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5篇
农学   6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36篇
农作物   10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6篇
植物保护   4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81.
我国部分地区水稻田鳢肠对吡嘧磺隆的抗性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鳢肠Eclipta prostrata L.是我国水稻产区的主要恶性阔叶杂草之一,为了明确鳢肠对吡嘧磺隆的抗性发生情况,采用生物测定法检测了2011-2013年从山东省、湖北省和江苏省水稻田采集的28个鳢肠种群对吡嘧磺隆的抗性。结果表明,从山东省采集的7个种群、湖北省的17个种群和江苏省的3个种群均能被有效剂量30g/hm~2的吡嘧磺隆控制,表现为敏感;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鳢肠种群LC12-25在30g/hm~2剂量下仍存活,进一步以江苏省敏感种群LC12-24为对照,对江苏省鳢肠种群LC12-25进行抗性水平测定。敏感种群LC12-24的GR50为0.25g/hm~2,抗性种群LC12-25的GR50为16.66g/hm~2,其抗药性指数(RI)达66.64,表明LC12-25种群对吡嘧磺隆产生了较高水平抗性。  相似文献   
82.
芸(薹)素内酯乳油对大豆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大豆苗期和开花期,用0.01%芸薹素内酯乳油进行茎叶喷雾,能够增加大豆的株高和主茎节数,增加单株荚数和百粒重并提高产量,但略降低大豆蛋白质和脂肪含量,对大豆发芽率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83.
在信息时代的背景下,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提供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不仅仅是一种技术手段,更是一种重要的战略选择,关系到农业产业链的升级和农村社会经济的现代化发展。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水平的提升,不仅对于农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直接关系到农村经济的振兴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改善。基于此,文章对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水平的提升路径展开研究,分析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水平的提升意义,阐述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水平的提升路径,旨为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希望对促进农村经济的繁荣、提高农民收入、实现乡村振兴战略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84.
植物异株克生及其在杂草防除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综述了作物与作物,作物与杂草,杂草与杂草之间的异株克生现象及其在杂草防除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85.
马唐Digitaria sanguinalis、牛筋草Eleusine indica、狗尾草Setaria viridis和虎尾草Chloris virgata是我国北方和黄淮海玉米田4种主要禾本科杂草,是影响玉米产量和品质的主要因素之一。为了明确禾本科杂草对草甘膦的敏感水平,本研究采用整株生物测定法测定上述4种杂草种群对草甘膦的敏感基线,为将来我国种植转基因耐草甘膦玉米后,玉米田杂草防除提供数据支撑。结果表明,马唐55个种群GR50值范围在13.36~550.28 g a.i./ha,均值为120.02 g a.i./ha。狗尾草69个种群GR50值范围在7.22~201.96g a.i./ha,均值为50.45 g a.i./ha。牛筋草50个种群GR50范围在25.19~808.54 g a.i./ha,均值为218.78 g a.i./ha。测定的所有马唐、狗尾草和牛筋草种群GR50值均低于900 g a.i./ha(田间推荐中剂量),表明这三种杂草对草甘膦敏感。虎尾草34个种群GR  相似文献   
86.
节节麦Aegilops tauschii Coss.是麦田难治杂草,研究环境条件对节节麦发芽的影响对预测其适生区域及综合治理有重要意义。以采自陕西、山东和河南的3个节节麦种群为对象,通过室内和室外萌发试验研究了水势、pH、盐分和播种深度与节节麦萌发的关系。结果表明,3个节节麦种群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表现出相似的萌发及出苗特性,其萌发对水势敏感,发芽率随水势的下降而降低,当渗透势小于-1.0 MPa时,种子不萌发;节节麦萌发对pH要求不高,在pH 3~10条件下发芽率均超过70%;其萌发具有一定的耐盐性,盐浓度为0 mmol/L时,发芽率最高,盐浓度大于420 mmol/L时,节节麦不能萌发;节节麦出苗率随播种深度的增加而降低,播种在土壤表面时,出苗率最高,播种深度大于10 cm时,未发现节节麦出苗。3个节节麦种群发芽对上述不同环境因子的反应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87.
