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4篇
农学   6篇
  1篇
综合类   13篇
农作物   19篇
畜牧兽医   8篇
园艺   2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41.
蔗糖代谢相关酶在卡因菠萝果实糖积累中的作用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以菠萝品种卡因为材料,测定了不同发育时期果实中蔗糖、葡萄糖和果糖含量以及蔗糖代谢相关酶-酸性转化酶(AI)、中性转化酶(NI)、蔗糖合成酶(SS)和蔗糖磷酸合成酶(SPS)的活性,并对果实中糖积累与酶活性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卡因果实的发育呈单"S型"曲线,在幼果期到果实迅速生长期,果糖和葡萄糖积累较多,蔗糖积累缓慢,此期蔗糖积累较少与高活性蔗糖转化酶有关;进入成熟期,果实中蔗糖迅速积累,而己糖略有上升,果实蔗糖的显著增加主要与SS和SPS活性有关.酸性转化酶和中性转化酶前期活性很强,后期降低;蔗糖合成酶(合成方向)和蔗糖磷酸合成酶的活性变化趋势相似,前期弱后期强.经过相关性分析:果实中蔗糖含量与SS和SPS活性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r=0.97273**和r=-0.91004**),而与NI活性呈极显著负相关(r=-0.76419**),与AI的活性呈显著负相关(r=-0.60594*).  相似文献   
42.
摘 要:以夏威夷引进澳洲坚果品种Ikaika(333)为试材,进行其早期生长量、产量、品质和抗风性等研究,结果表明: Ikaika(333)与Kau (344)、Own Choice (O.C) 、Makai(800) 和Keauhou (246)初期的株高、径围、冠幅生长量指标间差异不显著。Ikaika(333) 的初产期产量极显著高于(品比区)或高于(国内主要试种区)品种Kakea(508)、Keauhou (246) 、Kau (344)、Makai(800),显著高于(品比区)或低于(国内主要试种区)品种Own Choice。与国外主产区相比,品种Ikaika(333)的平均单株产量接近南非的,低于澳大利亚与美国;但单位面积产量显著高于南非,与澳大利亚的水平基本相同,略低于夏威夷。Ikaika(333)的果仁均重、出仁率和果仁含油率均达到国外主产区夏威夷及澳大利亚的水平。在风力7~11级的情况下,Ikaika(333) 的抗风性显著低于品种Own Choice (O.C) ,显著高于品种Makai(800),与品种Keauhou (246)和Kau (344)间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43.
为了探究香茅精油熏蒸处理对番木瓜果实炭疽病的防治效果及生理生化机制,测定不同浓度精油处理后番木瓜果实炭疽病斑直径和病情指数,比较不同浓度精油处理对炭疽菌的离体抑菌效果,并测定精油处理后果实抗病相关物质含量、抗病相关酶及病程相关酶活性.结果表明,15μL/L香茅精油熏蒸处理明显降低番木瓜果实炭疽病病斑直径和病情指数,菌丝...  相似文献   
44.
为了探究香茅精油熏蒸处理对番木瓜果实炭疽病的防治效果及生理生化机制,本文测定了精油处理后番木瓜果实的病斑直径和病情指数,测定了精油处理对炭疽菌的离体抑菌效果,还测定了处理后果实抗病相关物质含量、抗病相关酶活性及病程相关蛋白活性。结果表明,15 μL/L香茅精油熏蒸处理明显降低了番木瓜果实的病斑直径和病情指数,防治效果最好;15 μL/L的香茅精油熏蒸处理明显抑制炭疽菌的菌丝生长,还提高了果实过氧化氢(H2O2)的含量,提高了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多酚氧化酶(PPO)和 β-1,3-葡聚糖酶(β-1,3-GA)活性。由此可推测,香茅精油熏蒸处理对番木瓜炭疽病的防控机制一方面是由于直接抑制了病原菌的菌丝生长,进而降低了其致病性;另一方面是由于精油处理通过提高果实抗病相关酶PAL、PPO、β-1,3-GA酶活性以及积累抗病相关物质H2O2,进而提高了番木瓜果实的抗病性。  相似文献   
45.
本文以甲醇溶液作为提取试剂,以山奈酚和抗坏血酸为参照物,通过DPPH和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总还原能力以及铁离子还原/抗氧化能力测定 (FRAP) 研究了番木瓜叶的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该种方法提取总酚产率较高,并且番木瓜叶具有良好抗氧化活性和自由基清除能力。进一步试验表明木瓜叶的自由基清除能力与溶液中总酚的浓度成正比关系。该研究不仅能提高番木瓜的整体利用价值,还为果叶等废弃物利用提供可靠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6.
