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4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3篇
农学   6篇
  5篇
综合类   60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90篇
园艺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6篇
  199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11.
IHA与ELISA检测猪瘟病毒抗体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应用间接血凝试验(IHA)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猪瘟病毒抗体,IHA试验以1∶16为判定孔,抗体效价大于或等于1∶16为抗体阳性;ELISA试验以抗体阻断率40%为判定标准,阻断率大于或等于40%为抗体阳性,同步检测了122份规模化猪场不同阶段免疫猪血清.结果ELISA检测抗体阳性率比IHA检测抗体阳性率低,阴性、阳性相符的血清数为92份,相关性为 75.4%,不同抗体水平分布的血清数也不同,个别血清出现较大差异,卡方检验P值为0.13(>0.05),两种检测方法统计上无差异,研究结果为选择猪瘟病毒抗体检测方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2.
采用利血平复制脾虚证小鼠模型,观察银杏叶复方对实验性脾虚证模型小鼠细胞因子、免疫球蛋白、血浆内几种神经肽含量和体重变化的影响。试验分为三组,即对照组、脾虚证组和银杏叶复方组。结果表明,①脾虚证小鼠IL-1、IL-2含量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IL-4、IL-6含量较对照组显著增加(P<0.05),银杏叶复方组上述各项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但TNF-α含量较对照组和脾虚证组则显著提高(P<0.05)。②脾虚证小鼠的血浆IgG、IgM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银杏叶复方组IgG、IgM含量显著高于脾虚证组(P<0.05),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脾虚证组小鼠血浆IgA含量均低于对照组和银杏叶复方组(P>0.05)。③脾虚证小鼠血浆β-EP(β-内啡肽)含量高于对照组(P>0.05),银杏叶复方组血浆β-EP恢复接近对照组(P>0.05)。④脾虚证小鼠血浆CGRP(降钙基因相关肽)含量较对照组和银杏叶复方组显著提高(P<0.05),NPY(神经肽Y)含量较对照组和银杏叶复方组则显著降低(P<0.05),银杏叶复方组小鼠体重的减轻幅度低于脾虚证组(P>0.05),脾虚证组小鼠体重的减轻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由于脾虚证小鼠血浆中CGRP过高,NPY含量减少导致摄食行为降低体重下降。结果显示,脾虚证小鼠细胞因子网络调节系统的失衡与其较高的β-EP含量有关,即脾虚证小鼠存在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之间调节失衡,引起脾虚时的机体免疫功能低下,经银杏叶复方治疗后上述免疫失调得到明显纠正。  相似文献   
113.
林标声  何玉琴  罗建  杨小燕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1):6563-6564,6567
[目的]研究高活菌发酵饲料对生长肥育猪的免疫功能和抗氧化性能的影响,为其推广和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选用180头日龄相近、体况一致的杜长大三元杂交肥育猪,随机平均分为2组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中加抗生素,试验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8%的高活菌发酵饲料。[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各组免疫球蛋白含量显著提高,其中IgG含量在28 d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试验组饲喂28 d后的猪瘟抗体阻断率比21 d提高46.10%,且28 d试验组与对照组的猪瘟抗体阻断率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饲喂高活菌饲料的抗氧化能力显著高于对照组,其中T-AOC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结论]应用高活菌发酵饲料能够促进生长肥育猪免疫功能和抗氧化性能的提高,在生产上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4.
将240只1日龄健康AA肉仔母雏,随机分成4个处理,分别添加0、0.6%、0.8%、1.0%的银杏叶提取物(EGB),研究EGB对肉鸡屠宰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和甲状腺激素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随EGB添加剂量的增加,全期饲料转化率、全净膛率和血清球蛋白含量呈线性改善(P<0.05);腹脂率呈二次曲线减少(P<0.05),T4值呈二次曲线降低(P<0.05),T3/T4呈线性增加(P<0.05)。本试验表明:EGB有改善肉鸡屠宰性能和增强免疫功能的作用,且1.0%的添加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15.
