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0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2篇
基础科学   6篇
  18篇
综合类   119篇
农作物   9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56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以湖北农业科学院选育的两个水稻品种培两优986和培两优3076为材料,研究了其在中氮和较高氮水平下的氮肥利用率和农学效率.结果表明,在中氮水平下,两个品种的氮肥利用率都相对较高,达27%:而在较高氮水平下,两个品种的氮肥利用率都比较低;在两个供氨水平之间氮肥农学效率培两优986没有差异,而培两优3076则差异明显.  相似文献   
122.
杂交水稻培两优537的营养特性与施肥效应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湖北省农业科学院选育的杂交水稻品种培两优537进行了营养特性与施肥特性研究.结果表明,氮、磷、钾、锌配合,产量最高,每公顷可以达到8 148 kg,各因子对产量的影响顺序为氮>磷=钾>锌.在实际生产上,培两优537的适宜施肥量推荐为每公顷N 150~210 kg、P2O545~120 kg、K<.2>O 90~120 kg.  相似文献   
123.
水稻应变式肥水管理技术综述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阐述了水稻水分管理和灌溉技术研究与应用现状,对水稻应变式肥水管理技术的背景条件、技术内容和作用特点进行了综述,并分析了相关土壤水分管理条件对水稻生长及稻米品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4.
本研究利用基因工程方法将抗口蹄疫病毒(FMDV)纳米抗体Nb205和抗鸡醛化红细胞(cRBC)纳米抗体NbRBC48的基因片段连接,构建双特异纳米抗体Nb205-48,其相对分子质量为3.5×104,能同时与FMDV和cRBC反应。利用Nb205-48成功建立了可用于FMDV抗原检测的血凝方法,该方法检测灵敏度为1μg/ml,与其他病毒无交叉反应,且批内和批间重复性好。分别采用血凝法和夹心ELISA方法对3批次FMDV抗原进行了检测,二者检测结果基本吻合。本研究建立了基于双特异纳米抗体Nb205-48的血凝检测方法,该方法具有较好的灵敏度、特异性和重复性,且简便、快捷、成本低,其检测结果与传统的FMDV定量检测方法的检测结果相关性好,为检测口蹄疫疫苗生产过程中FMDV抗原的含量提供了新方法。  相似文献   
125.
为获得对小麦条锈病具有生防潜力的菌株,通过土壤稀释法和皿内拮抗法分离筛选对小麦条锈菌Puccinia striiformis f.sp.triticiPst)有良好拮抗作用的菌株,基于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特性和16S rDNA系统发育分析对其进行分类鉴定,测定其抑菌活性、抑菌谱及生防特性,并通过盆栽试验进一步验证其生防潜力。结果显示,筛选出1株菌株XH可以显著抑制Pst夏孢子萌发,结合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特征将其鉴定为直丝紫链霉菌Streptomyces rectiviolaceus;菌株XH发酵滤液对Pst夏孢子的萌发抑制率为94.36%,致死率达91.53%,且该菌株对测试的7种常见植物病原菌均有抑制作用,可以分泌淀粉酶、蛋白酶、纤维素酶和嗜铁素,具有固氮作用;盆栽试验结果显示,菌株XH的菌体悬浮液和发酵滤液可显著降低小麦叶片的Pst侵染量,对小麦条锈病的防治效果分别为54.26%和67.22%。表明菌株XH作为小麦条锈病生防菌株具有较好的开发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26.
参照Genbank已发表的TGEV的核酸序列设计一对扩增M基因的引物,经RT-PCR扩增了SC-H株的M基因cDNA片段,插入pMD18-T构建重组质粒pMD-M,对pMD-M进行了酶切鉴定及核苷酸测序,将M基因核苷酸序列及推导的氨基酸序列与参考毒株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SC-H株M基因扩增片段长度为852bp,包含789bp的M基因编码区,编码262个氨基酸;SC-H株与TS、96-1933、FS772/70、HN2002、TFI、Purdue及TO14株的M基因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97.8%、94.2%、97.2%、97.8%、99.7%、96.8%及98.2%,氨基酸同源性为96.6%、92.0%、95.4%、96.6%、99.2%、95.8%及97.7%,表明不同毒株的M基因高度保守,系统进化分析显示SC-H株与Prudue株有较近的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127.
湖北省丘陵区冲垅冷浸田的危害特点与利用改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冲垅冷浸田的危害特点是:水土温度低,泥烂田脚深,速效养分少,还原物质多。主要改良途径为:(1)以集流面为单位,建立微域农田生态系统;2.建设梯形条田,改良土壤,3,增诳有纲肥,实行配方施肥;4.推广水旱轮作和高产栽培技术;5.绿化山丘,保持水土。  相似文献   
128.
正随着养猪规模化程度越来越高,猪场环境逐步得到改善,同时猪舍内部温暖、封闭的环境及较大的饲养密度,也为寄生虫病的发生、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寄生虫病使生长育肥猪生长速度下降,饲料转化率降低,还能引发多种疾病,增加用药成本,吞噬了猪场的成本和利润。因此,定期给猪群科学驱虫,加强寄生虫病的综合防控愈加显现出其重要性。一、当前规模猪场寄生虫病的发病特点1.寄生虫病的发生不再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在以往,很多寄生虫  相似文献   
129.
正一、青杠树叶中毒青杠树在川北一带俗称橡树、青杠树,在中药材书中称为麻柢。壳斗科栎属植物,喜光,常生于山坡上,耐干旱,对土壤适应性强,特别适合在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壤土或沙壤土上生长。牛青杠叶中毒又称"阴肾癀""水肿病",是由于过量采食有毒的青杠树叶而引起的季节性和地区性中毒病。在每年的清明谷雨之间,有大  相似文献   
1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