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0篇
畜牧兽医   30篇
  2019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21.
青海省草地分区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22.
文章依据以往历史资料和植物区系划分论著叙述,结合青海省2010年草地资源调查结果,对青海省天才草地植物进行了植物区系分类,并根据青海省草地植物分布的区系,按三江源区(青南高原)、柴达木盆地、祁连山地简述了青海省草地植物区系特征。  相似文献   
23.
青海草地载畜量计算方法与载畜压力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青海草地资源理论载畜量为1608.08×10^4羊单位。其中,天然草地载畜量为1282.84×10^4羊单位,人工草地载畜量为224.78×10^4羊单位,农作物秸秆载畜量为104.45×10^4羊单位,分别占理论载畜总量的79.77%、13.73%和6.50%。与全省2009年度存栏牲畜3020.05×10^4羊单位...  相似文献   
24.
青海草地资源生态功能评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海草地生态系统是青藏高原高寒自然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举足轻重的生态功能,主要表现为防风固沙、水源涵养、调节气候等。天然草地是高寒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的基因库,是青海大农业经济的支柱,是青海藏区少数民族经济发展和赖以当存的基础。据草地资源调查,青海天然草地生态系统的生态经济总价值为4068.03×10^8元(人民币)/年,其中生态服务功能价值为3948.90×10^8元(人民币)/年,是全省草地经济服务价值的17.60倍。  相似文献   
25.
青海省有草地总面积4212.72×10^4hm^2,其中天然草地面积4191.72×10^4hm^2。草地总面积占全省国土总面积的60.47%,占全国草地总面积的10.72%,草地面积仅次于新疆、内蒙和西藏,居全国第四位。草地不仅是青海省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环境因素。  相似文献   
26.
青海青南牧区“四配套”防灾基地 建设效益评价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为认真总结和科学评价青南牧区防灾基地建设效益,采用对照和建立生产函数模型的方法,对该项工程的建设效益进行了静态和动态分析,结果表明:通过项目建设,年增鲜草2.15亿kg;年增畜产品单位0.15个;年增牧业产值、牧业收入、牧业税分别为1.38亿元、1.76亿元和0.12亿元。经动态分析。收益现值为4.98亿元;投资回收期为11.27年,投入产出比为1:3.29;内部收益率为13.67%。项目建设不仅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同时也有良好的社会和生态效益,防灾基地建设具有广阔的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27.
青海省海南州天然草地及牧草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杜铁瑛  王海霞 《草业科学》1998,15(1):10-13,44
通过对海南州天然草地牧草多样性分析,进一步了解其天然草地的生态环境,为合理利用、改良和保护草地提供参考依据。据分析,温性草原类牧草多样性指数在3.2 ̄4.6之间,多样化程度较低;高寒草原类、高寒草甸类牧草多样性指数在3.3 ̄6.6之间,多样化程度高于温性草原类。从总体而言,海南州草地牧草多样化程度较低,主要是水、热两大因子分配不均所致。有些草地型虽然牧草种类较多,但由于分布不均匀,导致了牧草多样化  相似文献   
28.
青海省南部牧区(简称青南牧区),通常指昆仑山以南的广大区域。境内地势高寒,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年平均温度在OC以下,自然环境条件十分恶劣。草地畜牧业生产在10年一大灾(雪灾)、5年一中灾,年年有小灾的环境中徘徊。当地牧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差,生活极为贫困。为了帮  相似文献   
29.
青南牧区不同燕麦品种种植试验报告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1998年5 ̄8月在黄南州河南县与果洛州甘德县进行6品种燕麦种植对比试验。查胆:燕麦品种与生态条件的互作明显(P〈0.01);在河南青永久437产量最高,其次为巴燕4号,选18,巴燕3号,产草量比黄燕麦分别增加80.67%,65.67%,53.33%,28.67%;在甘德县,丹麦444与青永久437最高,其次是巴燕3号与巴燕4号,产草量比黄燕麦分别增加187.9%、182.4%、70.37%,59  相似文献   
30.
共和县环湖四乡畜产系统的灰色关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铁瑛 《青海畜牧业》1992,(1):15-18,3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