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6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7篇
  1篇
综合类   13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12篇
畜牧兽医   32篇
园艺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黑龙江省西部地区发展庭院经济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黑龙江省西部地区的特殊气候,探索黑龙江省西部地区庭院经济的种植内容,认为栽种宿根花卉、山野菜、黑枸杞和打造精品造型树种等项目比较适合西部地区庭院经济发展,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10只健康家犬,按每千克体重2.5mg单剂量静脉注射恩诺沙星,进行恩诺沙星及其代谢产物环丙沙星在家犬体内的药动学研究。反相HPLC法测定血浆中的恩诺沙星及其代谢产物环丙沙星的浓度,所得血药浓度-时间数据用3P97计算机程序分析处理。结果表明:家犬静脉注射恩诺沙星后,恩诺沙星的药时数据符合二室模型,主要药动学参数:t1/2a为0.32h、t1/2β为3.22h、Vc为1.88L·kg-1、CL为1.74L·kg-1·h-1、AUC为1.88μg·mL-1·h,代谢物环丙沙星的主要动力学参数为:AUC为1.72μg·mL-1·h、MRT为7.72h。恩诺沙星在家犬体内的动力学特征是分布迅速、广泛,其消除跟代谢物环丙沙星一样表现迅速。  相似文献   
13.
恩诺沙星微囊在猪体内的药动学及生物利用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比较恩诺沙星微囊和原粉在猪体内的药动学特征及生物利用度,试验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将10头健康猪分2组采用正交试验,经灌胃给药后采血、甲醇提取和HPLC分析,所得药时数据用MCPKP计算机程序处理。恩诺沙星微囊和原粉经口服给药后在猪体内的药时数据均符合一级吸收一室模型,主要药动学参数分别为:t1/2Ka1.73 h±0.93 h和0.36 h±0.31 h(P0.01);Tmax5.69 h±1.68 h和2.04 h±1.06 h(P0.01);t1/2Ke16.53 h±5.23 h和10.17 h±1.87 h(P0.01);Cmax1.71μg/mL±0.47μg/mL和2.51μg/mL±0.45μg/mL(P0.01);AUC为每小时51.98μg/mL±16.08μg/mL和40.58μg/mL±6.40μg/mL;微囊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28%。说明恩诺沙星微囊口服给药吸收较慢但完全,达峰时间较长,消除缓慢。  相似文献   
14.
据对虾白斑综合症病毒(WSSV)的基因保守序列,使用Primer Explorer V3软件设计了2条引物,利用PCR的扩增产物,结合变性高效液相色谱(DHPLC)技术,建立了一种对虾白斑综合症病毒的DHPLC快速检测方法。该检测方法特异性好,与传染性皮下和造血器官坏死病毒、斑节对虾杆状病毒、肝胰腺细小病毒、对虾杆状病毒以及对虾基因组DNA无交叉反应;检测灵敏度较高,约为10-5ng/μL,高于常规PCR及荧光定量PCR的灵敏度。用建立的DHPLC方法对100尾对虾样品进行了临床检测,结果与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一致。WSSV的DHPLC检测方法,特异性强、灵敏度高,是对WSSV进行有效检测的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15.
惠东拟囊腔吸虫种群动态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鲻体内的惠东拟囊腔吸虫(Saccocoedioides huidongensis Lue,1993)随着宿主体长的生长,其感染强度,平均密度有逐渐增加的趋势,而感染率则呈不规划的波动;其感染率、感染强度和平均密度在不同月份亦呈不稳定变化;吸虫在宿主体内的频率分布表明,大量的吸虫寄生于少数宿主中,而多数宿主感染少量的吸虫;吸虫在不同体长组的分布类型为聚集分布,且聚集强度随种群密度的增加而增大。  相似文献   
16.
西镇牛     
西镇牛属我国巴山黄牛结实型牛种。主产于陕西境内大巴山北麓的西乡、镇巴两县。川北、陕南、鄂西交界地带原有的6个地方良种属同种异名。1982年5至6月,由邱怀教授等同志组成的川、陕、鄂联合调查组,再次为三省交界地区的地方牛种全面考察后,统一命名为“巴山黄牛”。并依据产地生态环境和黄牛体质类型,将巴山黄牛品种划分为粗壮型、细致紧凑型和结实型三种类型。  相似文献   
17.
<正>环丙氨嗪,其化学名为2-环丙氨基-4,6-二氨基三嗪,是一种三嗪类化合物,作为杀蝇药而被国内外广泛使用[1]。在前年,我国婴幼儿奶粉暴发了震惊中外的"三聚氰胺事件",在讨论其来源的同时,有人将矛头指向了环丙氨嗪,究其原因竟是三聚氰胺为环丙氨嗪的主要代谢物。然而事实究  相似文献   
18.
气肿疽梭菌是黑腿病的病原体,气肿疽是国内反刍动物易感的一种严重性疾病,该病可引发肌肉坏死和毒血症,并伴随高死亡率.尽管众所周知预防该病暴发的重要性,但至今相关对黑腿病发病机制的研究却少之又少,并且很多研究基于未经证明的假设.其中一种假设认为转运气肿疽梭菌孢子从反刍动物的肠道到肌肉,是巨噬细胞起到主要作用的原因.因此,现在的研究目的在于检测气肿疽梭菌或者孢子在通过牛单细胞源的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后是否能够保持活性,并展示出炎性反应以及由气肿疽活性细胞或者孢子感染牛巨噬细胞后产生相应的抗炎性细胞因子转录子.这些结果更能证实此典型的假设:在黑腿病的早期发病机制中,巨噬细胞可能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头孢喹肟在猪体内的药动学及生物利用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0头健康杂种猪,随机交叉设计试验,头孢喹肟按1 mg/kg的剂量分别进行耳缘静脉和颈部肌肉单点注射给药,给药间隔时间为1周.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清中头孢喹肟的药物浓度,用药代动力学程序软件3P97处理血清中药物浓度-时间数据.结果表明,静脉注射给药后,猪血清中头孢喹肟的药时数据符合二室开放模型,其主要药动学参数为:t1,2α为0.16 h,t1/2β为1.34 h,V(c)为0.24 L·kg1,cl‘.)为0.26 L·kg-1·h-1,AUC为3.97 mg·L-1·h;颈部肌肉单点注射给药后,猪血清中头孢喹肟的药时数据符合一级吸收二室模型,其主要药动学参数为:t1/2ka为0.08 h,t1/2α为0.84 h,t1/2β日为2.76 h,t(max)为0.32 h,C(max)为1.80 mg·L-1Cl(s)为0.25 L·kg-1·h-1,AUC为4.12 mg·L-1·h,F为102.37%.  相似文献   
20.
犊牛腹泻是初生犊牛常见病之一,特征是消化不良和腹泻。当前吉林省延边地区及周边地区部分黄牛养殖场和农户反应犊牛腹泻比较严重,而且有些疾病因为细菌病和病毒病混合感染引起的腹泻发病率较高,危害大,如临床诊治不当,会造成犊牛生长发育受阻,也极易导致死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