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7篇
畜牧兽医   26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56 毫秒
21.
22.
动物生理学课程是动物医学专业和动物科学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是理论与实践相互融合的一门课程。应用型本科教学侧重对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结合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自身特点,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从新旧范式比较、学习模式、辅助课程等方面进行范式教学改革探索,旨在为培养合格的应用型人才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3.
良好的发情鉴定在奶牛饲养中至关重要。错误的发情鉴定因涉及到延长母牛产犊间隔导致的牛奶量流失、兽医费用及饲养成本增加等,直接影响牧场的经济效益。影响奶牛发情的因素很多,如奶牛自身的健康状况、胎次、牛舍环境、饲养密度及所处的季节等。因此,本文通过对影响奶牛发情鉴定因素的讨论,并对当前牛场常用的发情鉴定方法进行论述与比较,总结出不同方法的优缺点,并对不同类型牧场选择适合的发情鉴定方法提出了建议,以期提高牧场对奶牛发情鉴定的效率,达到增加牧场经济效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24.
中国地方绵羊群体TYRP1基因遗传变异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研究旨在了解酪氨酸酶相关蛋白1(tyrosinase related protein 1,TYRP1)基因在中国地方绵羊群体内的遗传变异,以及TYRP1基因突变与不同毛色表型绵羊群体的相关性。通过直接测序法和PCR-RFLP技术对10个中国地方绵羊群体进行单核苷酸多态性(SNP)检测,利用Beagle、PLINK和POPGENE等软件对突变位点数据进行单倍型构建、连锁不平衡分析和遗传变异研究。突变位点检测结果表明,在绵羊TYRP1基因内识别了13个SNPs,其中位于TYRP1基因外显子上的10个SNPs位点,除个别位点在大尾寒羊、中国美利奴羊和岷县黑裘皮羊中没有发生突变外,其他突变位点在所有绵羊品种中均出现不同程度变异,说明中国地方绵羊群体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单倍型分析结果表明,所有样本中共有42个单倍型,优势单倍型0000000000(245/918)、0100000001(91/918)在所有绵羊群体中均存在,除单倍型0101100000(93/918)在中国美利奴羊中没有出现,单倍型0001000001(69/918)在岷县黑裘皮羊、哈萨克羊群体中没有出现外,在其他群体中均存在。连锁分析结果表明,10个SNPs在所有样本中均存在2个连锁模块。群体遗传变异分析表明,中国地方绵羊群体具有较高水平的群体内遗传变异,各绵羊品种间存在明显的遗传分化模式,且各品种遗传关系与其品种传统分类结果基本一致。本研究为进一步研究TYRP1基因对绵羊毛色遗传性状的影响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5.
11个猪种SLC6A14基因3个SNPs的群体遗传变异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旨在了解猪种的遗传变异、种群间的亲缘关系和遗传分化。以白色杜洛克×二花脸资源家系F0代的17头二花脸母猪和2头白色杜洛克公猪的DNA池为模板,通过直接测序在猪SLC6A14基因内识别4个SNPs,以3个突变位点(g.7944AT、c.1438GA、g.21063GT)为基础,通过PCR-RFLP技术,对11个中外猪种进行多态性检测。结果表明:在SLC6A14g.7944AT和g.21063GT2个突变位点上,所有检测猪种都出现变异,其中槐猪、二花脸猪在g.7944AT位点上变异显著(0.01P0.05);而里岔黑猪、槐猪、玉山黑猪、合作藏猪、八眉猪在g.21063GT内变异极显著(P0.01),以GT基因型为主,且二花脸猪中出现TT基因型;在SLC6A14c.1438GA突变位点上,3个欧洲猪种(长白、大白、杜洛克)没有出现变异,均为GG纯合型,而其他猪种在此位点上均存在变异;再根据11个猪种3个位点的多态性信息计算Nei氏遗传距离,由UPGMA法构建聚类图,说明中国地方猪种与外引猪种存在明显的遗传分化;由此得出中国地方猪种比外引猪种有高的遗传多样性和变异,且存在明显的遗传分化,品种间多数猪种符合品种地域分布和品种特性。  相似文献   
26.
猪TBG基因多态性突变位点的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直接测序的方法,对猪TBG基因进行全基因组扫描,鉴别TBG基因在合作猪、长白猪和华特B系猪中的SNPs.结果显示共发现10个SNPs,分别是T733A,T740C,867和3135的A→T,926的G→A,1006的C→T,1106,1449和2371的A→G,1509的C→T分别位于第1(733,740,867,926,1006,1106,1449和1509)、第2(2371)和第3(3135)内含子内;且还发现TBG基因的3130(A)和3131(A)位之间以及3131(A)和3132(A)之间在合作猪中存在T,而长白和华特B系猪中不存在,与GenBank公布的TBG基因(AY550250)全序列进行比对,在3130(A)和3131(A)位之间以及3131(A)和3132(A)不存在T碱基;同样在3135(T)和3136(A)之间,合作猪中存在AC两个碱基的插入,而在华特B系猪和长白猪中则没有,因此在合作猪中存在插入或在长白猪、华特B系猪中存在缺失的突变.通过TBG基因在各猪种中突变位点的识别,可见合作猪种存在丰富的遗传多样性.  相似文献   
27.
近几年,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养猪业发展迅速。旧场改造,新场扩建,养猪场越来越趋向于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发展,同时第三方服务平台由国外传入国内,国内第三方服务顺势而生。在这种背景下,笔者探讨了第三方服务平台的两种猪场管理模式——协管模式和托管模式,论述了两者的联系和区别、发展史及应用范围,并对成功案例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协管模式和托管模式的优越性和缺陷,最后分析了协管模式和托管模式的意义、前景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8.
为了探讨绵羊不同脂肪组织的脂肪沉积规律和大尾寒羊脂肪型大尾表型形成机理,试验选取尾型极端分离的大尾寒羊和小尾寒羊两个品种不同部位的脂肪组织样品作为研究材料,通过冷冻切片、油红O染色和显微图像分析等技术对两个品种羊的尾脂、心脂和肾脂脂肪细胞的直径、周长、面积、体积和数量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大尾寒羊和小尾寒羊品种间的心脂、肾脂脂肪细胞大小差异不显著(P0.05),而尾脂脂肪细胞大小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P0.05或P0.01);大尾寒羊和小尾寒羊品种内的心脂和肾脂脂肪细胞相比较大小差异不明显,而尾脂脂肪细胞明显大于心脂和肾脂脂肪细胞。说明绵羊不同脂肪组织脂肪沉积特性不同,沉积强度有先后次序之分,先是尾脂脂肪组织,其次是心脂和肾脂。  相似文献   
29.
动物毛色是研究其表型遗传和进化机制的最好模型之一。现代动物被毛表型相比于它们的野生祖先,具有丰富的多样性。文章通过现有动物被毛表型变异研究结果,综合分析动物被毛表型形成过程中基因调控色素细胞的发育、色素合成及其合成后的转运和运输,以此阐明动物毛色形成的调控机制。  相似文献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