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4篇
农学   6篇
  1篇
综合类   13篇
农作物   19篇
畜牧兽医   8篇
园艺   2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以澳洲坚果青皮为原料,研究了超声辅助提取总黄酮工艺条件以及抗氧化活性。通过L9(3 4)正交试验得到超声功率为300 W条件下的最佳提取工艺:提取时间为45 min、乙醇浓度为50%、提取温度为50 ℃、料液比为1:60 (g/mL),在此条件下总黄酮提取量为(1638.59±44.26) mg/100 g。通过抗氧化实验发现,澳洲坚果青皮总黄酮ABTS自由清除能力约为Trolox的2.48倍,总抗氧化还原能力约为Trolox的1.90倍,由此表明澳洲坚果青皮总黄酮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2.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澳洲坚果枝叶的果糖、葡萄糖、蔗糖,得到分离良好的色谱图,且测定精确灵敏,回收率高,重复性好,是一种准确、快速、简单的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13.
为了更好的开发和利用神秘果资源,优化神秘果叶粗多糖的提取工艺,并评价其抗氧化能力。本研究采用单因素实验对液料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和提取次数进行研究,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建立三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试验设计,对提取工艺进行优化,获得最佳提取条件,并测定神秘果叶粗多糖的总抗氧化能力(FRAP)。结果表明提取神秘果叶粗多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液料比25:1 (v/m)、提取温度85 °C、提取时间60 min,提取3次,在此条件下,神秘果叶粗多糖提取率为4.93 ± 0.022%;三个因素对神秘果叶粗多糖提取率影响大小顺序为: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液料比。分析其总抗氧化能力(FRAP)发现,神秘果叶粗多糖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41.38 μmol/g)。  相似文献   
14.
钙和钙调素对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钙在植物细胞中的分布及其体内平衡,综述了钙和钙调素对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的影响及钙离子参与的受精不亲和性调控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以前期制备的澳洲坚果蛋白为原料,经复合酶(木瓜蛋白酶和中性蛋白酶)酶解制备澳洲坚果蛋白肽,采用水解度为指标,利用单因素试验与正交试验考察各酶解因素对澳洲坚果蛋白水解度的影响,同时通过不同分子量(3、10、30 kDa)的超滤离心管对制备的蛋白肽进行初步的分离,并基于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对不同分子量的澳洲坚果蛋白肽的抗氧化活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各酶解因素对复合酶酶解制备澳洲坚果蛋白水解度的影响依次为酶解初始pH>复合酶配比>酶添加量>酶解时间;最佳复合酶酶解条件为复合酶配比1∶5、酶添加量12 000 U/g、酶解液初始pH 9.0、酶解时间360 min,在此条件下澳洲坚果蛋白的水解度为21.88%;同时,通过分析不同分子量的澳洲坚果蛋白肽组分发现,不同分子量的澳洲坚果蛋白肽均具有抗氧化活性,分子量在3~10 kDa的肽段组分具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其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达到80.97%,且随着蛋白肽组分浓度的增加,其抗氧化能力也逐渐增强。  相似文献   
16.
荔枝采后贮藏保鲜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荔枝原产于华南亚热带地区。由于荔枝成熟于夏季高温季节,加上其特殊的结构与生理特性,采后极易褐变腐烂,给荔枝贮运带来了极大困难。荔枝贮藏过程中,果皮褐变是最严重的问题,又是限制荔枝长期贮藏,缩短货架期寿命和降低商品价值的主要原因。据统计,荔枝每年因腐烂变质而造成的损失约占总产量的20%以上。荔枝果皮褐变之快,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 ,果树设施栽培已在全国范围蓬勃兴起 ,成为农业的高新技术产业。在设施栽培条件下 ,随着果树光合作用的进行 ,普遍存在室内二氧化碳气体浓度明显低于室外正常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的问题。二氧化碳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原料 ,在一定范围内 ,植物的光合产物与二氧化碳浓度成正相关 ,二氧化碳浓度高 ,光合速率高 ,制造和积累的有机物多 ,其产量和质量也就高。果树在密闭设施栽培环境中 ,由于二氧化碳的供给严重不足 ,满足不了果树的光合作用 ,已成为产量和质量提高的制约因素。因此 ,在设施内人工适时适量增施二氧化碳肥 ,是提高果…  相似文献   
18.
菠萝果实发育过程中有机酸含量及相关代谢酶活性的变化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以菠萝品种卡因为试验材料,测定了不同发育时期果实中有机酸含量及其有机酸代谢相关酶—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PEPC)、柠檬酸合成酶(CS)的活性变化,并对果实中酸积累与酶活性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卡因菠萝果实中所含有机酸有柠檬酸、苹果酸、酒石酸、乙酸、草酸、马来酸,其中主要有机酸为柠檬酸(约占62%)、其次为苹果酸(约占14%)、酒石酸、乙酸和草酸的含量较低,马来酸微量。随着果实的发育,柠檬酸含量呈低-高-低的变化趋势,苹果酸、草酸、乙酸、酒石酸含量均呈下降趋势,柠檬酸在果实成熟时占主要优势,是果实主要的有机酸。在幼果期到果实迅速生长后期(花后10~70d),柠檬酸合成酶(CS)和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PEPC)活性与柠檬酸含量呈显著正相关。进入果实青熟期(花后90d)后,果实柠檬酸含量变化与PEPC和CS活性并无明显联系,此期酸积累不仅仅依赖这些酶的活性水平,还与其他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9.
在设施栽培中 ,与葡萄生产相关的温度、湿度、光照、气体等完全可以人为控制 ,控制的适宜与否是设施栽培成败的关键。为正确引导与更大范围的推广该项技术 ,现将目前葡萄设施栽培中温、湿、光、气等调控技术作以下阐述。1 温度的调控温度是葡萄生命活动最基本、最重要的环境因子 ,葡萄只有正常通过冬季低温解除自然休眠后 ,方可进行提早促成栽培。因此 ,温度与葡萄设施栽培关系密切 ,其调控的水平是设施生产者首先要关注的问题。1.1 休眠期内温度的调控 设施葡萄品种一般在 7.2℃以下需要经过 10 0 0~ 12 0 0 h (小时 )才能通过自然休眠…  相似文献   
20.
以夏威夷引进澳洲坚果品种Ikaika(333)为试材,进行其早期生长量、产量、品质和抗风性等研究,结果表明:Ikaika(333)与Kau(344)、Own Choice(O.C)、Makai(800)和Keauhou(246)初期的株高、径围、冠幅生长量指标间差异不显著。Ikaika(333)的初产期产量极显著高于(品比区)或高于(国内主要试种区)品种Kakea(508)、Keauhou(246)、Kau(344)、Makai(800),显著高于(品比区)或低于(国内主要试种区)品种Own Choice。与国外主产区相比,品种Ikaika(333)的平均单株产量接近南非的,低于澳大利亚与美国;但单位面积产量显著高于南非,与澳大利亚的水平基本相同,略低于夏威夷。Ikaika(333)的果仁均重、出仁率和果仁含油率均达到国外主产区夏威夷及澳大利亚的水平。在风力7~11级的情况下,Ikaika(333)的抗风性显著低于品种Own Choice(O.C),显著高于品种Makai(800),与品种Keauhou(246)和Kau(344)间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