平。  相似文献   
82.
南疆典型区核桃不同种植模式综合效益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核桃产业是南疆尤其是南疆民族地区的主导产业,提升其综合比较优势尤为重要。本文选取了新疆南疆核桃主产区4种有代表性的核桃种作模式,基于2015~2017年连续跟踪获取的316份一手调研访谈资料与实测数据,对不同模式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进行测算。结果表明:纯园种植模式的经济收益高于其余3种模式,生长结果期(2~7年)收益呈倍数增长,盛果期收益显著优于间作模式。但南疆核桃种植典型区人多地少、生态环境相对弱,其余3种种植模式在带动就业,提高土地复种指数方面的效益十分凸显;各模式综合价值测算的排名为核桃纯园模式﹥核桃‖红枣‖棉花﹥核桃‖小麦﹥核桃‖小麦‖玉米模式;核桃间作小麦的模式社会效益最为显著,其中提供就业机会效益占比最大;核桃‖小麦-玉米模式的生态服务价值总量最大,分别高于H1、H2、H3模式7.17%、17.97%、22.28%。南疆核桃产业的发展应优化产业结构,结合南疆少数民族地区实际情况建立合理的种植制度。  相似文献   
83.
星斑川鲽MHCⅡ恒定链Ii基因的克隆和表达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星斑川鲽MHCⅡ类分子的作用及调控机制,实验通过SMART-RACE技术克隆得到了星斑川鲽MHCⅡ恒定链(MHCⅡIi)的全长cDNA序列,其长度为1766 bp,包含135 bp的5′非编码区、837 bp的开放阅读框和794 bp的3′非编码区。该基因共编码279个氨基酸。理论分子量为30.848 ku,等电点为6.89。与已知物种MHCⅡIi进行同源性比对,结果与狼鲈、紫红笛鲷和鳜关系较近,同源性均为79%。利用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RT-PCR)技术检测了MHCⅡIi在星斑川鲽不同组织中的表达,以及爱德华氏菌感染前后对该基因在不同组织中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显示:在脾脏、头肾、肝脏、后肠、性腺、心脏、血液、鳃和肌肉组织中,MHCⅡIi mRNA均有表达,但在表达量上有明显差异,脾脏和头肾组织相对表达水平较高,鳃、血液、肌肉、心脏和性腺中的表达水平较低。病原感染后,免疫相关组织脾脏和头肾的表达水平升高最明显,肝脏和后肠的表达水平也略有升高,但变化不明显。本研究可为星斑川鲽MHCⅡ类分子的作用机理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为海水养殖鱼类的抗病遗传育种工作提供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84.
利用高密度SNP 遗传图谱定位小麦穗部性状基因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小麦穗部性状之间相关性密切, 其中穗粒数和千粒重是重要的产量构成要素, 挖掘与穗部性状相关联的基因位点对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及解释基因效应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RIL群体(山农01-35×藁城9411) 173个F8:9株系为材料, 利用90 k小麦SNP基因芯片、DArT芯片技术及传统的分子标记技术构建的高密度遗传图谱, 在5个环境下进行穗部相关性状QTL定位。检测到位于1B、4B、5B、6A染色体上7个控制千粒重的加性QTL, 解释表型变异率6.00%~36.30%, 加性效应均来自大粒母本山农01-35; 检测到8个控制穗长的加性QTL, 解释表型变异率14.34%~25.44%; 3个控制穗粒数的加性QTL; 5个控制可育小穗数的加性QTL; 3个控制不育小穗数的加性QTL, 贡献率为8.70%~37.70%; 4个控制总小穗数的加性QTL; 6个控制小穗密度的加性QTL。通过基因型与环境互作分析, 检测到32个加性QTL, 解释表型变异率0.05%~1.05%。在4B染色体区段EX_C101685–RAC875_C27536检测到控制粒重、穗长、穗粒数、可育小穗数、不育小穗数、总小穗数的一因多效QTL,其贡献率为5.40%~37.70%, 该位点在多个环境中被检测到, 是稳定主效QTL。在6A染色体wPt-0959-TaGw2-CAPS区间上检测到控制粒重、总小穗数的QTL。研究结果为穗部性状的分子标记开发、基因精细定位和功能基因克隆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5.
