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9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24篇
林业   23篇
农学   37篇
基础科学   23篇
  15篇
综合类   200篇
农作物   29篇
水产渔业   9篇
畜牧兽医   60篇
园艺   18篇
植物保护   2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SSR和AFLP分析玉米遗传多样性的研究   总被引:26,自引:3,他引:26  
利用SSR,AFLP两种分子标记方法研究了23个玉米种质材料的遗传多样性,并对这两种分子标记系统进行了比较。利用筛选出的40对SSR引物,检测到了202个等位基因。用12对AFLP引物组,检测到了444条有多态性的带。SSR和AFLP分子标记均有很高的多态性,SSR位点的平均多态性信息量(PIC)值达0.60,而AFLP多态性带比例是72%。两种分子标记结果将玉米种质划分为5组,与系谱分析基本一致,两种分子标记划分的结果也相近。研究认为SSR,AFLP两种分子标记系统均适合于玉米种质的遗传多样性研究。  相似文献   
132.
5%韩乐天EC是由韩国LG化学集团独立研制开发的嘧啶水杨酸类化合物,是世界上最新一代作为单剂的一次性稻田除草剂。该产品具有高效、广谱、低毒、低残留等特点,单剂一次用药,不但能有效地防除稻田一年生、多年生禾本科和阔叶杂草,且对莎草也具有较好的防除效果,广泛用于直播稻田、抛栽稻田、移栽稻田,且对水稻安全。为验证其对抛栽稻田杂草的防除效果及对水稻的安全性,我站进行了该药剂的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133.
6-BA对核桃组培苗的生长有促进作用,同时可提高瓶苗转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增强呼吸速率,增加叶片数,提高苗高和繁殖系数。以0.01~0.10ppm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34.
轮回选择是一种有效改良玉米群体的方法,将单倍体育种技术与轮回选择相结合,可以高效地改良玉米群体并产出可以商业化的玉米自交系。本文通过回顾性研究及相关的试验验证,提出了"单倍体+轮回选择"的双轮回选择玉米育种新体系。  相似文献   
135.
水稻纹枯病、稻瘟病、稻曲病是中后期的主要病害,通过对碧叶以及目前市场上较新的杀菌剂在水稻不同生育时期的使用试验,比较几种药剂的效果和应用技术。结果表明:50%嘧酯·噻唑锌225~375g·ai/hm2、32.5%苯甲·嘧菌酯195g·ai/hm2,分蘖期、破口前2次使用,对水稻纹枯病防效好,可达80%以上。32.5%苯甲·嘧菌酯195g·ai/hm2、30%戊唑·噻唑锌315g·ai/hm2、30%苯甲·丙环唑67.5g·ai/hm2、75%肟酯·戊唑醇112.5g·ai/hm2,破口前使用对稻曲病病穗防效65%、病粒率防效75%以上。50%嘧酯·噻唑锌225g·ai/hm2破口前、齐穗期2次用药比仅在破口前用药1次,对稻曲病防效可提高70%以上;50%嘧酯·噻唑锌、32.5%苯甲·嘧菌酯对水稻纹枯病防效好;32.5%苯甲·嘧菌酯、30%戊唑·噻唑锌、30%苯甲·丙环唑、75%肟酯·戊唑醇等对稻曲病病穗防效好;破口前、齐穗期2次用药比仅在破口前用药1次,可明显提高对稻曲病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36.
137.
把1500ppm的DDE投放在日粮中饲喂四种野鸟,到半数死亡时捕杀存活的鸟,用化学方法对组织进行分析,然后把死亡鸟和幸存鸟的结果进行比较,测定出DDE的脑致死残留量。在所有这四种鸟中,脑内DDE的残留量为300—400ppm时,因DDE使死亡的可能性增加了,证实了早先单用一种鸟所得的结果。体内残留量(ppm,湿重)不是特征性的,因为死亡鸟和存活鸟大致都相同,而且存活鸟平均量还较高。死亡鸟体内残留量(ppm,脂肪)是较高的,也和存活鸟的体内残留量不相同。给鹩哥投喂1500ppm的DDE,连喂7天后,投喂未经处理的饲料,并且每隔7、28、56和112天进行捕杀,测定DDE在鹩哥的消失率。DDE从体内消失较慢,消失率每天为0.30%(估计半排期为229天)。DDE从脑内消失较快,在25天就只剩下起始浓度的一半,此后脑内浓度的增加是与体内脂肪的百分含量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8.
1 稻稗的防治技术 稻稗(E.oryzicola)为一年生杂草,生长期5~9月,生长于有水层的环境中,危害水稻.稻稗种子繁殖,幼苗胚芽鞘长12~15mm,叶片中脉不明显,与叶鞘交接处丛生白毛,无叶舌和叶耳,成株小穗无芒或有芒,叶鞘疏松包茎.针对难治杂草稻稗,我们于2001年在黑龙江省佳木斯市东旺村13hm2直播田(杂草基数以稻稗为主)和江口农场4hm2移栽田(在稻田漏水处,杂草基数以稻稗为主)进行了药剂筛选试验,其防治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139.
140.
沼肥用于辣椒种植对产量和品质的作用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本文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试验法,选择湘研二号辣椒进行露地栽培对比试验。试验中设6个处理,各处理在等氮水平下施肥,采用对辣椒施基肥和多次追肥相结合的施肥方案,主要进行了沼肥用于辣椒种植对株高、产量和品质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在考虑株高、产量和品质综合因素的影响下,辣椒在生产中施沼肥比施化肥效果好,这为沼肥的推广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