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4篇
农学   6篇
  1篇
综合类   13篇
农作物   19篇
畜牧兽医   8篇
园艺   2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不同品种桑葚叶总酚含量及其抗氧化活性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不同品种桑葚叶的总酚含量差异及应用价值,以收集引种的40个品种桑葚叶为研究对象,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桑葚叶中酚类物质,以总酚提取率为指标,利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考察各因素对超声辅助提取桑葚叶总酚提取率的影响;采用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评价不同品种桑葚叶提取物的抗氧化能力,同时对不同品种桑葚叶中总酚含量及其抗氧化能力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超声辅助提取桑葚叶总酚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超声温度65 ℃、超声时间30 min、固液比1∶45(g/mL)、乙醇浓度60%,4个因素对桑葚叶总酚提取率影响大小顺序为:超声温度>超声时间>固液比>乙醇浓度。不同品种桑葚叶总酚含量差异较大,其中‘条桑五号’总酚含量最高,为(26.35 ± 0.29)mg/g,‘滇桑’总酚含量最低,为(20.44 ± 0.15)mg/g;不同品种桑葚叶抗氧化活性也存在差异,且趋势与总酚含量基本一致,‘条桑五号’桑葚叶抗氧化活性最强,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IC50为(77.64 ± 0.34)mg/L,总抗氧化能力(FRAP)TEAC值为(2.58 ± 0.11)mmol/g;‘滇桑’桑葚叶抗氧化活性最弱,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IC50为(210.30 ± 0.19)mg/L,总抗氧化能力(FRAP)TEAC值为(0.73 ± 0.04)mmol/g。桑葚叶总酚含量与其提取物抗氧化能力呈正相关,选择总酚含量高的桑葚品种栽培,可提高桑葚的综合附加值。  相似文献   
22.
菠萝果实不同部位总RNA提取方法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不同发育时期和不同部位的菠萝果实为材料,比较了改良SDS法、改良CTAB法和Trizol试剂盒法提取RNA的效果。结果表明:3种方法提取的RNA差异明显,其中改良SDS法的效果最佳,其提取的RNA质量较好,无DNA污染,OD260/OD280和OD260/OD230接近2.0,产量达到464.3μg/g.FW以上,该方法提取的RNA能满足RT-PCR、Northern blot和cDNA文库建立等分子生物学研究的需要。  相似文献   
23.
钙处理对果实采后生理病害及衰老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钙在植物组织中的存在形式、功能及代谢方式进行了分析,进而综述了钙对果实生理病害,果实成熟及衰老,生理及品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24.
澳洲坚果ISSR-PCR反应体系的建立与优化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澳洲坚果(Macadamia spp.)属山龙眼科(Proteaceae)澳洲坚果属(Macadamia)常绿乔木.原产于澳大利亚昆士兰州东南部和新南威尔士州北部、南纬25°-31°之间的沿海亚热带雨林.  相似文献   
25.
以栽培管理条件一致的‘巴厘’菠萝为试材,研究钾肥的不同处理对菠萝果实发育过程中糖分组成、含量以及蔗糖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钾肥处理提高了菠萝果实内果糖、葡萄糖和蔗糖含量。果实不同发育时期,不同处理对果实蔗糖代谢酶的变化具有不同影响,但总的变化趋势是一致的,均表现为随着果实的逐步成熟、糖逐渐积累,转化酶活性、蔗糖合成酶(SS)活性由低到高逐步上升,蔗糖磷酸合成酶(SPS)活性先升高后降低。不同处理均增加了果实转化酶和蔗糖合成酶分解活性,降低了果实的蔗糖磷酸合成酶和蔗糖合成酶合成活性。其中以喷施K2SO4和土施K2SO4混合使用对果实糖含量和相关酶活性的影响效果最好,其次为喷施K2SO4,土施的效果不明显。表明,在土施和喷施2种方法一起使用时,果实是通过改变4种酶的活力来提高库强度。果实库强度增加的同时,相应地促进了同化产物的运输。  相似文献   
26.
