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篇
  免费   1篇
农学   4篇
  1篇
综合类   41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66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7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01.
雌雄蚕饲料效率对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家蚕是雌雄异体昆虫,雌雄家蚕在诸多性状方面存在着明显差异,如雄蚕茧比雌蚕茧茧丝纤度细、净度高、缫丝品位高等.本文着重调查雌雄蚕的食下量、消化率及茧层饲料效率等方面的差异.蚕一生中摄食桑叶量的80~85%是在5龄被食下的,故一般用五龄食下量代表蚕的摄食量.茧层饲料效率(又称叶丝转化效率)可表示为:茧层饲料效率=茧层量/五龄食下量×100%.  相似文献   
102.
苏丹草(Sorghum Sudanense (Piper) Stapf)系禾本科高粱属一年生牧草,原产于北非苏丹高原地区,具有株高茎细、再生性和分蘖能力较强、产量高等特点.我国栽培苏丹草有几十年的历史,1935年以前华北农村就有栽培.20世纪80年代以来,苏丹草在我国南方大量种植,对我国长江中下游11个省区发展淡水养鱼起了重要作用.近年来,苏丹草在生产中得到了更为广泛的应用.但在生产中出现产量不稳定、病虫害严重等问题,不能满足田间生产多样性和特定环境适应性的实践需要.  相似文献   
103.
皮斑双限性新品种"夏月×秋玉"3龄即可实现雌雄分开饲养,有利于蚕种场制种和蚕蛹、蚕蛾的综合利用。  相似文献   
104.
扁穗牛鞭草在川东北地区的适应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川东北地区栽植 9个扁穗牛鞭草材料,其中以"重高"牛鞭草为对照,对材料进行物候期、生长速度、产量等调查,结果显示:从物候期观察来看,H2003-5生育期最长,比对照延长40 d,其次是H019,比对照延长23 d;生长速率最快是H019(3.70 cm/d),比对照高21.3 %,差异显著(P<0.05),其次是H2003-5(3.55 cm/d),比对照高16.4 %;从干草产量来看:最高是H2003-5(38 118.60kg/hm2),比对照高36.41 %, 差异极显著(P<0.01),其次是H2003-4(36 016.35 kg/hm2),比对照高28.89 %,差异显著(P<0.05).结果表明:9个材料均能很好地适应川东北丘陵地区种植,其中新品系H2003-5、H2003-4、H019表现出较强的生长能力,具有很大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05.
饲料桑生理活性物质及其饲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饲料桑蛋白质含量高、氨基酸种类丰富、纤维素含量低,富含多种生理活性物质,是一种优良的多年生饲料资源,对牛、羊、猪、兔、鸡、鱼等多种畜禽都具有很好的适口性。蛋禽日粮中添加桑饲料,可以显著改善蛋黄颜色,提高蛋黄磷脂和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增加蛋清浓稠蛋白含量,改善蛋的风味和品质。肉类畜禽日粮中添加桑饲料,可以显著改善肉品色泽,提高肌肉中肌苷酸和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减少胆固醇含量,降低肌肉滴水损失、延缓pH值下降及脂质氧化变质,提高肉品质量。牛、猪等大型肉类动物采食桑饲料后可减少皮下脂肪沉积,增加肌肉间脂肪含量,有效改善肉的品质风味。综述了饲料桑中主要生理活性物质的种类、含量、结构特征、生理功能及其在畜禽养殖中的饲用价值;从生产性能和改善品质方面分析总结了饲料桑在多种畜禽养殖中的应用效果;提出了减轻抗营养因子不利影响、改善栽培利用效果的技术措施;展望了饲料桑开发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6.
夏秋用皮斑双限性家蚕品种“夏月×秋玉”的育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杂交育种和系统选择的方法,育成强健性夏秋用皮斑双限性家蚕品种夏月×秋玉。实验室和农村生产鉴定结果表明,新品种不仅具有强健好养、发育整齐、可根据幼虫体色和斑纹区分雌雄的特点,而且产茧量高,丝质优,主要经济指标超过对照品种。新品种的万蚕产茧量达19.66kg,一粒茧丝长1241.29m,解舒丝长941.99m,解舒率75.87%,鲜茧出丝率17.07%,洁净94.03分。新品种已通过四川省家蚕品种审定,适合在四川、重庆等长江流域蚕区饲养。  相似文献   
107.
从秦巴山区搜集到100多份桑资源,分属华桑,蒙桑,鬼桑,鸡桑、鲁桑、山桑,白桑等7个桑种,发掘出一批对科研和生产都有重要价值的珍稀资源,还发现了一个养蚕早熟,丰产,优质的特殊生态小区。  相似文献   
108.
本文描述了桑属植物的各种形态全息现象,认为桑树地上部分和根系全息相关,桑树树干分枝、叶脉分枝、根的分枝三者全息相关,枝条、叶片是整个桑树树体的缩影;桑属植物形态上具螺旋结构或趋圆全息性;桑属植物具泛胚性,根据生物全息律及全息定域选择原理进行扦插育苗可提高其成活率。  相似文献   
109.
<正>在市场经济竞争中,产品质量是行业的生命力。四川蚕桑生产多年来由于单产低、质量差、效益低而给行业的发展带来了严重的阻碍,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这一阻碍越来越突出。蚕茧、丝绸产品已具有完善的国际国内销售网络,也具有相对稳定的国际国内销售市场,关键是要提高产品的质量,尤其是蚕茧质量,才能拥有这个市场。要使四川蚕桑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就必须  相似文献   
110.
卫星搭载对高丹草农艺性状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索卫星搭载对"先锋"高丹草农艺性状的影响。[方法]将搭载后的"先锋"和未搭载的作比较试验,并对其农艺性状进行比较评价。[结果]与未搭载处理相比,搭载后物候期变化不明显,但在生长速度、株高、节径、分蘖数、叶面积、叶片数、茎叶比、产量等农艺性状上都发生了变化,特别是分蘖数和叶片数发生了显著变异,表现为"多蘖型"和"丰叶型"。通过茎段扦插和宿根繁殖可以保持突变性状,但无法将其用于新品种选育。[结论]卫星搭载后,"先锋"高丹草的株高和产量发生了变化,但有益突变性状的有性稳定遗传是下一步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