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6篇
基础科学   1篇
  2篇
综合类   18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67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浙江近岸海域细菌学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调查分别于1998年5~6月和9~10月进行2个航次,对浙江近岸海域30个站位的表层和底层海水样品进行了细菌学检测.结果表明,第一航次以浙中海域的粪大肠菌群和异氧菌总数最高,第二航次以宁波海域粪大肠菌群最高,而异氧菌总数以三门湾最高.两个航次表层和底层海水粪大肠菌群超标率最高为16.7%,异氧菌总数超标率均达89.3%以上.第一、二航次表层海水粪大肠杆菌单项污染指数平均值分别为0.229±0.452和0.375±0.630,异氧菌总数单项污染指数平均值分别为8.6±11.178和12.8±18.796.底层海水中粪大肠杆菌单项污染指数仅在第一航次宁波近岸的JN-1108站位超标;异氧菌总数单项污染指数第一、二航次最大值分别为37.0和18.0, 也出现在宁波近岸的JN-1108站.分析显示,粪大肠菌群与异氧细菌总数存在一定的正相关关系,其相关系数r2=0.34.结果表明,浙江近岸海域已明显受到异氧菌的污染, 宁波近岸海域已遭到粪大肠杆菌和异氧菌的污染.  相似文献   
12.
药物对球虫感染鸡血液及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1日龄艾维因肉鸡分为 4个组 ,即中药组、马杜霉素组、感染不给药组和不感染不给药组 ,每组 2 0只。中药组从 1日龄开始即投喂含 0 .1%中草药复方制剂 (由绞股蓝皂甙、去油鸦胆子仁等组成 )的饲料 ;马杜霉素组从 12日龄起投喂含马杜霉素 5 mg/ kg的饲料。前 3组于 14日龄感染鸡柔嫩艾美耳球虫孢子化卵囊。卵囊攻击前及攻击后 4、7d分别采血 ,测定血液红细胞数、血钾、血钠、血磷、血清白蛋白和血清总蛋白含量。结果表明 ,卵囊攻击后 4、7d,感染不给药组的红细胞数显著低于其他各组 (P<0 .0 5 ) ,卵囊攻击后 7d,血钾浓度显著高于其他各组 (P<0 .0 5 ) ,血清白蛋白和血清总蛋白显著低于其他各组 (P<0 .0 5 ) ;卵囊攻击后 7d,中药组血液红细胞数显著低于不感染不给药组 (P<0 .0 5 ) ,但显著高于感染不给药组 (P<0 .0 5 ) ;马杜霉素组的各项测定指标与不感染不给药组相比无显著差异 (P>0 .0 5 ) ;卵囊攻击后 ,各组间的血磷和血糖值无显著差异 (P>0 .0 5 )。结果提示 ,药物能抵抗球虫感染 ,血液各项指标得以保持相对恒定。  相似文献   
13.
【目的】捻转血矛线虫(Haemonchus contortus)寄生在牛羊等反刍动物的皱胃中,引起的捻转血矛线虫病在我国呈全国性流行。文章通过研究脂肪酸与视黄醇结合相关蛋白Hc-FAR-4的表达特性及配体结合能力,以了解其在捻转血矛线虫生长、发育、繁殖过程中的作用。【方法】Hc-far-4进行克隆、并且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ET-30a-Hc-far-4,pET-30a-Hc-far-4重组质粒经过PCR与双酶切鉴定准确无误之后转化到E. coli BL21感受态细胞中,用0.1 mmol·L -1IPTG(isopropyl-β-d-thiogalactoside)进行重组蛋白的诱导表达。收集重组蛋白rHc-FAR-4,利用荧光分析法,研究rHc-FAR-4蛋白与DAUDA、视黄醇、油酸的结合能力。配体结合试验是依据荧光物质retinol与脂肪酸类似物DAUDA在极性和非极性溶液中,在某一波长的激发光激发下,所发出的荧光光谱随之变化的特性,判断rHc-FAR-4蛋白是否具有与DAUDA、retinol结合的能力。再在体系中加入非荧光长链脂肪酸油酸,根据荧光光谱的变化情况判定油酸能否分别与DAUDA、retinol竞争目的蛋白的脂肪酸结合位点,间接说明目的蛋白能否与非荧光脂肪酸油酸结合。同时制备鼠源多克隆抗体,利用ELISA技术检验免疫后小鼠的抗体效价,抗体效价合适即可收集小鼠血清。收集的血清用于免疫组织荧光(IHF)试验,探究Hc-FAR-4的表达部位,从而推测其功能。该试验过程为:对捻转血矛线虫进行石蜡包埋,石蜡切片,抗原修复,3%的BSA 于4℃封闭过夜,自制鼠源多克隆抗体作为一抗孵育1 h; Alexa Fluor? 488 nm羊抗鼠IgG作为二抗避光孵育1 h,DAPI染色30 min,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查染色情况。利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Hc-far-4在捻转血矛线虫各个主要阶段的表达特性。【结果】成功克隆目的基因Hc-far-4,测序结果与Sanger数据库中捻转血矛线虫far-4基因序列(>HCISE00908800.t1)相似度为 99.9%;重组质粒 pET-30a-Hc-far-4E. coli BL21中成功表达,在诱导8 h后达到峰值。经过ELISA检测,结果显示制备的鼠源多克隆抗体效价达到1﹕1 024 000—1﹕2 048 000,可用于后续试验。Western Blot鉴定结果显示rHc-FAR-4重组蛋白带有His标签,并且条带大小为25 kD,结果符合预期。制备的鼠源多克隆抗体经过Western Blot鉴定,能够与天然Hc-FAR-4 蛋白结合,说明该抗体可用于IHF试验。配体结合试验结果表明 rHc-FAR-4蛋白具有结合脂肪酸与视黄醇的能力。荧光定量PCR分析表明,Hc-far-4在四期幼虫中的转录水平最高;IHF试验表明,Hc-FAR-4主要表达在捻转血矛线虫的肠壁、性腺中。综上推测Hc-FAR-4蛋白主要在寄生生活阶段参与了转运脂肪酸与视黄醇,为捻转血矛线虫的生长发育与生殖提供营养物质。【结论】捻转血矛线虫 FAR-4 蛋白能够结合脂肪酸类似物DAUDA和视黄醇,但是与油酸的结合能力较弱,主要表达在肠壁,在性腺、角皮中也有少量表达,其基因在进行营寄生生活阶段时表达量达到峰值。  相似文献   
14.