以菠萝‘无刺卡因’(Ananas comosus‘Smooth Cayenne’)为试材,对栽培管理条件一致的冬季果和夏季果的糖含量及其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变化规律进行研究。结果发现,2月份采收的冬季果发育为快—慢不典型的单‘S’型规律,而7月份采收的夏季果发育为典型的单‘S’型规律(慢—快—慢),且夏季果比冬季果发育期短40 d。2月份采收的冬季果,成熟时己糖与蔗糖的比值为0.37,主要以积累蔗糖为主;而7月份采收的夏季果,成熟时己糖与蔗糖的比值为5.92,主要以积累己糖为主。不同产期菠萝果实蔗糖积累与蔗糖代谢酶的活性存在明显差异。2月份采收的果实发育过程中积累较多的蔗糖,主要与蔗糖磷酸合酶和蔗糖合酶的合成活性升高、转化酶活性降低有关;7月份采收的果实蔗糖积累较少,主要与转化酶活性的升高有关。表明不同产期的菠萝果实发育及糖代谢不同。  相似文献   
27.
澳洲坚果是山龙眼科Proteaceae,澳洲坚果属Macadamia多年生常绿乔木 ,原产澳大利亚东部沿海昆士兰东南部与新南威尔士州北部 ,南纬 2 5~ 31°之间的亚热带雨林。适宜在年均降雨量 15 0 0~2 5 0 0mm ,排水保水良好 ,土层深度 1m以上 ,土壤pH值 5~ 5 5的热带及亚热带地区栽培。澳洲坚果有 18个种 ,商业性栽培种有Macadamiaintegrifoli a(花白色 ,叶片圆形 ,叶缘少刺 ,果实光滑 ,壳薄 ,在夏威夷和澳大利亚栽培 )和M tetraphylla(果实表面粗糙 ,壳薄 ,耐低温 ) ,以及这两个种的杂交后代。澳洲坚果种子球形 ,乳白色 ,直径 1 2~ 3cm ,含油…  相似文献   
28.
我国澳洲坚果的研究及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开展澳洲坚果商业性栽培品种引进与推广20多年来,在科研生产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总体还处于发展之初,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因此,在加大科研力度、规划优势区域生产同时,应及时了解国内外澳洲坚果市场需求动向,以合理调整产业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29.
 以‘巴厘(Ananas comosusr cv. Yellow Mauritius)’、‘卡因(Ananas comosusr cv. Cayenne)’和‘台农11号(Ananas comosusr cv. Tainung 11)’3个菠萝品种的果实为试材, 进行果实发育过程中糖、酸以及维生素C含量的分析。结果表明:蔗糖、葡萄糖和果糖是菠萝果实的主要糖类;在果实发育早期,各糖分含量较低,随着果实生长速度减慢,糖含量迅速增加,在果实成熟期达到最大值;在成熟果实中,不同品种间糖份的比例有较大差异,其中,‘巴厘’为3.71:1.11:1,‘卡因’为2.67:0.74:1。菠萝果实中所含有机酸有柠檬酸、苹果酸、酒石酸、乙酸、草酸和马来酸;随着果实的发育,不同品种间有机酸的含量、比例以及变化规律有一定的差异;在成熟果实中有机酸含量由高到低依次,‘巴厘’为柠檬酸(约占65.7%)、苹果酸(约占24.9%)、乙酸、草酸和马来酸,酒石酸没有检测到,‘卡因’为柠檬酸(约占62.2%)、苹果酸(约占14.4%)、酒石酸、乙酸、草酸和马来酸。菠萝果实中也有较丰富的维生素C,不同品种维生素C含量差异较大,‘巴厘’最高(0.49mg/g),‘卡因’次之(0.19mg/g),‘台农11号’最低(0.11mg/g)。  相似文献   
30.
菠萝属于凤梨科(Bromeliaceae)、凤梨属(Ananas Merr.)的一种重要热带水果,花果发育与菠萝产量和果实品质息息相关,因此菠萝花果发育一直都是生产者和科研人员重点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主要从菠萝成花、果实大小和果实糖的生理生化和分子方面对国内外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并展望了菠萝花果发育今后的研究方向和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