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15篇
  免费   49篇
  国内免费   102篇
林业   156篇
农学   99篇
基础科学   147篇
  120篇
综合类   705篇
农作物   55篇
水产渔业   61篇
畜牧兽医   469篇
园艺   106篇
植物保护   48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44篇
  2020年   43篇
  2019年   68篇
  2018年   59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40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82篇
  2013年   95篇
  2012年   73篇
  2011年   85篇
  2010年   101篇
  2009年   107篇
  2008年   69篇
  2007年   91篇
  2006年   68篇
  2005年   48篇
  2004年   59篇
  2003年   62篇
  2002年   44篇
  2001年   48篇
  2000年   52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47篇
  1997年   33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35篇
  1993年   43篇
  1992年   33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30篇
  1988年   25篇
  1987年   24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14篇
  1982年   15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5篇
  1965年   2篇
  1964年   3篇
  1960年   5篇
  1958年   2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81.
鉴于软粒小麦品种在生产上往往会丧失其抗锈特性,因而对该作物必须赋予更加稳定的免锈特性。远缘杂交是一种创造抗锈品种的方法,而今该法业已在软粒小麦的育种上获得广泛运用。例如品种和就是育自提莫菲维小麦(Triticum timopheevi),虽然这两个品种中还含有硬粒小麦的普通基因,但却未含有提莫菲维小麦的基因。在品种形成过程中,有小伞  相似文献   
982.
[目的]建立火龙珠种子的无菌苗技术体系,为火龙珠的种苗快繁、种质保存、遗传转化及杂交实生苗获得等提供可行的技术途径.[方法]选择和采集4种不同大小的火龙珠果实进行灭菌、无菌播种和种子培养试验,调查记录种子的萌发情况.[结果]火龙珠果实的适宜灭菌方法是0.20%HgCl2灭菌8~16 min;火龙珠不同种子的无菌萌发差异明显,相比其他3类果实的种子,最大横径为(11.19±0.21)mm、单果重(0.66±0.02)g的果实内种子发芽起始时间较早(30 d后),发芽持续时间较长(60 d),萌发频率较高(100%),发芽率较大(7.81±0.50)%,种子萌发形成的幼苗株高、叶片数、节间距、节段数、增殖系数等较大,幼苗生长势较强,是火龙珠无菌苗获得的适宜果实.[结论]通过选择合适的火龙珠果实进行种子无菌播种,可以建立火龙珠高效的无菌苗技术体系,且是一个重要的途径.  相似文献   
983.
要实现棉花高产,必须保证单位面积上有一定数量的棉苗,并促使棉苗早现蕾,早开花,早结桃,达到带桃入伏,伏桃满腰,秋桃盖顶,上下满桃,桃多桃大。要达到这个目的,第一关是必须作到适时早播和一次全苗,使棉苗达到早、全、齐、匀、壮。适时早播和一次全苗是棉花生产上的“开门红”,这关系着整个棉花生长发育的命运,也关系着能否使棉花获得高产。这一关过不好,就会使棉花生产工作一开始就处于被动地位,一环被动,全  相似文献   
984.
茉莉酸诱导棉花幼苗抗虫性对棉铃虫相对生长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茉莉酸对棉花幼苗抗虫相关酶活性诱导的浓度依赖性和系统诱导抗性,探讨某一特定浓度茉莉酸诱导抗虫性的滞后期及其对棉铃虫相对生长率和体质量的影响,为农林害虫的综合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皖棉16为材料,分别以0.1,1.0和10mmol/L茉莉酸处理6叶期棉花幼苗叶片,研究不同浓度茉莉酸对棉花幼苗抗虫相关酶活性的影响;以1.0mmol/L茉莉酸处理6叶期棉花幼苗,研究其对棉花幼苗抗虫性诱导的时效性及其对棉铃虫相对生长率和体质量的影响。【结果】0.1mmol/L茉莉酸对棉花幼苗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和苯丙氨酸解氨酶(PAL)的诱导作用不明显,但能诱导处理叶脂氧合酶(LOX)活性显著升高;1.0mmol/L茉莉酸能诱导棉花幼苗PPO和PAL活性局部升高和系统升高,但只能诱导POD系统升高和LOX活性局部升高;10mmol/L茉莉酸可诱导棉花幼苗PPO活性局部升高和系统升高,诱导PAL活性系统升高,诱导LOX活性系统下降,对POD活性的影响不明显。分析表明,1.0mmol/L茉莉酸是6叶期棉花幼苗抗虫相关酶诱导的最佳浓度,诱导效应可持续4~8d(依酶而异),但处理后第6天的棉叶对棉铃虫相对生长率和体质量增加的抑制作用最明显。【结论】茉莉酸对棉花幼苗抗虫相关酶的诱导存在浓度依赖性和滞后期,诱导抗性明显抑制棉铃虫的相对生长率和体质量增加。1.0mmol/L茉莉酸是诱导6叶期皖棉16幼苗抗虫性的最佳浓度,抗虫性的滞后期可达4~8d。  相似文献   
985.