鸡传染性脑脊髓炎是危害幼鸡的一种病毒性疾病,它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近几年来,我国一些省市曾有报道,福建省于1987~1988年由李国平等首次在福州确诊该病。1991年春,龙岩市某养鸡专业户的幼鸡发生以运动失调和头部震颤为主要特征的传染病。笔者根据该病的发病情况、临诊特征、实验室检验确诊为鸡传染性脑脊髓炎。  相似文献   
116.
为了研究2013-2015年福建省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的流行特点及变异规律,收集福建多个地区的26株PRRSV分离株,应用RT-PCR方法对其ORF3基因进行克隆及序列分析,从而了解福建地区PRRSV的遗传变异性。结果表明,26株毒株中24株为美洲型毒株(NA genotype,type 2),2株为欧洲型毒株(EU genotype,type 1)。26株PRRSVORF3核苷酸同源性为63.1%~100%,与VR2332的同源性为64.8%~99.5%,与HPPRRSV代表毒株JXA1、WuH1和TJ同源性为63.7%~99.8%,与NADC30同源性为66.1%~95.8%,与欧洲代表毒株LV的同源性为63.6%~90.9%。24株美洲型ORF3遗传进化树表明,福建地区PRRSV出现了2个新的亚群,3亚群(2株处于独立的分支)和4亚群(3株为类NADC30PRRSV)。欧洲型PRRSV ORF3遗传进化树表明,福建地区流行的毒株为泛亚1型毒株。综上所述,福建地区PRRSV存在2种血清型毒株,美洲型流行毒株呈现遗传变异多样性。  相似文献   
117.
猪增生性肠炎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猪增生性肠炎是由专性寄生回肠上皮细胞内的劳森氏菌引起猪的接触性肠道病。该文介绍了其病原学、病理变化及实验室诊断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18.
猪瘟与高致病性蓝耳病混合感染的诊断及病原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诊断由猪瘟病毒(CSFV)、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和猪伪狂犬病毒(PRV)引发的猪疫病,并分析病原。[方法]采集福建某猪场发病猪的组织器官,提取病毒DNA或RNA,PCR检测病毒感染。采用ELISA方法检测CSFV、PRRSV和PRV的感染情况。[结果]测序分析和ELISA结果表明,猪场存在PRRSV、CSFV、PRV3种病毒感染。[结论]该次猪病疫情主要是由CSFV和高致病性PRRSV混合感染引起。  相似文献   
119.
猪增生性肠炎(pcrcine proliferative enteritis,PPE)是由胞内劳森菌(Lawsonia intracellularis,LI)引起的猪的一种传染性肠道疾病,严重危害养猪业的健康发展.胞内劳森菌是专性胞内寄生菌,目前尚无法用常规细菌培养技术培养,鸡胚也不适应其生长,但其可在IEC-18、Int 407、GPC-1652等细胞内生长[1].  相似文献   
120.
将30日龄断奶伊拉兔16只随机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艾叶复方水煎液低剂量组(9mL/(只·d))、中剂量组(12mL/(只·d))、高剂量组(15mL/(只·d)),每组4只,自由采食和饮水,连续20d,研究了艾叶等中草药复方制剂对家兔免疫器官及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比较,高剂量组家兔脾脏、胸腺重量及其脏器指数表现出极显著差异(P0.01),3个试验组中高剂量组表现更佳;与对照组比较,低、中、高剂量组料重比差异极显著(P0.01),高剂量组料重比最低;与对照组比较,高剂量组贮存损失率及熟肉率差异极显著(P0.01)。由此可知,艾叶复方制剂能提高家兔胸腺、脾脏重量及其指数,降低料重比及贮存损失率,能提高熟肉率,增加肠道消化吸收面积,说明艾叶复方制剂在某种程度上能增强机体的免疫力,提高生产性能,改善兔肉品质,提高家兔健康度,减少抗生素的应用,高剂量(15mL/只·d)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