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5篇
农学   6篇
  4篇
综合类   28篇
农作物   4篇
畜牧兽医   3篇
园艺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41.
水稻灌浆结实期减源疏库对净光合速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常规中籼滇屯502和中粳合系39两个水稻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水稻灌浆结实期减源疏库对水稻剑叶净光合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控制光照强度和CO2浓度下,减源处理使水稻剑叶的净光合速率、表观量子效率和羧化效率增加,表现为反馈促进效应;不同源库类型的水稻品种对疏库的反应不同,疏库源限制型品种剑叶的净光合速率的反馈作用较小,而源库协调型或库限制型品种则较大。  相似文献   
42.
攀西地区重穗型杂交稻超高产栽培技术模式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五因素二次旋转组合设计,对亚种间重穗型杂交稻Ⅱ优162在攀西地区的超高产栽培技术模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各试验因素对重穗型杂交稻产量的影响为施氮量(x3)〉施钾量(x5)〉密度(x2)〉施磷量(x4)〉播种期(x1)。增施氮、钾肥、适当增加密度是实现超高产的主 技术措施;在中穗的基础上攻大穗是超高产的关键。建立了攀西稻作区重穗型组合每公顷产量11.25t以上的综合栽培技术:3月下旬播种,栽插密度32.25~33.75万穴/ha,施N206.55~220.20kg/ha,施P2O576.95~88.80kg/ha,施K2O183.15~189.30kg/ha。  相似文献   
43.
【目的】叶绿素荧光参数经常用来评价光合器官的功能和环境压力的影响,不同玉米基因型耐低氮胁迫能力差异较大,与光合及叶绿素荧光特性对低氮胁迫的响应机制有关。本文以耐低氮能力差异较大的4个玉米杂交种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低氮胁迫对不同耐低氮性玉米品种苗期光合及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以期明确耐低氮胁迫玉米品种的光合机制。【方法】采用二因素完全随机设计盆栽试验,因素A为不同耐低氮性玉米品种:‘正红311’、‘成单30’和不耐低氮品种‘先玉508’、‘三北2号’;因素B为不同氮素水平:正常氮CK(霍格兰完全营养液,N 15 mmol/L)、低氮胁迫LN1(N 0.5 mmol/L)、极低氮胁迫LN2(N 0.05 mmol/L)。测定了苗期单株干物质积累量,单株氮素积累量,叶片叶绿素含量与荧光特性,以及光合效率指标。【结果】低氮胁迫下玉米苗期单株干物质积累量、单株氮素积累量、叶片叶绿素含量等生理指标显著下降,但耐低氮品种的下降幅度显著低于不耐低氮品种;低氮胁迫下玉米苗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显著降低,胞间CO2浓度(Ci)显著升高,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和蒸腾速率(Tr)的降幅及胞间CO2浓度(Ci)的增幅耐低氮品种均显著低于不耐低氮品种;低氮胁迫下可变荧光(Fv)、最大荧光(Fm)、PSⅡ潜在活性(Fv/F0)、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PSⅡ有效光量子产量(Fv'/Fm')和光化学猝灭系数(q P)等叶绿素荧光特性也均显著降低,耐低氮品种下降幅度显著低于不耐低氮品种;低氮胁迫下耐低氮品种PSⅡ实际光量子产量(ΦPSⅡ)降低,不耐低氮品种有所增加;而耐低氮品种非光化学猝灭系数(NPQ)升高,不耐低氮品种有所降低。【结论】耐低氮玉米品种能够减缓低氮胁迫对植株光合系统的影响,进而保证植株较高的氮素积累,提高叶片叶绿素含量,维持较高的PSⅡ有效光量子产量(Fv'/Fm')和光化学猝灭系数(q P),为光合作用提供充足的光能;从而保持了较高的净光合速率(Pn),保证了耐低氮品种在低氮条件下保持较高的干物质生产。  相似文献   
44.
采用田间试验方法,在高海拔的攀西地区研究了玉米健壮素和烯效唑对杂交玉米新品种正红311株高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小喇叭口期叶面喷施玉米健壮素有显著的降高效应,株高和穗位高分别降低12.1%~24.5%和13.5%~16.0%,但产量也随之降低,降低幅度为6.7%~8.9%;株高和产量之间为二次凸函数关系,植株过高、过低均不利于高产。  相似文献   
45.
