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5篇
林业   6篇
农学   6篇
基础科学   10篇
  30篇
综合类   66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15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8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1.
紫色丘陵区微地形条件下耕作土壤发生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耕作下的土壤受到自然成土因素和人为作用共同影响,土壤发生的方向和速度都可能发生改变。以传统耕作下紫色砂泥岩发育的土壤为对象,与自然条件下紫色砂泥岩发育的土壤进行对比,从土壤剖面形态、物理以及化学特征,探讨丘陵区微地形条件下紫色土的发生特征。结果表明:在传统耕作条件下,浅丘坡顶土壤土体厚度为15~40 cm,坡腰为22~100 cm,坡脚均超过100 cm;坡顶到坡脚旱地土壤表层的黏、粉粒平均含量分别为13.54%、23.75%、15.15%和24.41%、23.78%、29.90%,坡腰处表层土壤黏粒/粉粒比值最大;土壤pH值随坡顶、坡腰到坡脚呈减小趋势,坡顶土壤表层有机质、全氮和CEC均显著(P0.05)低于自然土壤;坡顶土壤表层出现Na的淋失,坡腰旱地表层和坡脚水改旱表层出现明显Mg的淋失,Si/Al和Si/R_2O_3值随地形从高到低逐渐减小,坡顶土壤表层CIA最大达到86.2,CIW最大达75.6,处于较强烈的化学风化程度。因此,在地形和人为耕作措施的共同作用下,紫色土土壤颗粒细化、元素淋失及表层化学风化增强,微地形是影响紫色土发育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乳仔猪腹泻是集约化养猪生产条件下最常见的一种典型的多因素性疾病,也是实际生产中对乳仔猪危害最大的,能引起乳仔猪死亡的重要疾病之一。乳仔猪腹泻的原因很多,但时常不能准确、全面的分析。作者主要从营养、疾病和环境3方面对乳仔猪腹泻的发生进行阐述,并对乳仔猪腹泻发生的一般规律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13.
利用水稻秸秆与畜禽粪便(牛粪、猪粪和鸡粪)等干重混合物(RCD、RPM、RCE)接种蚯蚓(Eisenia foetida)进行堆制,研究堆肥产物的物理、化学及微生物特性变化。结果表明,蚯蚓堆制30 d后,稻秸牛粪、稻秸猪粪堆肥产物MBC含量显著下降; 3种稻秸粪便混合物经蚯蚓堆制后,堆肥产物微生物代谢熵、脱氢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增加,尤以RCD的变化明显。稻秸牛粪、稻秸猪粪及稻秸鸡粪混合物经蚯蚓堆制后,总固形物平均重量损失分别增加6.45%、4.22%和3.82%; pH值均降低,其中RCD显著降低。蚯蚓堆制有助于提高堆肥产物全氮、全磷和全钾含量,同时使碳氮比降低。水稻秸秆混入部分畜禽粪便经蚯蚓堆制可减少堆肥时间并提高堆肥质量,混入的粪便以牛粪最好,猪粪次之,鸡粪最差。  相似文献   
14.
重庆紫色土壤铜有效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重庆地区紫色土壤为研究对象,探讨紫色土壤剖面中铜的有效性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供试土壤剖面各层次中全铜含量为1.81~79.50mg/kg,有效铜含量为0.137—2.490mg/kg。用直线、幂函数和指数函数回归方程对影响土壤有效铜含量的各主要因素进行回归拟合发现,pH值、全铜、有机质、全氮、有效氮、有效磷含量等因素对各层次土壤有效铜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在不同的酸碱性土壤中,影响铜有效性的主要因素存在显著差异,当土壤pH〈7.0时,各层次土壤有效铜含量与pH呈极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702^**、-0.792^**、-0.716^**;而pH≥7.0时,各层次土壤有效铜含量与全铜含量的幂函数相关性更为密切,相关系数分别为0.746^*、0.619^**、0.516^*。进一步通径分析表明,在影响土壤有效铜含量的各因子中,有效磷的直接作用最为明显,其次是有效氮、全氮;当pH〈7.0时,有机质、pH对有效铜含量的影响较大,而pH≥7.0时,全铜对有效铜含量的影响最为直接。  相似文献   
15.
