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6篇
林业   22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2篇
  1篇
综合类   53篇
畜牧兽医   49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07 毫秒
91.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小麦穗期"一喷三防"不同施药时间对当地小麦穗期4种主要病虫害(小麦条锈病、小麦赤霉病、小麦蚜虫和小麦吸浆虫)的防治效果和小麦保产效果。结果表明,小麦穗期"一喷三防"因施药时间不同对小麦主要病虫害的防治效果和小麦的保产效果也明显不同。在本试验以蚜虫为小麦穗期主要害虫,且喷1次药的情况下,从保产效果来看,"一喷三防"的最佳喷药时间为小麦抽穗约70%时,其次为小麦抽穗约20%时。施药时间过早或过晚,对小麦产量均有不利的影响。  相似文献   
92.
免疫应激对肉鸡肠道微生物区系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微生物区系的平衡是确保肠道健康的重点,本研究对不同免疫状态下肉仔鸡消化道内微生物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选用 180 只 AA 肉公鸡随机分 4 个处理,每个处理 5 个重复,每个重复 9 只肉公鸡。实验分为无免疫组、常规免疫组、免疫亢进和免疫抑制 4 个处理组。于 21、28、35 和 42 日龄肠段的内容物,提取总 DNA,并以此为模板获得反映肠道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的肠杆菌基因间重复序列 -PCR(ERIC-PCR)指纹图谱,比较各 DNA 样品指纹图谱的相似性指数。ERIC-PCR 扩增产物大部分为 200~2 000 bp 的基因片段,聚类分析显示,各日龄阶段,处理组间十二指肠细菌种群结构的相似性最高(75%),其次是盲肠(40%),回肠(39%)和空肠(38%)的相似性较低。图谱的条带数目为十二指肠>回肠>盲肠>空肠。28 和 35日龄,十二指肠和空肠脂多糖(LPS)组条带都低于 21 日龄,而回肠和盲肠的未见显著变化。21 日龄,回肠环磷酰胺(CYP)组的条带低于其他处理组。不同免疫状态影响回肠、空肠和盲肠道微生物区系,42 日龄,不同免疫状态对微生物数量和种群的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93.
《饲料加工工艺学》是高等农林院校动物科学及相关专业重要的专业课程,论文针对目前在该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教学方法等四个方面提出了切合实际的教学改革思路,旨在提高《饲料加工工艺学》的课程教学质量和效果。  相似文献   
94.
【目的】应用细菌的16S rRNA 序列设计双歧杆菌属(Bifidobacterium)、乳杆菌属( Lactobacillus) 、肠杆菌科(Enterobacteriaceae)和肠球菌属( Enterococcus) 的引物并对肉鸡肠道的这4类细菌菌属进行定量测定,检测免疫应激对肉鸡不同肠段微生物区系的影响。【方法】将180只AA肉公鸡随机分4个处理,每处理设5个重复,每个重复有9只。试验分为NV、CV、LPS和CYP 处理组。免疫应激组分别于18、19、20、32、33和34 d肌肉注射相应剂量的LPS和CYP,NV组和CV组于同日龄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分别于21、28、35和42 d,每处理组各取6只鸡,无菌操作,宰杀后取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和盲肠内容物。将待测样品中提取的DNA分别进行4类菌属进行Real-time PCR反应。【结果】与NV相比,4类细菌的基因拷贝数发生显著变化。集中在回肠和盲肠,肠杆菌属:5.03—7.88 copies/mg;乳酸杆菌属:5.48—10.34 copies/mg;双歧杆菌属:4.11—7.98 copies/mg;肠球菌属:5.61—8.79 copies/mg。双歧杆菌属含量为4种菌属中细菌含量最低,乳酸杆菌含量高,盲肠含菌最多,十二指肠含量最少,后期各菌群趋于稳定。【结论】免疫应激可引起肠道菌群失调,乳杆菌属和双歧杆菌属的数量在无免疫情况下的含量相对高,LPS和CYP对肉鸡后期的肠道菌群的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95.