通过对810株18年生绵椒枝枯病损失量及防治效益研究,得到了花椒枝枯病情指数(X)与花椒损失率(Y)的一元线性回归方程Y=0.8146X-9.3719(r=0.98098);花椒枝枯病不造成经济损失的临界病情指数为11.50,花椒枝枯病防治的经济阈值为病情指数19,防治指标为病情指数30.50。  相似文献   
46.
遮光对杂交水稻组合生育后期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朱萍  杨世民  马均  李树杏  陈宇 《作物学报》2008,34(11):2003-2009
对6个光敏感性不同的杂交稻组合在遮光处理条件下的光合特性及其对逆境的适应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田间通过抽穗期遮光处理(80%遮光率) 15 d,及恢复自然光照15 d后,水稻的产量显著降低;水稻剑叶叶绿素含量增加,恢复生长15 d后,并未恢复到正常水平;弱光降低功能叶片的净光合速率,减少光合产物向籽粒的运输,增加MDA含量和叶面积指数,而SOD活性变化不一。杂交水稻适应弱光环境的能力是由自身因素决定的,组合之间存在很大差异。弱光胁迫下剑叶能保持较高的净光合速率、量子效率、叶绿素含量以及较低的MDA含量、SOD活性,是耐弱光水稻品种的生理基础。  相似文献   
47.
以杂交稻金优527为材料,分别在中低海拔地区雅安(600 m)和高海拔地区西昌(1 590 m)进行了以氮肥水平为主区,栽插密度为副区的田间裂区试验。结果表明,随施氮量和栽插密度的增加,茎秆基部节间变细长,茎壁变薄,秆型指数降低,茎鞘中淀粉、纤维素、木质素含量降低,充实度变差;氮肥水平和栽插密度还影响茎秆中氮、钾、硅、钙、镁、铁、锌、铜、锰等矿质元素的含量,从而影响茎秆的倒伏指数和抗倒伏能力。水稻基部茎秆的倒伏指数与株高、重心高度和基部各伸长节间的长度及氮、镁含量正相关,与茎粗、茎壁厚、比茎重、秆型指数及淀粉、纤维素、木质素和钾、钙含量负相关,与茎秆硅含量呈二次函数关系,适宜的硅含量为4.5~4.8 mg kg-1。由于生态条件不同,两试点水稻茎秆抗倒能力和受氮肥水平与栽插密度影响的程度存在一定差异,高产、抗倒栽培要因地制宜。金优527基部节间的临界倒伏指数为200。  相似文献   
48.
两类生态型区苹果器官内源激素含量及生长发育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了南亚热带干热多日照河谷(E1)和北亚热带湿热少日照河谷(E2)两类生态型区的金冠苹果7种器官内源激素IAA、GA、ZR、ABA含量和不同生长时期叶片各激素的含量变化。结果表明,E2型区苹果茎尖和叶片IAA、GA、ZR含量,幼叶和芽的GA含量以及伸长中的茎、幼叶、叶、根的ZR含量均显著高于E1型区,而各器官ABA含量则显著低于E1。两类生态型区苹果的生长结果状况也呈现相应的变化。  相似文献   
49.
响应面法优化马铃薯茎段高效再生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马铃薯茎段愈伤组织高效再生的最佳激素浓度配比,建立马铃薯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技术新体系,以马铃薯品种川芋10号茎段为外植体诱导的愈伤组织为材料,通过采用响应面方法(RSM)中的Box-Behnken设计方法,研究TDZ、2,4-D、GA3浓度对马铃薯茎段愈伤组织芽分化的影响,优化马铃薯愈伤组织芽分化的最佳激素配比。结果表明,从响应面法优化所得模型可知,培养基中的激素浓度变化对马铃薯愈伤组织出芽敏感性TDZ>GA3>2,4-D;所得模型的决定系数R2为0.9921,确定了川芋10号茎段愈伤组织芽分化最佳培养基为MS+2.02 mg·L-1 TDZ+0.08 mg·L-1 2,4-D+2.25 mg·L-1 GA3,在此条件下,实际测得的平均出芽率与预测值基本一致,证实了该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0.
本文根据1999~2006年共6年时间在攀西地区进行的249个品种(材料)的品种比较试验、3个不同类型主推品种的种植密度试验和最优回归试验结果,通过系统分析得出,品种间株高和穗位高与玉米籽粒的产量无显著相关性,穗行数对产量的贡献最大;就特定品种而言,旺盛的营养体是籽粒高产的基础,有效穗数对产量的贡献最大,其次是千粒重,品种间和3个主推品种的穗长和行粒数对产量的贡献均较小。本文还讨论了攀西地区玉米的高产栽培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