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6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31篇
林业   16篇
农学   12篇
基础科学   9篇
  19篇
综合类   138篇
农作物   13篇
水产渔业   19篇
畜牧兽医   115篇
园艺   20篇
植物保护   14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91.
新世纪以来,为了应对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和气候变化危机,世界各地掀起了发展循环经济的浪潮,提倡可持续发展。我国农产品产业应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开展绿色营销。通过生产绿色农产品、建立绿色农产品分销渠道、实行绿色促销方法,把农产品绿色营销组合效果展示给企业和消费者,使经营农产品的企业能够通过绿色营销策略创造出更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292.
采用醋酸洋红染色法,在研究胡杨和毛白杨不同无性系间花粉粒形态差异的基础上,研究不同形态判别标准条件下2n花粉发生频率调查的准确性。研究结果表明,胡杨花粉粒的平均直径为29.7μm,比毛白杨花粉粒的平均直径32.4μm略小。胡杨或毛白杨无性系对花粉粒直径影响显著。通过调查四分体时期四分体、三分体以及二分体的比例,可估算2n花粉的理论频率。胡杨和毛白杨各无性系2n花粉的理论频率与以2n花粉粒直径大于花粉粒平均直径的1.28倍为标准时统计的2n花粉实际频率差异不显著,而与以2n花粉粒直径大于37.0μm为标准时统计的2n花粉实际频率差异极显著。这说明以37.0μm作为判别胡杨或毛白杨2n花粉形态判别标准会导致较大的误差。而以各无性系花粉粒平均直径的1.28倍作为2n花粉形态判别标准更加科学合理。  相似文献   
293.
江汉平原水土资源结构与产能时空分异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揭示江汉平原水土资源结构与农业产能时空分异特征,为保障区域可持续发展和国家粮食安全提供理论支持。[方法]以江汉平原8个市为研究区域,利用农业水土资源匹配分析模型测算江汉平原2004—2012年水土资源匹配系数并结合区域农业产能进行空间耦合分析。[结果]江汉平原人均水土资源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属于水土资源约束型区域;研究区多年平均水土匹配系数为1.00,低于同期全国平均值1.30,年际波动范围较小但整体呈下降趋势;根据水土资源匹配状况与农业产能的差异性,将江汉平原划分为了4个区域。[结论]江汉平原地区水土资源匹配程度较差,并长期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总体呈现出"东西高,中部低"的格局。降水的分布不均和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引起的水土资源供求矛盾对水土匹配具有明显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294.
[目的]为科学评估湖北省土地资源和人口可持续发展现状,对湖北省1949—2012年的粮食生产特征和土地资源承载力进行分析。[方法]通过引入粮食生产相对波动指数、土地资源承载力模型和土地资源承载指数模型进行详细评估。[结果]研究期内湖北省粮食生产呈周期性波动特征,生产过程受自然灾害和政策影响显著,平衡外界影响因素能力薄弱,容易出现起伏;人口增幅小于粮食产量增幅,人均粮食占有量呈4个明显波动周期;2012年湖北省土地资源承载力主要以人口超载、粮食短缺为主要特征。中部平原湖区耕地资源丰富,人粮关系协调,为粮食盈余区域;西部山区和东南部武汉城市圈耕地资源缺乏,人口压力较大,粮食短缺,为人口超载区域。[结论]保护耕地,发展农业科技,提高单产,扩大农业生产规模和稳定粮食生产政策是切实保障湖北省农业稳定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95.
气喘病疫苗免疫效果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规模养猪迅猛发展,给养猪业带来无限生机和活力,但劣势与问题也逐步曝露,尤其是气喘病危害日趋严重,规模猪场无一不存在这一问题,发病率通常为30%-60%,死亡率5%~30%,给养猪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296.
西伯利亚鲟致病性嗜水气单胞菌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分离鉴定引起四川省绵阳市水箱养殖的西伯利亚鲟患病及死亡的病原菌,本研究从患病西伯利亚鲟脾脏组织分离纯化得到一株病原菌,命名为XYCY-1。对其进行了形态特征、理化特性等生物学表型检验、感染回归试验、16S rRNA基因进化分析、病理观察及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该菌属于嗜水气单胞菌;人工感染试验显示该分离菌对西伯利亚鲟鱼具有致病性,实验鱼发病和死亡症状与自然发病鱼基本相同。表明嗜水气单胞菌是此次鲟鱼发病的病原;分离菌株对头孢西丁、卡那霉素、庆大霉素、强力霉素、氧氟沙星、恩诺沙星、新霉素7种药物敏感,对氨苄青霉素、四环素、洛美沙星等13种药物耐药。本研究对四川绵阳地区鲟鱼发病流行的病因作出了准确诊断,为该地区鱼病预防和合理用药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97.
CD3+是T细胞群的重要表面标志,呼吸道黏膜下分布的CD3+淋巴细胞作为抗感染黏膜免疫的基础,在保护机体抵抗呼吸道感染中发挥重要作用。为了解黄牛呼吸道CD3+淋巴细胞和淋巴组织的分布,本研究运用HE染色法和免疫组织学方法对5头7岁健康婆罗门黄牛的鼻黏膜、气管、肺内支气管及肺脏组织的CD3+淋巴细胞和淋巴组织的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黄牛的鼻黏膜、气管、肺内支气管和肺脏组织中均分布有CD3+淋巴细胞,且主要分布于黏膜上皮间及其下方固有层中及腺体周围;在鼻黏膜和肺脏组织中分布有CD3+淋巴细胞形成的弥散淋巴组织。牛呼吸道中CD3+淋巴细胞数量在鼻黏膜和肺脏组织中分布最多,气管黏膜、肺内支气管黏膜次之。本试验结果明确了CD3+淋巴细胞在黄牛呼吸道中的分布谱,表明黄牛呼吸道具备引发局部黏膜免疫的基础条件,为牛呼吸道黏膜免疫及呼吸道疾病防治研究提供了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298.
<正>生物被膜(biofilm,简称BF)是指细菌粘附于接触材料表面,分泌大量胞外物质,将自身包裹而形成的细菌聚集膜样物。BF是细菌保护其自身免受外界不良环境侵害的一种特有的生命现象,常见的形成BF的致病菌有大肠杆菌、葡萄球菌、变形杆菌、克雷伯氏肺炎杆菌、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铜  相似文献   
299.
新玉44号是由新疆天合种业选育的中晚熟玉米杂交种。于2007年3月2日通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新审玉2007年34号。  相似文献   
300.
从中国部分地区分离到9株新城疫病毒(NDV),采用RT-PCR方法扩增NDV F基因(535 bp),参照国内外已经发表的F基因构建系统进化树。结果:6株吉林分离株和2株山东分离株属于VIId基因型,氨基酸裂解位点序列为112R-R-Q-K-R-F117,为典型的强毒株特征。吉林分离株之间的核苷酸同源性为93.5%~99.1%,山东分离株之间的核苷酸同源性为99.3%,吉林和山东分离株之间的核苷酸同源性较高,约为93.5%~96.3%。1株安徽分离株属于Ⅰ基因型,氨基酸裂解位点序列为112G-K-Q-G-R-L117,为典型的弱毒株特征,与V4毒株核苷酸同源性为95.7%,与吉林、山东分离株存在一定差异。表明我国新城疫病毒主要以VIId基因型为主,也存在其他基因型的流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