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4篇
农学   2篇
  12篇
综合类   26篇
农作物   19篇
畜牧兽医   15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3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茂名近海岸水环境污染评价与对策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为了了解茂名近海岸水环境污染问题,对其形成污染的源头进行了调研。结果显示,茂名市排入海洋的主要水污染物是石油类、化学需氧量、硫化物、磷等,这些污染物的排放量占总污染物排放量的82.45%。主要污染海岸线是水东湾博贺港。水污染物分别从入海河流、企业直排入海排污口、海洋船舶、港口、市政下水口、海水养殖等6种渠道排入海洋。入海排污口污染物等标污染负荷最大的是企业排污口,其等标污染负荷比为32.48%。并提出了相应的控制对策。  相似文献   
12.
对3株耐酚能力达1760mg/L的优势菌W1,W2和M2的适宜生态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温度为15~50℃时,随着温度提高,各所选菌株降酚活性增强。在pH值为4.5~9.5时,W2活力较高,pH值为7.5时24h内降酚达100%。富营养条件比贫营养条件更能提高菌株的降酚以及降硫、降氮、降COD等其他污染物的效率。当苯酚质量浓度较小时,各菌株在6h内降酚效率均可达100%;苯酚浓度较大时,W1具有较强的降酚能力。在菌株接种密度为1∶10的情况下,各菌株经济实用且降酚效果好。  相似文献   
13.
14.
朱树桢  杨建设 《中国蚕业》2011,32(3):55-56,59
云南省蚕桑产业迎来了国家"东桑西移"政策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但也面临着劳动力大量转移、成本上涨,劳动力投入多、风险大,基础设施较差、劳动效率低,产业竞争力不强等诸多困难和问题。一家一户分散的生产经营方式不利于现代蚕业发展,只有打破传统模式、加大投入,提高养蚕集约化水平,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改善产业发展条件;加强对蚕桑产业的领导、壮大技术服务队伍,扶持产业龙头企业、增强企业带动能力,走集约高效化生产经营的路子,才能实现云南省蚕桑产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16.
硫酸盐还原菌的分离与生态特点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S培养基进行富集培养的方法对硫酸盐还原菌(SRB)进行了分离与鉴定。实验通过对SRB的生理和生化特性的了解,结合其生存条件和存在状态进行研究,得出主要的环境因素中pH值和温度对SRB的腐蚀作用的影响关系,并提出采用合适的环境因素来更好的控制SRB的生长代谢活动,得出有效的防治措施来控制硫酸盐还原菌引起的腐蚀,延长有关设备的正常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由于大豆+小麦两熟制的兴起,在美国东南部的小麦种植面积有所扩展.那里豆茬麦的播种,一般是在大豆收获后经过常规的苗床准备以后进行的.因为种植的大豆为晚熟种(VII和VIII熟组),加之收获时不利的天气影响,常会推迟冬小麦的播种.考虑到苗床准备的成本高和土壤侵蚀严重,人们宁可采用在大豆还在生长的地中用飞机播种或大豆收后免耕播麦这样的低成本播种方法.Sanford报道过在密西西比州直接在生长着的大豆地里以超过常规播种量的方式播种小麦(本文一律叫做超播量播麦——编者)比常规播种的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利用盆栽称重控水法,将选自生产上推广的3类生态型小麦品种陕7859(水地型)、B7466(旱薄型)和丰产3号(水旱兼用型)于拔节期和四分子期施加9%、12%和14%(土壤含水量维持7天,以适宜含水量18%作对照)的干旱胁迫处理,测定了植株叶片含水量、失水速率,叶水势及脯氨酸含量和植株叶面积、根冠比等方面的变化,对各处理的产量构成的差异作了比较,从而为进一步了解不同生态型品种在干旱胁迫下的适应机理和弹性范围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杨建设 《蚕桑通报》2005,36(3):32-33
桑树病虫草害是影响桑叶产量、降低桑叶品质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实际生产上,常采取农业、生物、物理机械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措施,但在病虫害严重的春末夏秋,为了防止危害成灾,以化学农药防治为主,其优点是:能在短期内解决控制暴发性或突发性病虫害,方法简单不受季节和地域的限制,但是由于家蚕对农药有较强的敏感性,易发生蚕、畜中毒,且会杀害害虫天敌等一些有益生物,近年来,在防治桑树病虫害方面出现了许多问题,如重复使用几种农药,使病虫的抗性有所增强;多种农药混合高浓度使用,导致蚕儿屡屡发生农药中毒事故,还有因喷药时间、气候等掌握不当,选择的农药质量差或者是假药,造成桑树发生药害,桑病虫的防治效果不理想.鉴于以上情况,谈谈桑树病虫草害化学防治的几点意见,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地膜覆盖小麦的生态适宜性及其配套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不同生态类型区地膜覆盖小麦必须配套栽培技术;最达推广地区首先为易遭受低温危害的冷凉山区和下湿地区;灌区推广可起到节水保水作用,但适宜播期应相应后移7 ̄10d;晚茬麦地膜覆盖有促进晚茬赶早茬的增产作用;干旱作用推广必须以休闲期残在覆盖增加底墒为前提;半干旱丘陵沟壑区实施地膜栽培与集水补灌措施相配套;半湿润偏旱区平地地膜覆盖要与田间垄沟微区集水技术相配套;注意覆盖前的化学除草剂使用,施肥技术、机械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