葡萄籽提取物对蛋鸡生产性能和蛋黄胆固醇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葡萄籽提取物(GSE)对蛋鸡生产性能和蛋黄胆固醇含量的影响。选用450羽40周龄罗曼白蛋鸡,随机分为6个组:空白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阳性对照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125 mg/kg的铜(Cu);其他4组在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100、200、400和800 mg/kg的GSE。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15羽鸡。预试期7 d,正试期42 d。结果表明:1)与空白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800 mg/kg GSE显著降低了平均日采食量(P<0.05),但对平均蛋重无显著影响(P>0.05),添加100 mg/kg GSE极显著提高了产蛋率(P<0.01)、显著降低了料蛋比(P<0.05);添加125 mg/kg Cu显著降低了产蛋率(P<0.05),显著增加了料蛋比(P<0.05)。2)与空白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400、800 mg/kg GSE显著增加了蛋壳厚度(P<0.05),添加800 mg/kg GSE显著增加了蛋白高度(P<0.05),但添加GSE对蛋壳强度、蛋黄颜色和哈夫单位均无显著影响(P>0.05)。3)与空白对照组相比,GSE各组和Cu 125 mg/kg组的蛋黄胆固醇含量均显著或极显著降低(P<0.05或P<0.01),其中Cu 125 mg/kg、GSE 100和200 mg/kg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由此可知,与饲粮中添加高Cu相比,添加100 mg/kg GSE不仅显著降低了鸡蛋中胆固醇含量,同时显著提高了产蛋率。  相似文献   
96.
野生葛根能否经过人工培育改良品种,实现高产高效 ?千百年来,由于传统农业观念的束缚,对此鲜有人问津。令人欣慰的是,在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加快农民增收步伐的今天,经人工培植成功的“木生葛根”活脱脱地展现在世人面前。培植人是谁 ?我国野葛引种改良第一人、著名葛根育种专家,江西省横峰县葛源镇农科站村农民蒋木生。 从横峰县城坐汽车往北穿山越岭 30公里,笔者来到葛源镇。由镇往北沿田间小路再走 2- 3公里,便有一片典型的江南民居,在一家庭院中,笔者见到主人蒋木生。  相似文献   
97.
小麦品种(系)对纹枯病抗性鉴定及抗病资源的筛选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室内苗期采用菌落上直播催芽麦粒法和田间连续 2年采用小麦粒砂土壤接菌法对25个小麦品种进行了抗纹枯病性鉴定。结果表明 ,品种间抗感性存在明显差异 ,室内和田间抗感性表现基本一致 ,田间两个年度间抗感性表现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品种南阳82505、S048、荆麦66等 7个品种室内病级为1.03~1.50 ,田间相对抗病性指数为 0.40~0.79,两个年度均表现为中抗。 1998~2000年度共鉴定品种材料5.48份 ,抗性材料占17.9% ,其中湖北省94-5036、96-951等 11份区预试材料表现为中抗 ,占区预试鉴定材料总数的 20.8%。  相似文献   
98.
99.
采用基于断裂力学能量释放率理论的双悬臂梁试验方法对CFRP与落叶松及杉木复合界面断裂韧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CFRP-木材界面断裂韧性优于木材间界面,界面两侧材料的差异性有助于改善界面裂纹的失稳扩展;界面面内裂纹尖端应力巨大,扩展主要发生在界面层内;复合材试件状态对断裂韧性影响较大,干状态时复合材断裂韧性较小,水分增加有利于抵抗裂纹扩展。断裂韧性可作为界面强度评价参数,干状态时CFRP与落叶松间界面为673.24 N·m-1,CFRP与杉木间界面为438.14 N·m-1。  相似文献   
100.
为提高木材在户外应用性能,采用性质稳定的高熔点聚乙烯合成蜡对户外常用木材进行高压浸注处理,研究了蜡浸注木材的物理力学性能。结果表明:蜡处于熔融状态时性质稳定、黏度小、流动性好,在压力下易渗入木材孔隙;木材蜡渗透性是蜡浸注量的决定性因素,樟子松和辐射松木材蜡渗透性较好,欧洲云杉和白云杉较差,柳叶桉居中;浸注蜡可使木材硬度、弹性模量略有提高,使木材横纹抗拉强度、抗弯强度和吸水性显著降低;采用3阶段浸注工艺可使樟子松和辐射松木材全截面含蜡,含蜡量分别为40.21%和41.45%;樟子松和辐射松蜡浸注木抗冻融性能及抗紫外光老化性较好,可应用于户外木结构工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