【目的】克隆牛筋草(Eleusine indica)中草甘膦的靶标基因EPSPS,获得牛筋草EPSPS重组蛋白并制备其单克隆及多克隆抗体,组装酶联免疫试剂盒,检测牛筋草植株不同组织EPSPS的表达水平及蛋白含量,为快速鉴定抗性牛筋草提供简便工具。【方法】利用PCR方法克隆EPSPS基因全长;构建pET30a-EPSPS阳性质粒并转化宿主菌BL21,经IPTG诱导表达后获得重组蛋白;利用该重组蛋白免疫小鼠与新西兰大白兔,制备单克隆及多克隆抗体,并利用Western blot检测特异性;利用间接ELISA方法进行免疫配对试验,筛选出最佳配对抗体,优选各试剂工作浓度并组装试剂盒;用研制的试剂盒对不同种群牛筋草进行EPSPS含量检测,并与qPCR结果分析比较。【结果】牛筋草EPSPS的开放阅读框含有1 620 bp的核苷酸,编码540个氨基酸,理论等电点为8.80,该蛋白无跨膜区域。进化树分析结果表明牛筋草EPSPS与水稻EPSPS进化关系最近。诱导蛋白表达的培养条件为1 mmol·L-1的IPTG,25℃,获得了纯度大于90%,浓度为3 mg·m L-1  相似文献   
88.
明季清初职业出版者邹漪先后辑刊了数种女性作品集。《诗媛八名家集》作为其首部染指之作,大量存录黄媛介、吴琪、吴山、卞梦珏的作品,亦为柳如是诗集提供了参校版本,因而具有重要的文献辑佚与校勘价值。尤其是编者以一种非常虔诚与敬服的姿态,通过刊录与之颇有交谊的八位“当代”女性名家的作品集,暗寓其一以贯之的家国情怀。  相似文献   
89.
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了41%草甘膦水剂在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田使用的除草效果和抗草甘膦大豆的安全性。结果表明,41%草甘膦水剂对大豆田主要杂草马唐、反枝苋和铁苋菜等均有理想防效,药后30 d,41%草甘膦水剂1 537.5 g a.i./hm2剂量下对大豆田杂草防效达90%以上。41%草甘膦水剂对4种抗除草剂大豆材料(356043、87701RR2Y、06-698和07-1568)安全性较好,在922.5~2 460.0 g a.i./hm2剂量范围内,上述大豆材料无药害症状,其株高、复叶数、每荚粒数及百粒重均没有降低。与不用药对照相比,上述材料施用41%草甘膦水剂后增产显著。  相似文献   
90.
苍耳Xanthium strumarium和藜Chenopodium album是常见的两种阔叶杂草,其在玉米田发生严重,影响了玉米的生长和产量。本文利用整株生物测定法对我国东北及黄淮海玉米产区采集到的苍耳及藜种群对草甘膦的敏感性进行了测定。种子室内培养至5~6叶期,喷施草甘膦后14 d称量鲜重,计算抑制杂草种群50%个体生长的草甘膦剂量(GR 50)。草甘膦对10个苍耳种群GR 50在54.87~249.75 g/hm^2,平均值为(111.53±20.02)g/hm^2,均低于450 g/hm^2(1/2倍推荐剂量),表明10个苍耳种群均对草甘膦敏感;草甘膦对33个藜种群GR 50范围在97.05~920.86 g/hm^2,平均值为(313.88±24.70)g/hm^2,93%的种群GR 50低于450 g/hm^2,表明绝大多数藜种群对草甘膦比较敏感,仅发现一个藜种群GR 50大于900 g/hm^2(田间推荐剂量),表明其对草甘膦具有一定耐受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