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2篇
  1篇
综合类   16篇
畜牧兽医   3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
为获得高效纤维素降解菌,从发酵床垫料中分离出5 株能降解纤维素的微生物菌株,对5株菌进行了透明圈和纤维素酶活性测定。结果表明:5 株菌株均可在纤维素-刚果红平板上快速形成透明圈,其中菌株A3 产酶活性最强,在接种后72 h 达到125.47U·mL-1。对其16SrDNA 序列进行分析,结合形态学观察和生理生化特征,将该菌鉴定为地衣芽孢杆菌 (Bacillus licheniformis) 。培养时间和温度对菌株的酶活力影响较大,各菌株的产酶最适温度为30~40℃。该芽孢杆菌分解纤维素能力强、适应能力高,在发酵床垫料堆肥中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发酵床垫料中微生物16S rDNA基因扩增实验中诸多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采用单因素法对16S rDNA基因扩增时PCR反应体系中的5个潜在因素(Mg2+、dNTP、引物、Taq酶、模板DNA)5水平上进行优化实验,并进一步优化了反应程序中的退火温度、循环次数。结果表明:25μL的最佳反应体系为:10×PCR buffer 2.5μL、MgCl22.0 mmol·L-1、dNTP 0.2 mmol·L-1、引物0.2μmol·L-1、Taq DNA聚合酶0.5 U、模板DNA 50 ng;最佳反应程序为:在94℃下进行4 min预变性;随后循环扩增25个循环(包括94℃变性45 s,53.7℃退火30 s,72℃延伸90 s);最后在72℃下延伸10 min。  相似文献   
13.
通过分析当前农业气象服务的现状与存在问题,提出农业气象发展建议与前景。结合邛崃市境内地貌复杂,农业产业发达的特点,分析目前气象服务滞后于农业产业发展的现状,以及如何通过完善气象预报制度,提高气象预报人员素质,提升气象服务质量,进而达到保障农业产业平稳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14.
纤维素降解菌的分离、鉴定及其产酶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纤维素富集的环境中分离到3株能以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为唯一碳源的纤维素降解菌,采用纤维素-刚果红染色法进一步筛选,获得透明圈较大的菌株1株,命名为为B1。经菌落、菌体形态观察、生理生化实验及分子生物学鉴定,初步确定为蜡样芽胞杆菌(Bacillus cereus),该菌株表现出了较高的滤纸崩解能力和较高的纤维素酶活力。通过培养条件的优化,发现该菌株在起始p H值为5.0的培养基中,37℃培养36 h,其纤维素酶活力可达64.22 U/m L。  相似文献   
15.
采用CMC-Na平板法和刚果红染色法从猪发酵床陈化垫料中分离到1株纤维素高效降解真菌M6。该菌株测序后的ITS基因序列与NCBI数据库进行BLAST比对,并构建系统发育树,该菌株初步鉴定为草酸青霉。优化固态发酵产酶工艺,确定最佳产酶条件:以麸皮+羧甲基纤维素钠为碳源,豆粕为氮源,初始pH值为6.0,接种量为10%,发酵温度为30℃、发酵时间为96h,羧甲基纤维素酶酶活最高可达1 446U·g~(-1),是优化前的2.31倍。堆肥试验结果表明:接种M6组和EM菌剂组均在第3d进入高温期(50℃),且高温分别维持了10d和6d;菌株M6组、EM组、对照组纤维素降解率分别为41.1%、38.8%、14.8%。因此,菌株M6组高温维持时间长、纤维素降解率高,在发酵床陈化垫料堆肥腐熟发酵中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为筛选培育抗逆性强的满江红品种,以采自湖南的4种满江红(CD,XT,HY和YZ)为试验材料,采用人工培养的方法对其繁殖系数、适宜生长温度、光照强度、pH及湿度等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培养21d时4种满江红的繁殖系数均达最高,最佳培养条件为温度24~28℃,光照强度15 000~20 000lx,pH 6.0,湿度60%~80%。其中,满江红YZ具有较强的繁殖性能和耐高温能力,XT具有较强的耐酸性能。  相似文献   
17.
发酵床养猪垫料基础参数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发酵床养猪模式是基于减少养殖过程中污染物排放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养殖技术。试验测定了发酵床5cm、20cm垫料层温度、含水率、pH及有机质含量等指标,分析发酵床理化参数,为养猪生产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垫料表层5cm处温度在20℃~35℃之间,垫料20cm处的温度在35℃以上;垫料水分在40%~55%之间,pH在6.5~8.0范围内变化,能够满足微生物正常发酵的需要;随着垫料使用时间的延长,有机质含量、C/N比呈持续下降趋势;由于猪粪尿的不断排放,垫料中全氮含量逐渐增加,而有效菌含量呈现先上升后降低趋势。  相似文献   
18.
杜东霞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4):1904-1907
漆酶是一类含铜的多酚氧化酶,它通过将分子氧还原成水来氧化多种酚类和非酚类化合物,使之降解。目前,漆酶已在废水处理、生物制浆和生物传感器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结合当今该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综述了漆酶在自然界的分布、结构、作用机理、影响因素及生物功能,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以期为该酶催化性能的进一步完善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9.
杜东霞  王宜磊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1):4985-4987
[目的]探讨固定化漆酶脱色降解刚果红染料的最佳反应条件。[方法]以海藻酸钠为载体、戊二醛为交联剂,进行漆酶的固定化,并研究了固定化漆酶用量、染料浓度、反应温度和pH对染料脱色率的影响。[结果]固定化漆酶脱色降解刚果红染料的最佳条件为酶用量1 g,染料浓度40 mg/L,反应温度65℃,pH=4.5。在该条件下降解3 h,固定化漆酶对刚果红染料的脱色率达92.6%,重复利用5次后,脱色率仍能保持在50%左右。[结论]该研究为染料废水的有效处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为筛选和鉴定稻田中具有降NH3作用的土著菌株并评估其降NH3效果,探讨其在水稻追施尿素中减少氮肥损失的潜力,本研究首先通过降NH3菌株选择性培养基进行富集,然后利用平板划线法对其进行分离,进而根据细菌的降NH3效果进行复筛,对筛选出的高效降NH3菌株通过16S rDNA测序鉴定菌属,并对目标菌株的氮利用能力、产脲酶性能和溶血性等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通过选择性培养基从稻田土-水界面样品中筛选出3株具有降NH3效果的菌株,分别命名为菌Ⅰ、菌Ⅱ、菌Ⅲ。利用NH3降低率实验进行复筛,其中菌Ⅱ的NH3降低率最高,达到88.60%,根据形态特征和16S rDNA序列分析,鉴定菌Ⅱ为污水溶杆菌(Lysobacter defluvii)。将菌Ⅱ接种到富氨和富硝的培养基后,培养基铵态氮浓度从25.00 mg·L-1降到9.85 mg·L-1,硝态氮浓度从34.00 mg·L-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