以6a 26份澳洲坚果种质为试材,采集澳洲坚果叶片,测定其氮、磷、钾含量,并选择类间平均连锁法和欧氏距离平方测量技术对其进行聚类分析,为澳洲坚果不同种质差异化养分管理及选育种提供依据。结果表明,不同澳洲坚果种质氮磷钾养分含量具有较大差异,其中氮以B3/74、344为最高,114最低;磷以116为最高,114、cronventure、294、109、DAD含量最低;钾以桂热1号、O.C.为最高,B3/74、H2、119含量最低。26份澳洲坚果种质按氮、磷、钾养分在阀值为6.9、7.0、5.5时分别可聚类为5、4、4个类群。  相似文献   
47.
澳洲坚果新品种‘南亚3号’的选育及其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南亚3号’澳洲坚果是从实生后代群体中选育出的新品种.该品种具有如下特点:树势中等,结果较早,丰产优质,适应性强;壳果表面光滑,深褐色,大小中等,平均单粒质量6.95 g;果仁乳白色,平均单粒质量2.63 g;出仁率、一级果仁率及果仁含油率高;在广东湛江地区9月上中旬成熟.  相似文献   
48.
从分类地位与分布概况、种质资源保存与评价、组织培养与繁殖技术、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利用等方面综述了藤黄属植物国内外研究进展。由于藤黄属植物在经济上和医学上的重要价值,必须加强种质资源收集保存等基础工作,进一步开展种质评价与创新利用。  相似文献   
49.
利用改良CTAB法提取澳洲坚果成熟叶片高质量DNA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澳洲坚果的成熟叶片中次生物质含量很高,因此给DNA的提取造成很大困难.CTAB法可有效去除多糖等杂质,但常规CTAB法的提取效果并不好.为此,我们在此基础上进行改进.采用改良后的CTAB法提取了7个澳洲坚果样品的总DNA.结果表明:使用CTAB free缓冲液进行前处理可去除大部分的杂质.所获得的DNA纯度较高,OD260/OD280均在1.7~1.9之间,RNA消化彻底,DNA无明显降解,进行ISSR分析(UBC-835)条带清晰,多态性好.说明该方法获得的基因组DNA适合于进行以PCR为基础的DNA多态性的研究.  相似文献   
50.
番木瓜是我国著名的热带、亚热带水果之一,但番木瓜属于呼吸跃变型果实,采后不耐贮运,其中由炭疽病引起的腐烂损失最为严重。因此,如何防治番木瓜采后炭疽病,降低番木瓜腐烂损失,延长贮藏保鲜期,成了制约番木瓜产业健康发展的瓶颈问题。本文以‘大青’番木瓜为试验材料,以绿色环保的肉桂精油-壳聚糖复合保鲜液为处理手段,研究其对采后番木瓜炭疽病的防治效果及作用机制,为我国番木瓜采后贮运保鲜产业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应用参考。分别用0.5%壳聚糖、0.5%壳聚糖+0.3%肉桂精油、0.5%壳聚糖+0.5%肉桂精油、0.5%壳聚糖+0.7%肉桂精油溶液对采后番木瓜果实进行喷雾处理,清水处理作为对照,处理后的番木瓜分为2组,其中一组处理后置于25℃下恒温贮藏,定期测定果实病情指数;另一组处理后置于25℃下恒温贮藏24 h后,在果面刺伤接种番木瓜炭疽菌,定期调查果实病斑直径,并对果皮进行取样,测定不同处理果实的抗病相关物质含量和抗病相关酶活性的变化情况。番木瓜炭疽菌的离体抑菌实验采用含药PDA平板抑菌法进行测定。研究结果表明:0.5%壳聚糖+0.3%肉桂精油处理对番木瓜炭疽病的防治效果最好,复合处理可完全抑制离体番木瓜炭疽菌的生长和产孢,复合处理显著降低了番木瓜果实的病斑直径,提高了抗病相关物质木质素、总酚(TP)和过氧化氢(H2O2)的含量,提高了抗病相关酶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过氧化物酶(POD)和β-1,3葡聚糖酶(β-1,3-GA)的活性,但对几丁质酶(CHI)活性影响不大。由此可见,肉桂精油复合壳聚糖涂膜对番木瓜炭疽菌有较好的防控效果,一方面是由于复合处理抑制了番木瓜炭疽菌的生长,另一方面是复合处理诱导番木瓜果实提高了抗病性。因此,适宜浓度的肉桂精油复合壳聚糖涂膜处理为防控番木瓜采后炭疽病提供了一种绿色新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