为验证pH调节与曝气处理对两相厌氧发酵相分离的影响,文章研究了以葡萄糖为底物,不同起始pH值(5.5,6.5,7.5)、不同间隔时间(8h,12h,16h)通入不同量的空气(3 L,5L,8 L),对厌氧发酵产甲烷的影响,并进一步研究了pH调节与曝气处理对秸秆两相厌氧发酵相分离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连续曝气处理可以降低反应器料液的pH、升高反应器料液的氧化还原电位,起始pH、曝气间隔时间及曝气量分别为6.0,8h和5L对厌氧发酵的产气量和产甲烷量的抑制有明显效果.将秸秆两相厌氧发酵系统中水解产酸相初始pH调到6.5以下,结合每天曝气3次(间隔8小时),每次曝气量≥1L空气·L-1反应器(等于或大于容器体积),不用产甲烷相沼液作水解相消化液补充回流条件下,可以有效地抑制甲烷产生,基本实现两相有效分离.  相似文献   
16.
日粮中添加植物提取物对肉仔鸡免疫机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选用250只健康AA肉雏随机分成5个处理组,分别饲喂基础日粮、基础日粮+金霉素、基础日粮+植物提取物(300 g/t)、基础日粮+植物提取物(500 g/t)和基础日粮+植物提取物(800 g/t)5种日粮,以研究不同浓度植物提取物对46日龄肉仔鸡脾脏指数、法氏囊指数、胸腺指数、T淋巴细胞百分比、淋巴细胞转化率、白细胞吞噬印度墨汁率等指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提取物有提高肉仔鸡日增重、成活率及饲料报酬率的趋势,且不影响肉仔鸡的正常生长。日粮中添加不同浓度植物提取物能够增加免疫器官指数,具有促进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淋巴细胞(增殖)转化率显著增高,延长抗体水平持续时间,对肉鸡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均有明显促进作用。而在日粮中添加500 g/t的提取物比添加金霉素对仔鸡免疫力有更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杜静  刘忠宇 《绿色科技》2013,(7):305-307
指出了在中国,传统意义上的白酒指的是用固态进行发酵的酒类,这是白酒与洋酒之间很明显的区别,乙醇和水是白酒的原料中最主要的部分,此外,酯类、醛类、醇类、酸类和酮类等也是白酒的成分。这些原料的含量和原料之间的配比混合关系直接决定了白酒的质量。因此,要加强白酒生产中质量检测的管理,以给消费者最好的酒水产品。简述了白酒检测中常遇到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相关的解决措施,为白酒检测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生产是首要任务。随着目前农业生产工具的改进,农村沼气、农用机械运输设备及农药等农业生产用品的广泛使用,农产品的生产、加工、流通日趋专业化和规模化。同时,农村的安全问题已成为新农村建设中的一项重要任务。没有农村的安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就不可能实现;没有农村的稳定,农民就不可能真正全面享受到社会主义发展的成果。  相似文献   
19.
杜静 《甘肃农业》2009,(7):68-69
市场营销是经济管理类专业普遍开设的一门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所有市场营销专业探讨的问题。作者根据教学实践,提出了在市场营销教学中应采用的一些教学手段和方法。  相似文献   
20.
蓝藻堆肥中养分及微囊藻毒素含量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索和优化开放环境中脱水藻泥堆肥化处理工艺,以滇池打捞的蓝藻藻泥为原料,采用室外堆肥方法,研究米糠、麦麸、酒糟作为填充剂对蓝藻堆体的养分含量、发芽指数和微囊藻毒素(MCs)含量的影响,并对这些因子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堆肥结束后,碳素损失率为23.2%~36.2%,氮素损失率为40.7%~56.9%,总磷、总钾和灰分含量均增加;堆肥结束后,各处理的总养分含量(N+P2O5+K2O)均能满足有机肥料标准,堆肥50 d后各处理发芽指数都超过80%,MC-RR低于检测底限10μg/kg,MC-LR的降解率也达到90%以上。综合各类指标,麦麸作为填充剂的效果最好。堆肥过程中MC-RR含量和MC-LR含量间有极显著的相关性,微囊藻毒素含量与堆体有机碳和总氮含量呈显著正相关,而与总磷、总钾、总养分含量以及灰分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