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01篇
  免费   190篇
  国内免费   311篇
林业   851篇
农学   428篇
基础科学   414篇
  337篇
综合类   3003篇
农作物   273篇
水产渔业   265篇
畜牧兽医   1837篇
园艺   583篇
植物保护   211篇
  2024年   43篇
  2023年   150篇
  2022年   136篇
  2021年   134篇
  2020年   199篇
  2019年   273篇
  2018年   245篇
  2017年   127篇
  2016年   191篇
  2015年   200篇
  2014年   419篇
  2013年   313篇
  2012年   359篇
  2011年   354篇
  2010年   415篇
  2009年   405篇
  2008年   299篇
  2007年   325篇
  2006年   303篇
  2005年   277篇
  2004年   226篇
  2003年   273篇
  2002年   225篇
  2001年   212篇
  2000年   236篇
  1999年   199篇
  1998年   175篇
  1997年   167篇
  1996年   174篇
  1995年   177篇
  1994年   159篇
  1993年   121篇
  1992年   113篇
  1991年   96篇
  1990年   91篇
  1989年   84篇
  1988年   43篇
  1987年   28篇
  1986年   37篇
  1985年   38篇
  1984年   41篇
  1983年   29篇
  1982年   17篇
  1981年   27篇
  1980年   9篇
  1979年   11篇
  1964年   4篇
  1961年   4篇
  1957年   3篇
  195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31.
利巴韦林又名病毒唑、三氮唑核苷、三氮核苷、Virazol。是一种广谱、高效的抗病毒药物。对于多种病毒(DNA型和RNA型)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近几年来,利巴韦林也广泛用于兽医临床上各种病毒感染的治疗。在家禽临床上,已用其治疗法氏囊炎、禽流感对于发病初期的鸡群,采用抗病毒药利巴韦林一定程度上能降低病毒的数量,在感染的同时用药则对鸡群保护效果良好,鸡群的死亡率会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为了预防病毒病继发感染,在临床上常将利巴韦林粉制剂和其它抗生素粉制剂配合使用,对于它们配伍使用的稳定性尚未见报道。我们将临床常用浓度的利巴韦…  相似文献   
32.
鳜鱼水库网箱养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福建水口电建成后,闽江河道变宽、水流变缓、水质变肥、小型野杂鱼、虾增多,十分有利于鳜鱼的繁衍生长.库区群众采捕、收购野生苗种进行网箱养殖,利用丰富的饵料鱼资源,在3米×3米×2米的网箱,放养尾重50克的鱼种200尾/箱,经6个多月的饲养,尾重可增至500克,平均单个网箱可产鳜鱼100公斤,经济效益显著.现就主要养殖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3.
我国土地荒漠化的成因、危害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的荒漠化无论从发生类型、分布面积 ,还是从危害程度看 ,都以西部干旱、半干旱地区最为集中和严重。尤其是塔克拉玛干、古尔班通古特、库姆塔格、柴达木盆地、巴丹吉林、腾格里、乌兰布和、库布齐、毛乌素、科尔沁等几大沙漠或沙地广布在西部大地上 ,提供着丰富的沙源 ,使得该区域以风沙活动为主要特点的土地荒漠化问题更为突出。1 荒漠化的形成原因从荒漠化的定义可以看出 ,荒漠化的成因不外乎两种 ,即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一般认为荒漠化是人类活动和气候波动共同作用的结果 ,但在近代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进步 ,人类干预自然的能力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增强 ,人类活动已经成为引起各类荒漠化的最主要动因。1 .1 人口增长迅速 ,生产经营方式落后 ,是荒漠化扩展的内在动因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发展的物质空间 ,也是人类用以从事物质生产的一切自然资源的载体。但是 ,资源是有限的 ,生态环境可容纳的人口数量和人类对资源的开发利用强度也是有限的。联合国曾在 1 977年建议 ,人口密度在干旱地区不应超过 7人 / km2 ,半干旱地区不应超过 2 0人 / km2 ,并提出在这些地区进行适度开发的原则。我国荒漠化地区人口增长速度明显高于其它...  相似文献   
34.
近年来我国畜牧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 ,带来了一系列环境问题 ,主要表现在 :畜牧业已成为一个很大的污染源 ,畜禽废弃物不加处理的任意排放已造成水、空气和土壤的污染 ;水体的富营养化。畜禽废弃物的排放 ,造成水体中 N、P、K等营养物质富集 ,促进了藻类大量繁殖 ,威胁鱼类生存 ,造成水质下降 ;畜产品的污染。畜产品中农药、抗生素、重金属的残留 ,已造成畜产品品质下降 ,影响人的身体健康 ,不利于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要实现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畜禽废弃物必须实行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 ,以确保畜牧业生产和环境保护相协调。作者认为合理解决环境问题的措施是运用酶制剂开发环保饲料 ,提高饲料转化率 ;研究健体养殖技术 ,应用微生态制剂和中草药制剂 ,提高畜禽免疫力 ;研究开发防臭技术 ;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粪便开发成饲料、肥料 ;实施畜牧业生态工程 ;制定法律法规 ,加强环境监测。  相似文献   
35.
哺乳动物卵母细胞发育机理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卵母细胞的成熟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减数分裂过程,许多分子参与了这个过程的调控,本文就卵母细胞成熟抑制因子(OMI)、成熟促进因子(MPF)、生长分化因子(GDF)、微管辅助蛋白(MAP)、激素、Ca^2 及钙调素等对卵母细胞发育调控机理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6.
应用3S技术手段,结合国家政策、法规,探索新形势下采伐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37.
38.
益生素的分类及应用简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分类及作用机理凡是能起到取代和平衡动物体内生态系统作用的物质统称益生素。最先研究并作为经典使用的益生素都是外源添加的微生态制剂,称为益生菌或微生物益生素,但最近人们发现一些低聚糖能选择性增殖动物消化道内固有益生菌丛,有着与益生菌相似的效果,但又是非生物活性物质,人们称之为化学益生素。1.1微生物益生素微生物益生素又称生菌剂,EM制剂,微生物添加剂等,其作用方式是通过外源活菌(有益菌)进入动物消化道后,进行自身繁殖和提供有益物质,同时促进肠道有益菌繁殖,来抑制有害菌的生长,以保持肠道内正常微生物…  相似文献   
39.
4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