重庆市有适宜油桐生长发育的优越气候,属于全国油桐中心栽培区.但重庆境内地形复杂,山地立体气候明显,在海拔、气温、降水、日照等多种气象因子影响下,油桐生长分布有一定规律.本文选取1971-2000年气候数据,基于GIS进行空间化分析,同时结合实地调研等相关资料,对油桐生长进行气候区划,划分出光温匹配最适宜区、气候温热适宜区、气候温凉适宜区、气候炎热较适宜区、气候冷凉较适宜区、光照一般较适宜区和气候寒冷不适宜区等7个不同类型栽培区,为油桐种植提供客观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86.
《复变函数论》是我校数学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也是我校的优秀课,因此《复变函数论》的教学尤为重要.本文结合教学实际,就《复变函数论》教学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扣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改革和尝试.  相似文献   
987.
烟叶的质量受土壤条件、品种、栽培技术、气候和烘烤技术等多种因素影响,而土壤条件中的土壤酸度是影响土壤养分转化及其有效性的决定因素之一。本试验采用田间调查与室内研究相结合的方法,采用“YH调酸材料”调节植烟根际土壤pH,解决植烟根际土壤中pH过高对烤烟的产量和产值存在的不利影响,有效的改善土壤的结构状况,使土壤肥料因素得到改善,协调烟株养分吸收,促进烟株正常生长发育;随之显著提高烤烟的产质量和降低碱性植烟根际土壤中的pH的目的。  相似文献   
988.
本文针对重庆复杂地形下油桐桐籽的采收问题,根据多年观测数据提出了桐籽成熟度的概念,并结合数字高程模型(DEM)规划出重庆市油桐桐籽可采期、适采期及最迟采收期的空间分布,可直接用于指导油桐的栽培和管理.  相似文献   
989.
以植物生长调节物茉莉酸(Jasmonic acid,JA)为诱导子,以常规棉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外源茉莉酸对棉花幼苗单宁和蛋白酶抑制素以及其它抗虫相关酶活性诱导的浓度依赖性和持久性,讨论了棉花抗虫相关物质的抗虫效果.结果表明,0.01、0.1和1.0 mmol/L茉莉酸都能在2周内诱导棉花单宁和胰蛋白酶抑制素(Proteinase inhibitors,PIs)含量增加,诱导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PPO)、苯丙氨酸解氨酶(Phenylalanine ammonia-lyase,PAL)、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和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活性升高.对3种浓度茉莉酸的诱导效应进行分析表明,0.1 mmol/L茉莉酸对于诱导PIs、PPO、POD和CAT最有效,0.1和1.0 mmol/L茉莉酸对于诱导棉花单宁和苯丙氨酸解氨酶等效,二者的诱导效应均高于0.01 mmol/L.对茉莉酸诱导抗性的持久性进行分析表明,最佳诱导效应发生的时间各不相同:POD活性在JA处理后第1天最高,随后呈下降趋势,PIs和单宁含量分别在JA处理后第7天和第14天达最大值;JA处理后第1天和第7天的PPO活性无明显差异,但明显高于第14天;JA处理后第7天和第14天的PAL活性无明显差异,但明显高于第1天;JA处理后第1、7和14天棉花叶片的CAT活性均无明显差异.以上结果表明,茉莉酸可通过增加棉叶单宁和PIs含量、提高棉叶PAL、PPO、POD和CAT活性等增强棉花幼苗的抗虫性.  相似文献   
990.
德宏州夏玉米不同品种不同播期对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5月1日播种的品种中产量最高的是贵单8号,产量为12922.5kg/hm2,最低的是渝单8号,产量为6 343.5 kg/hm2。5月16日播种的品种中产量最高的是德玉5号,为11 538.0 kg/hm2,最低的是云瑞8号,为7 531.5 kg/hm2。6月1日播种的品种中产量最高的是德玉5号,为9 799.5 kg/hm2,最低的是云瑞8号,为8 068.5 kg/hm2。综合比较各播期产量结果,最高的是5月1日播种的地方品种德玉5号,最低的是5月1日播种的渝单8号。因此,在夏玉米生产中,应适时播种,推迟播种会造成夏玉米减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