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6篇
基础科学   1篇
  2篇
综合类   18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67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31.
捻转血矛线虫H11部分功能域基因的原核表达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表明,捻转血矛线虫(Haemonchus contortus)ZJ株的H11抗原基因含有4个糖基化位点与1个锌结合区,为分析这些功能域在H11天然抗原诱导的免疫保护中的作用,对H11部分基因进行克隆和表达.参照本实验室在GenBank上登录的捻转血矛线虫ZJ株的H11基因序列设计引物,扩增H11开放阅读框670~1710 bp的部分基因序列,命名为HPS(H11 partial sequence).基因片段与表达载体pET-28b分别以NdeⅠ、XhoⅠ酶切后构建重组表达载体pET-28b-HPS,并将其转入大肠杆菌BL21中,提取质粒经PCR和酶切鉴定获得阳性质粒并对其进行测序.结果表明,扩增得到的目的基因片段为 1041 bp,与已发表的ZJ株和国外株参考序列比较,核苷酸同源性分别为100%和98.8%.将重组表达载体用IPTG诱导表达,表达产物利用SDS-PAGE和Western-blotting检测表明,HPS基因在大肠杆菌中成功表达,融合蛋白的分子量约为37.34 kDa,诱导6 h的蛋白表达量可达到58.9%.  相似文献   
32.
八十年代出现的一种新型添加剂——β—肾上腺素能兴奋剂(简称β—兴奋剂),具有降低脂肪,提高瘦肉率,又能明显促进生长等功能。人工合成的β—兴奋剂有克喘素(Clenbuterol)、息喘宁(Cimaterol)、舒喘宁(Salbutamol)、Ractopamine、L—644969等。它们的化学结构与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相似,大多数可口服或注射投药对机体发生作用。而且进入机体后代谢  相似文献   
33.
正猪病毒性流行性腹泻(以下简称流行性腹泻)是由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ransmissible gastroenteritis of swine,TGEV)、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virus,PEDV)和猪轮状病毒(Rotavirus of swine,RDV)等病毒引起的猪的一种高度接触性肠道传染病。临床上表现为水样腹泻,呕吐和脱水等症状,  相似文献   
34.
中草药饲料添加剂抗球虫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鸡球虫病是鸡场威胁比较大的鸡病之一。据统计,世界各国的养鸡业每年仅球虫病造成的经济损失就达5亿美元。近年来国内外对球虫疫苗的研制有一定进展,但尚有不少环节尚待解决,短期内难以推广应用[1-3]。目前对该病的防治仍以化学合成药及抗生素类为主,但由于长期应用易产生抗药性,且在畜产品中因药物残留而影响人类健康,所以,一些药物已逐渐被淘汰[4]。鉴此,本课题组根据现代医学对中医药的研究成果,按中草药有效成分制成复方制剂,添加于饲料中,进行了抗球虫效果试验。1材料和方法1.1试验药品中药组所用药物为绞股蓝皂甙、鸦胆子…  相似文献   
35.
捻转血矛线虫感染性三期幼虫对干燥环境具有很强的抵抗力,环境适宜时可恢复到正常状态并继续感染宿主.为初步探讨捻转血矛线虫感染性三期幼虫抗干燥的分子机制,试验对该期幼虫施以不同干燥条件的处理,筛选出虫体存活率达到90%的干燥条件.在筛选到的条件下(相对湿度为50%,时间为60 h)处理虫体,采用mRNA差异显示技术分析干燥环境下培养的虫体和正常虫体的mRNA表达差异.经验证获得了48个差异表达的EST序列,其中25个(52.08%)序列与现有捻转血矛线虫基因组数据库有高度同源性;15个(31.25%)序列与已知线虫的cDNA序列或基因组序列有较高同源性;9个(18.75%)序列与其他线虫已知蛋白质氨基酸序列同源性较高.差异表达序列AF-U01C与多种线虫的蛋白酶体β亚基家族成员同源性达90%,差异表达序列AG-U01A与多种线虫的β酮脂酰CoA硫解酶(3-ketoacyl-CoA thiolase)同源性达65%.结果为进一步研究寄生性线虫抗干燥机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6.