自苦木科植物鸦胆子中提取了鸦胆子油(BJ-PE)、鸦胆子乙醇萃取物(BJ-EE)和鸦胆子水提物(BJ-WE),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检测了鸦胆子油的化学成分,并探讨了鸦胆子提取物对鸡球虫卵囊孢子化的影响及对子孢子的直接杀伤作用。结果显示,通过GC-MS法鉴定出鸦胆子油中含有32种化合物,主要为脂肪酸、脂肪醇类化合物及少量芳香族化合物。鸡球虫卵囊经BJ-EE、BJ-WE和Bruceine-D处理后,未孢子化率升高,其中8g/L BJ-WE处理组中未孢子化卵囊的数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子孢子经BJ-EE和Bruceine-D处理后,数量显著减少,形态发生明显变化,表现出变短、变圆的趋势。透射电镜观察发现,子孢子或萎缩成小球,外膜轮廓模糊,淀粉粒减少;或细胞膜破裂,胞内细胞器排列混乱;或呈现哑铃型,结构扭曲。综上所述,鸦胆子提取物对鸡球虫卵囊的孢子化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对子孢子具有较强的直接杀伤作用,为抗球虫药物的研发提供了新选择。  相似文献   
15.
将PCR扩增获得的弓形虫SAGI基因,与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连接,构建成pcDNA3-SAG1真核表达质粒,高压电转化入dam和PAOP基因双突变的减毒沙门氏菌(ZJ111株)中,并直接转染Vcro细胞,胰酶消化、收集细胞,SDS-PAGE和western blot可检测到30 ku左右的蛋白条带和印迹带.结果表明减毒沙门氏菌能将外源基因呈递给Vero细胞并进行表达.  相似文献   
16.
WZ-4型大蒜种植机械的概述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大蒜的食用价值、需求及种植情况,体现农民对大蒜种植机械化与自动化的迫切需求。基于对国内外大蒜种植机型的研究,通过对比国内外大蒜种植机的结构、分析各种大蒜种植机种植时的优缺点、对大蒜外型的研究及各种试验,以有效解决大蒜的单粒取种及直立种植为目的,设计了一种大蒜种植机,并对大蒜种植机的关键部位及整机进行了仿真及试验。  相似文献   
17.
复方黄芪、绞股蓝对鸡新城疫疫苗免疫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以中药黄芪和绞股蓝为主制成口服液给接受鸡新城疫疫苗的鸡饮用,结果表明,中药组的鸡新城疫血凝抑制抗体效价(HI)、脾脏系数、法氏囊系数显著高于未饮用中药的对照组。中药口服液还拮抗地塞米松对鸡免疫机能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8.
以培养获得的捻转血矛线虫滞育期虫体及同期正常发育的虫体为研究材料,采用设计的锚定引物和随机引物,通过mRNA差异显示PCR技术对滞育期幼虫的差异表达基因进行了筛选。结果获得了74个滞育期差异表达的基因EST。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29个差异序列与已知的捻转血矛线虫基因组序列具有同源性;14个差异序列与已知线虫的EST具有同源性。同源基因中的rps-30、T24F1.2等已被证明参与了秀丽隐杆线虫的滞育形成。差异序列的克隆为捻转血矛线虫滞育相关基因及滞育形成机制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选择日龄相近、饲养条件一致、健康状况良好的断奶仔猪150头,随机分为A、B、C三组,A组按传统免疫程序接种HC、FMD疫苗;B组按传统免疫程序接种HC、FMD、PRRS疫苗;C组则同时分点接种HC、FMD、PRRS疫苗。经检测,三种疫苗同时分点接种对动物本身不会产生任何免疫副作用;HCV抗体检测合格率首免后达到68.0%,二免后达到91.7%;FMD抗体检测合格率首免后达到80.0%,二免后达到81.3%;新生乳猪和断乳仔猪发生PRRS的死亡率分别从原来的17.5%、17.2%下降到0%。  相似文献   
20.
东海海鱼异尖线虫幼虫感染的初步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异尖线虫病是由食入异尖线虫科某些属的活的第3期幼虫感染而引起的,最早由荷兰的VanThiel[1]报道,随后大量病例在日本、韩国和法国等国出现.该病属于海洋自然疫源性疾病,大量存在于海洋动物中.人感染异尖线虫主要是由于生食海鱼,吃进的部分异尖线虫侵入消化道壁,有的甚至可以穿过消化道壁,侵入腹腔,引起的症状主要是急腹症症状如剧烈腹痛、呕吐、恶心、腹泻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