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综合类   2篇
畜牧兽医   38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本研究根据口蹄疫病毒 (FMDV)VP1基因的序列 ,设计并合成了 1对用于扩增整个VP1基因的引物 (5P、P6 )。从细胞培养液或组织中提取总RNA ,通过PT_PCR扩增 ,从F2 9株、O3I3株和T5 0 9株中均获得了 1条约 740bp的DNA电泳带。将PCR产物双酶切后电泳回收 ,插入到相应双酶切的pUC18质粒中 ,获得了重组质粒。通过PCR鉴定 ,证明重组质粒pUCVP1/F2 9、pUCVP1/O313、pUCVP1/T5 0 9均插入了VP1基因。对上述 3个重组质粒进行测序后分析 ,F2 9强毒株与O3I3、T5 0 9弱毒株相比 ,其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 98.75 %和 99.0 6 % ;因F2 9株核苷酸发生 3个碱基缺失与 1个碱基替换 ,故推导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仅为 44 .13%和 41.32 % ;而T5 0 9株与O3I3株相比 ,其核苷酸、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 99.37%和 95 .31%。通过序列分析发现 ,本研究的 3个毒株与国内大多数毒株 (包括 1997年台湾暴发FMDV所分离的毒株 ,除O/A/ 5 8株外 )均属于同一基因型 ,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 85 %~ 94% ;而与国外毒株相比 ,属不同的基因型 ,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仅为 81%~ 82 %。其推导的氨基酸序列 ,除F2 9株与O/HK/ 93株及 1997年台湾暴发FMDV分离的少数毒株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仅为 45 %~ 6 3%外 ,本研究的 3个毒株与国内分离的大多数毒株的VP1  相似文献   
22.
应用本实验室建立的间接ELISA检测猪一号病病毒和方法,对两个猪场使用浓缩型五号病灭活菌后的抗体水平进行监测。结果表明,经浓缩型五号来活苗一次或两次免疫后,其ELISA滴度有90%以上的超过1:320,有些甚至达到100%;该苗的免疫程序可为两次免疫,免疫剂量为每次2ml/头,首免时间可根据各场的具体情况而定,一般可在60天龄,一个月后进行第二次免疫。  相似文献   
23.
由于新城疫(ND)继续威胁着家禽业而要求应用常规的检测方法以确定家禽的免疫状态。鉴于血凝抑制试验(HI)作为一种标准方法已有几十年,因此正逐渐地被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所代替。虽然ELISA检测ND既敏感又特异,但还需要与我们所熟悉的HI试验的结果作比较。尤其是我们必须了解至少在进行中的ELISA与HI有好的相关性。送到萨格勒布大学的家禽中心的血清样品用HI和  相似文献   
24.
以猪瘟兔化弱毒细胞苗分别免疫3组初生仔猪,每头1.5头剂。第1组20头先免疫,1小时后吸初乳。第2组15头,吸初乳后1小时免疫。第3组13头,吸初乳后半小时免疫。75日龄,以猪瘟弱毒单抗酶联方法测定3组动物的平均抗体(OD值)分别为0.25、0.23及0.21。80日龄,每组各随机抽出4头猪,连同非免疫对照猪6头以猪瘟石门系强毒攻击后,对照猪全死,第1组100%保护,第2组75%保护,第3组50%保护。第1组的免疫效果明显优于其它两组。  相似文献   
25.
广东永顺生物制药有限公司研制生产的猪链球菌2型灭活疫苗, 2005-2008年在全国十多个地区使用,证明该疫苗安全性好,副作用小,免疫效果可靠,是防控由猪链球菌2型引起的猪链球菌病的有力武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6.
自2011年以来,我国猪场陆续发现PRV变异毒株感染导致的疫情,对我国养猪业造成了巨大的威胁,引起了行业的高度关注。目前,疫苗仍然是防控PRV的最主要手段,本文总结了2个规模种猪场通过高效价Bartha-K61株疫苗免疫防控、净化PRV的相关案例,为猪场防控PRV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7.
广西某种鸡场一株IBV,命名为GXJLZ6/150707,对其进行鸡胚发育分析,并测定S1全基因序列。结果显示,鸡胚出现蜷缩胚或发育不良等病理现象。S1基因序列分析发现,分离株GXJLZ6/150707与疫苗株4/91等793/B型毒株为相同的基因来源,与腺胃型毒株LX4型毒株亲缘性较近,氨基酸相似性为94.8%;与经典肾型疫苗毒株D274、Gray、澳大利亚T株和Mass型经典呼吸型疫苗毒株H52、H120和W93株等亲缘性较远,氨基酸相似性为65.7~85.6%。考虑到该种鸡场长期使用活疫苗ND+H120+4/91的情况,因此推测,分离毒株GXJLZ6/150707可能是一种嵌合病毒,即H120等Mass型疫苗毒株与4/91疫苗毒发生重组后形成的新型病毒。本研究结果可为IBV的防控工作和疫苗株的选择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8.
从广东省清远地区某蛋鸭场采样,接种鸭胚后分离到一株疑似鸭黄病毒QS株,经PCR、RT-PCR检测为黄病毒阳性。序列测定后分析显示,QS株与黄病毒属Tembusu病毒相似性最高,其中与Fengxian株相似性最高达99%。结果表明,QS株为黄病毒并与该病鸭产蛋急剧下降有关。  相似文献   
29.
猪附红细胞体病的调查及诊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30.
猪繁殖和呼吸综合征猪蛔虫和猪鞭虫混合感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东省博罗县某猪场 1 997年 1 1月建场 ,从北京市某种猪场引种 ,采用定位栏式密集型饲养。按常规免疫程序注射了猪瘟、猪丹毒、猪肺疫、猪链球菌病、猪细小病毒病等疫苗。 1 998年 4月配种 ,生产一直正常。到 1 999年 6月底母猪达 2 0 0余头 ,存栏猪达 1 0 70头。 1 999年 7月中旬到 9月初共有 2 4 7头哺乳仔猪、架子猪发病 ,呈发热、下痢等临床症状 ,死亡 1 86头 ,发病率为 2 3.0 8% ( 2 4 7/1 0 70 ) ,病死率75 .30 % ( 1 86/2 4 7)。在此期间怀孕母猪出现流产、早产、产死胎等繁殖障碍综合征 ,特别到 9月初产死胎现象明显增多 ,怀孕母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