为更好地掌握我国部分地区羊胃肠道寄生虫病的流行情况以及捻转血矛线虫ZJ株近年来的系统进化关系,从而为捻转血矛线虫病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于2014年9—12月采集了来自山东、吉林、黑龙江、内蒙古、辽宁、河北、江苏、天津和青海9个省(市)的490份羊粪样品,对其进行了寄生虫虫卵分类鉴定,对羊寄生虫病的流行病学特征进行总结分析;此外实验室于2004—2013年采集了来自浙江省嘉兴地区的15份捻转血矛线虫ZJ株成虫样品,设计特异性引物对样品ITS-2和ND4基因进行分子克隆测序鉴定比对,对该虫近10年来的系统进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全国各地羊体内肠道寄生虫的感染情况均较为严重,其中感染虫种的严重程度依次为原虫(83.27%)、线虫(64.29%)和绦虫(49.80%),感染相对最为严重的3个地区分别为天津、青海和内蒙古,而相对较轻的3个地区为江苏、黑龙江、山东。对捻转血矛线虫ZJ株的15份样品进行系统进化分析显示,ITS-2和ND4基因在10年间均有不同程度的遗传变异发生,变异范围分别为0.0%~3.9%和0.4%~4.8%,而ND4突变程度较大可能是由于虫种固有差异引起的。而2种基因都有部分位点突变后与H.placei(Haemonchus pacei)相同,说明嘉兴地区可能存在捻转血矛线虫和H.placei交叉感染的情况。调查分析结果将为制定更合理的羊寄生虫病防控方案提供参考依据,并为寄生虫系统进化分析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7.
为准确评估杭州市余杭区禽流感的免疫效果,笔者于2010-2012年连续三年间定期对辖区内的种禽场、规模养殖场及散养户和交易市场活禽开展抗体水平检测,为禽流感防控和预警提供科学依据。检测结果表明,鸡Re-4,鸡Re-5及鸭Re-5抗体检测合格率分别为90.20%,86.21%及86.12%,达到国家规定合格率70%的标准。尤以种禽场抗体检测合格率最高,达92.77%,全年1-12月份抗体合格率波峰则出现在5月(89.38%)、9月(93.64%)和12月(97.97%)。  相似文献   
38.
微粒体氨肽酶H11天然提取物是目前捻转血矛线虫(Haemonchus contortus)防治研究中最好的疫苗候选抗原之一,但其重组形式均不能提供有效的免疫保护效果;同时报道H11蛋白存在多种亚型,推测其某种亚型或亚型组合可能在天然提取物参与免疫保护中起了关键作用.本试验参考NCBI公布的H.contortus H11-4基因序列,设计2对特异性引物,以H.contortus ZJ株总RNA为模板,利用RT-PCR技术分段扩增出该基因的部分片段,并进行T-A克隆.测序正确后,利用含有不同片段的阳性质粒经BamH Ⅰ/Nco Ⅰ消化,连接后获得H11-4基因的全长cDNA序列.测序结果显示成功获得H11 4基因,开放阅读框大小为2 916 bp,与NCBI中公布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97.8%,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97.6%.生物信息学分析,已获得的H11-4与H11 (H11-3)亚型氨基酸序列高度同源,且具有保守糖基化位点、相对保守的跨膜区与微粒体氨肽酶活性中心锌指基序.为进一步分析H11天然提取物各亚型在参与免疫保护的机制和角色分工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9.
对102例临床型和187例隐性型乳房炎病例的奶样进行了细菌学分析。临床型病例中,85.3%的乳样检出了细菌,检出率高于隐性乳房炎病例(72.2%)。传染性病原,包括无乳链球菌(Streptococcusagalactiae),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aureus)和牛棒状杆菌(Corynebacteriumbovis),在临床型病例中的检出率是41.2%,隐性型病例中的检出率是39.5%,是检出率最高的一类致病菌。临床型乳房炎的另一类重要致病菌是环境性细菌。本研究检出的这类致病菌有乳房链球菌(Streptococcusuberis),粪链球菌(Streptococcusfaecalis),牛链球菌(Streptococcusbovis),埃希氏大肠杆菌(Escherichiacoli)和变形杆菌(Proteusspp.),检出率是20.6%,而隐性乳房炎中的检出率只有2.2%。凝固酶阴性的葡萄球菌(Coagulase-negativestaphylococci,CNS)在两类乳房炎中的检出率分别是14.7%和13.4%。此外还检出了一些乳区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细菌混合感染。  相似文献   
40.
捻转血矛线虫主要寄生于反刍动物尤其是绵羊的胃内,可引起宿主贫血,抵抗力下降甚至死亡,周期性服药和粪检是当今主要控制方法。但耐药株的出现影响了这种策略的效果,因此人们正致力于疫苗的研究(Knox and Smith,2001)。捻转血矛线虫ES抗原具有双重免疫学功能,一方面,ES抗原与宿主免疫系统直接接触,是最容易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反应的抗原,因而是制备免疫原的理想材料(Bakker et a1.,2004)。另一方面ES抗原是灵敏度特异性强的检测抗原,可测出自然感染1~2条以上捻转血矛线虫的抗体且不与其它虫的抗体发生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