利用基因芯片技术进行小麦遗传图谱构建及粒重QTL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小麦遗传图谱是进行小麦染色体分析和研究表型变异的遗传基础。通过利用传统分子标记和现代基因芯片技术相结合,构建高密度遗传图谱,重点开展主要产量主要构成要素--粒重的初级基因定位,确定影响粒重的主效QTL位点,为开发粒重CAPS分子标记及在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提供依据和指导,并为利用小麦粒重次级群体进行精细定位和基因挖掘奠定基础。【方法】利用90 K小麦SNP基因芯片、DArt芯片技术及传统的分子标记技术,以包含173个家系的RIL群体(F9:10重组自交系)为材料,构建高密度遗传图谱,并利用QTL network2.0进行了3年共4环境粒重QTL分析。【结果】构建了覆盖小麦21条染色体的高密度遗传图谱,该图谱共含有6 244个多态性标记,其中SNP标记6 001个、DArT标记216个、SSR标记27个,覆盖染色体总长度4 875.29 cM,标记间平均距离0.78 cM。A、B、D染色体组分别有2 390、3 386和468个标记,分别占总标记数的38.3%、54.3%和7.5%;3个染色体组标记间平均距离分别为0.80、0.75和0.80 cM。用该分子遗传图谱对4个环境下粒重进行QTL分析,检测到位于1B、4B、5B、6A染色体上9个加性QTL,效应值大于10%的QTL位点有QGW4B-17QGW4B-5QGW4B-2QGW6A-344QGW6A-137;其中QGW4B-17在多个环境下检测到,其贡献率为16%-33.3%,可增加粒重效应值2.30-2.97g,该位点是稳定表达的主效QTL。9个QTL的加性效应均来自大粒母本山农01-35,单个QTL位点加性效应可增加千粒重1.09-2.97 g。【结论】构建的覆盖小麦21条染色体的分子遗传图谱共含有6 241个多态性标记,标记间平均距离为0.77 cM。利用该图谱检测到位于1B、4B、5B、6A染色体上9个控制粒重的加性QTL,其中QGW4B-17是稳定表达的主效QTL位点,贡献率为16.5%-33%,可增加粒重效应值2.30-2.97 g。  相似文献   
86.
为给旱地夏闲期管理提供参考依据,采用大田试验,研究了夏闲期施肥与覆盖处理对旱地冬小麦土壤储水量、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夏闲期施肥可明显提高播前0~100、100~200 cm土层储水量,增加了冬小麦穗数、籽粒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不论施肥与否,地膜覆盖与纸覆盖均可提高播前底墒,增加小麦穗数和穗粒数,显著提高籽粒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且地膜覆盖处理效果优于纸覆盖;施肥可增进覆盖的保水、增产及高效用水的作用。因此,旱地夏闲期可通过施肥与覆盖技术改善土壤水分状况,为旱地秋播作物高产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87.
目的研究氢化物发生一原子荧光光谱法的同时测定人参中砷和锑的含量。在仪器的最佳工作条件及氢化物发生条件下,还探讨了还原剂及其用量与还原掩蔽剂对测定的影响。方法采用氢化物一原子荧光光谱法进行测定。结果在测定条件下,砷的线性范围为0—10μg/L,r=0.9998,检出限为0.06μg/L,回收率102.3%,精密度(RSD)为3.45%;锑的线性范围为0-10μg/L,r=0.9999,检出限为0.027μg/L,回收率94.7%,精密度(RSD)为4.72%。用该法测定了标准物质茶叶中砷和锑的含量以进行比较,结果与推荐值相吻合。结论方法快速、准确,应用于人参中砷和锑的检测,获得较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88.
人参中人参多糖检测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测定人参中人参多糖的含量,并建立人参多糖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苯酚-浓硫酸比色法于波长486nm处测定吸光度。结果人参多糖含量为13.31g/100g,标准曲线的线性范围为0.9991~0.9998,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2%,RSD=2.23%。结论苯酚-浓硫酸比色法测定人参中多糖含量,方法简便、准确、稳定性好。  相似文献   
89.
综述近年来人参化学成分分析技术进展,重点介绍人参皂苷、人参多糖、挥发油和其他化学成分的检测技术,并对人参开发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90.
泗水县位于鲁南山区西北部边缘地带,总体地势上东高西低,是一个自东向西倾斜的构造盆地。全县地貌形态可划分为低山、丘陵和河谷平原三种类型。其中低山丘陵区占全县面积的67.6%,低山区主要分布在南部的长峰峪、棠梨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