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2篇
综合类   15篇
畜牧兽医   50篇
  2019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将 6 8 30只海兰祖代鸡分成两组 ,每组 3415只 ,进行了饲喂酶制剂对比饲养试验 ,试验期为 2 42天。结果表明 ,添加酶制剂组较对照组 ,产蛋率提高 5 .8% (P <0 .0 5 ) ;每枚蛋重提高0 .4g ;每日破壳蛋率均降低 6 .1% (P <0 .0 5 ) ;每日每只鸡耗料降低 5 .9% (P <0 .0 5 ) ;鸡只死亡率降低 9.4% ;饲料利用率提高 3%。  相似文献   
22.
论文从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定位、教材内容特点、教材编写要素和对接等相关理念进行了概述,介绍了目前职业教育教材编写的类型和体例,并以畜牧兽医国家示范性重点建设专业《动物营养与饲料加工》课程教材建设的实践为例,介绍了教材编写的经验和方法。  相似文献   
23.
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与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职业教育既是职业教育也是高等教育.举办高等职业教育要设计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建立能力本位的教育教学模式,坚持产教结合的培养途径,培养"双师型"的师资队伍,树立现代教育观念等.  相似文献   
24.
结合当前肉牛养殖的发展前景和较好的经济效益,阐述北京市大兴区具有良好的肉牛生产基地和技术条件、地理位置与资源优势、完善的配套管理体系及肉牛产业化发展策略等内容,提出大兴区肉牛具有产业化发展优势的可行性策略。  相似文献   
25.
本研究旨在探明发酵床饲养模式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腹泻、肠道菌群和畜舍环境等方面的影响,为发酵床的进一步推广应用提供科学理论依据。选择84头体重在(7.5±0.2)kg的"杜长大"三元杂交断奶仔猪,并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采用发酵床饲养,对照组采用传统水泥地面饲养,基础日粮完全相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日增重显著增加(P<0.05),饲料增重比和腹泻率显著降低(P<0.05);试验组盲肠和结肠内容物中大肠杆菌、沙门氏菌数量明显降低(P<0.05),而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数量显著升高(P<0.05);发酵床饲养模式中猪舍的环境得到显著改善,舍内温度明显升高(P<0.05),氨气浓度和悬浮颗粒浓度均显著低于(P<0.05)传统水泥地面猪舍,无论对照组还是试验组,在猪只的新鲜粪便、发酵床垫料及水泥地面中均未检测到寄生虫的存在,本研究说明发酵床养殖可提高断奶仔猪日增重和降低饲料增重比和腹泻率,具有改善肠道微生态平衡和畜舍环境的作用。  相似文献   
26.
将50周龄的"罗曼褐"父母代蛋种鸡540只,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70只鸡,设6个重复,每个重复45只鸡。试验组与对照组日粮及饲养管理相同。预试期间试验组与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组间产蛋性能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期,试验组基础日粮中添加有益微生物惠康Ⅰ号,对照组不添加,试验周期为42d。试验期间测定各组别每重复蛋种鸡的产蛋性能和繁殖性能指标。结果表明,添加有益微生物惠康Ⅰ号的试验组只鸡日产蛋量、产蛋率、破蛋率、种蛋受精率、孵化率、每只入舍母鸡提供健雏数等生产性能指标均比对照组提高,采食量、平均蛋重、料蛋比、种蛋合格率、健雏率比对照组低,但组间各项生产性能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27.
鸭肝炎病毒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取北京郊区某鸭场的病鸭肝脏制备病料,接种9~11日龄SPF鸡胚尿囊腔,结果显示所分离的毒株能使鸡胚发育迟缓,胚爪发育畸形,肝脏变绿。分离病毒接种2日龄健康雏鸭进行动物试验,能使雏鸭在2~3 d内100%发生死亡,其发病症状及剖检病理变化与自然发病的小鸭一致。分离毒对氯仿不敏感。病毒接种于鸭胚成纤维细胞后没有观察到明显的CPE。血清中和试验表明分离病毒能被I型鸭瘟病毒(DHV)标准血清所中和。应用RT-PCR方法对病鸭的肝脏悬液及鸭胚尿囊液进行检测并测序,证明所分离病毒为I型DHV。  相似文献   
28.
工学结合"岗位轮动"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岗位轮动"人才培养模式是以就业为导向,以畜牧兽医工作岗位能力培养为核心,以学生综合素质提高为目标,培养学生应职岗位能力的教育教学模式。"岗位轮动"人才培养模式依据应职岗位综合能力进行课程开发,构建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这一人才培养模式的职业资格培训与鉴定优势明显,毕业生表现出就业率高、从业率高的特点。  相似文献   
29.
为了有效防控鸡白痢的流行,对蛋种鸡场进行净化,通过对京郊4个不同规模蛋种鸡场采取适时检疫、把好引种关、合理布局、鸡群实行全进全出制、加强育雏期与育成期的饲养管理、做好输精环节控制、加强免疫管理、抓好常规消毒、做好检疫、淘汰阳性鸡、把好饲料关等净化措施后,4个蛋种鸡场种公鸡鸡白痢的阳性率由7.16%、6.99%、5.41%、4.12%下降为0,种母鸡的阳性率分别由9.10%、8.40%、6.88%、5.60%下降至0.70%、0.60%、0.01%、0,有效净化了鸡白痢。  相似文献   
30.
本文从创新“岗位轮动”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建设理实一体化实训基地、增强学生创业意识等方面介绍了北京农业职业学院畜牧兽医类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实践做法、特色与创新、专业建设成效,旨在为推动高等农业职业院校相关专业建设的发展做出努力,为在教学改革中的同仁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