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3篇
农学   24篇
  4篇
综合类   29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26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苹果叶盘法基因转化中抗生素种类和浓度的筛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苹果品种嘠拉试管苗为试材,研究了卡那霉素(Km)、潮霉素(Hm)对继代苗生长和离体叶片再生的影响,以确定叶盘法基因转化的选择压和转化体的筛选浓度以确定苹果叶盘法基因转化中的选择压和抗性芽的筛选浓度;同时研究了不同浓度的头孢霉素(Cef)和羧苄青霉素(Carb)对苹果离体叶片再生的影响及对农杆菌EHA105和LBA4404的抑菌效果,以确定苹果叶盘法基因转化中合适的抑菌抗生素种类和浓度;以确定侵菌共培养后合适的抑菌抗生素种类和浓度。。结果证明表明:Km卡那霉素10mg/L、Hm4.0 mg/L完全抑制了叶片不定芽的分化,可作为苹果叶盘法转化时抗性芽的选择压; 在Km 50mg/L、Hm5.0 mg/L达到继代苗的半致死浓度,可作为基因转化后抗性芽苗的筛选浓度,10mg/L时完全抑制供试叶片不定芽的分化。;由于抗性芽再生的选择压与抗性苗筛选浓度相差较小,Hm相对于Km更适合作为苹果基因转化的选择标记;培养基中附加潮霉素的浓度为5mg/l继代苗不再分化生长,作为基因转化后抗性芽的筛选浓度,2.0mg/L时完全抑制供试叶片不定芽的再生,作为基因转化后抗性芽的筛选浓度。头孢青霉素在Cef 300mg/L时就能完全抑制农杆菌生长,对叶片不定芽的再生影响不大;而附加Carb羧苄青霉素则需400mg/L以上时才能抑制农杆菌LBA4404的生长,同时严重抑制了叶片再生。因此,宜选用Cef作为苹果基因转化的抑菌抗生素。  相似文献   
32.
黑暗培养对苹果组培快繁及叶片再生的影响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为明确暗培养在苹果组培中的作用,研究了适当黑暗培养对苹果组培快繁及叶片再生的影响。新红星苹果茎尖外植体接种和生根阶段,1周暗培养有利于茎尖分化和不定根诱导。M26继代苗接种10d后进行10~15d的黑暗培养,可显著增加有效苗数量。乔纳金、王林苹果叶片再生经3周左右暗培养,可将再生率提高3倍多,再生芽数增加4~6倍。生理代谢分析表明,除淀粉含量外,暗培养试管苗的可溶性糖、氨基酸、蛋白质的含量均比光培养苗高。  相似文献   
33.
外源基因在苹果转基因植株的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继代培养13年的转豇豆胰蛋白酶抑制剂(CpTI)基因和新霉素磷酸转移酶(nptⅡ)基因苹果嘎拉、王林、乔纳金和富士组培苗及田间定植6~8年的转基因植株为试材,应用卡那霉素筛选和PCR扩增分析对外源基因的稳定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57个苹果转基因株系组培苗中均可检测出CpTI特异基因片断;转化株系在添加50mg/L卡那霉素的培养基中生长正常。田间株系PCR检测结果表明,转入的外源CpTI基因在所测株系的叶片、花粉及大部分根系中稳定存在,有极少数株系的根系中未检测到特异表达条带。结果说明外源基因可以在转基因植株中稳定存在,但在不定根发生过程中有可能会丢失。  相似文献   
34.
双向电泳技术是蛋白质组研究的核心技术之一,本文对其原理、发展概况、优缺点及其在园艺植物蛋白质组学研究中的应用做了介绍,并对其今后的发展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35.
钙缓解植物盐害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介绍了盐胁迫对植物的伤害,及钙缓解盐害的作用效果,综合评述钙缓解盐害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36.
以7种SH系苹果砧木叶片为材料,利用改良的CTAB(溴代十六烷基三甲胺)法提取DNA,通过AFLP-银染体系,对SH系砧木进行了DNA多态性和遗传多样性分析。从随机组合的143对“3 3”引物中筛选出20对引物应用于扩增基因组DNA,共获得548条清晰可辨的扩增带,其中261为多态性条带,多态率为47%。依据简单匹配系数对AFLP扩增结果进行UPGMA聚类,7种SH系砧木在0.58水平上分为2个大类群。  相似文献   
37.
为获得三倍体葡萄新种质,以葡萄四倍体‘醉金香’×二倍体‘秋黑’杂交所得幼果为试材,研究了幼果低温处理天数、培养基IAA浓度、胚珠处理方式以及不同光质等因素对胚发育及胚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采集授粉后35 d的杂交幼果,先进行4℃低温处理,再取出胚珠接种,有利于胚发育和萌发,以低温40 d和30 d处理的胚发育率和萌发率最高,分别为91.8%和24.4%;培养基IAA浓度为0.2 mg/L时可显著提高胚萌发率;进行切喙处理的胚珠胚萌发率显著高于完整胚珠接种;发光二极管LED复合光(红∶蓝∶白=3∶1∶1)比日光色荧光灯(日光灯)更适合杂种胚萌发;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了20个杂种后代株系,其中三倍体株系19个,后代三倍体株率为95.0%。  相似文献   
38.
为分析苹果试管种质端粒长度与繁殖能力、衰老的关系,探索端粒长度与苹果试管种质离体保存年限的关系,对保存多年的不同继代次数的3个苹果品种试管苗进行了表型、增殖能力以及端粒长度的研究。结果表明:保存了8~33年的‘富士’、保存8~27年的‘金冠’和保存8~25年的‘嘎拉’苹果茎尖试管苗继代增殖能力大部分没有变化,表型未发生明显变化;3个品种不同继代次数30 d苗龄试管苗叶片端粒长度均差异不显著;继代73代苗龄分别为10、30、50和90 d的试管苗叶片端粒长度变化因品种而异,‘富士’‘嘎拉’差异不显著,‘金冠’50 d苗龄的最长,90 d苗龄的最短;继代71代苗龄30 d的‘金冠’试管苗茎段端粒长度显著高于叶片,茎段和愈伤组织、叶片和愈伤组织之间差异不显著,‘嘎拉’表现为愈伤组织>叶片>茎段。苹果试管苗端粒长度变化与其增殖能力、表型及同一继代周期内衰老程度的变化相吻合。  相似文献   
39.
以常规离体继代培养的转豇豆胰蛋白酶抑制剂(Cowpea trypsin inhibitor,CpTI)基因苹果(Malus domestica Borkh.)(包括皇家嘎拉、王林、乔纳金和富士等60个株系)组培苗为试材,应用卡那霉素筛选、PCR扩增及RT-PCR扩增对其外源基因的稳定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60个常规继...  相似文献   
40.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苹果组培苗延缓生长保存的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富士、乔纳金、金矮生、嘎拉组培苗为试材,在继代培养基中加入不同浓度的比久、矮壮素、多效唑及脱落酸,研究了植物生长延缓剂和生长抑制剂对苹果组培苗延缓生长种质保存的效应。结果表明:比久、矮壮素均有明显抑制苹果组培苗生长的作用,且茎尖存活率高,试管苗生长状况较好,转入常规继代培养基当代即可恢复生长,可用于苹果种质资源的离体保存,比久适宜的浓度为80mg/L,矮壮素为75mg/L左右;多效唑处理虽能明显抑制苹果试管苗生长,但易使有些品种试管苗玻璃化,可选择性应用;脱落酸作用过于剧烈,绝大部分处理苗死亡,不宜在苹果种质保存中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